9月16日,第三屆《中國作家》雜誌社與中共宜賓市委宣傳部共同發起設立的陽翰笙劇本獎頒獎禮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諾獎得主莫言,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主任閻晶明,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廖奔,中共宜賓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雷濤以及尹鴻、柳建偉、孫立軍、韓志君、宋方金等文藝界嘉賓出席頒獎活動。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致辭
吳義勤在致辭中説,第三屆五糧液·《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的徵集,不僅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激發了創作者的參與熱情。最終脫穎而出的獲獎作品,無不展現出對現實生活的深切關懷,回蕩著新時代的強音,是思想深度與藝術魅力完美融合的佳作。他呼籲廣大創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更多兼具思想震撼力、藝術感染力、製作精良,並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影視精品力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中共宜賓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雷濤致辭
雷濤在致辭中表示,宜賓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長江首城·中國酒都·中華竹都”,文化底蘊深厚,紅色基因鮮明,陽翰笙等革命先輩的精神至今激勵著人們前行。《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設立六年來,有效推動了優秀原創劇作和影視文學創作,該獎項的持續舉辦,將為中國影視戲劇的傳承創新打下更加堅實的文化基礎,為四川文化繁榮注入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為宜賓加快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蓄積更加強勁的內生動力,共同譜寫中國影視戲劇更加輝煌的樂章。
中國作協副主席、諾獎得主莫言為獲獎者頒獎
莫言在頒獎現場分享了自己在劇本與小説寫作之間自如轉換的心得。他認為,劇本語言和文學語言是不同而相通的,好的小説裏往往包含著話劇劇本、電影劇本和戲曲劇本的神韻和結構。“對於中國的小説家來説,創作劇本可以是輕鬆的、自如的,因為我們能夠從古典小説的技法與脈絡中找到劇本的寫作方法。”
第三屆五糧液·《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共徵集919部作品,題材豐富、類型多元,聚焦時代現實與人民生活,多部作品專門書寫宜賓歷史文化,展現出對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深入思考與藝術表達。經多輪評審,最終10部作品獲獎。
第四屆《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徵集活動啟動
頒獎儀式結束後,舉行了“《中國作家》宜賓·五糧液新時代創作實踐點”授牌儀式,吳義勤、閻晶明、廖奔、雷濤等共同啟動第四屆《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徵文活動。
第三屆五糧液·《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獲獎作品:
最佳電影(含微電影)劇本獎:《本案與我無關》 編劇 張佑晨
最佳電視劇劇本獎:《芬芳大地》 編劇 王懷宇、王金弋、李德紅
最佳戲劇劇本獎:《家的年事》 編劇 毛貴民
最佳宜賓主題劇本獎獲獎作品:《大國長安》 編劇 劉嫄
最佳五糧液主題劇本獎:《酒巷庭雨》 編劇 仇秀莉
優秀劇本獎:
電視劇劇本:《成聖——張仲景》 編劇 周大新
電影劇本:《雕刻墓碑的人》 編劇 張飛
電影劇本:《水郎咏》 編劇 馮躍
戲劇劇本:《衣魂》 編劇 孫仰芳
電影劇本:《秘境·故人》 編劇 田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