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生上抓教育:公平優質暖民心
2022-03-07 11:00:34來源: 中國教育報 責編:馮實

    為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代表委員紛紛圍繞如何紮實深入推進“雙減”、加強托育體系建設等建言獻策。

    楊善竑代表:

    將隱形變異培訓問題納入社會綜合治理

    中國教育報訊:“隨著校外培訓治理工作的深化細化,一些地方出現了學科類培訓機構悄無聲息地轉入地下或是換個‘馬甲’等現象。”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教育廳副總督學楊善竑對此十分擔憂。

    楊善竑今年計劃提交關於深入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建議。她表示,首先,需要建立常態化的督導檢查機制。深入推進將“雙減”納入教育督導“一號工程”,持續推進監管落深落細。

    其次,將隱形變異培訓問題納入社會綜合治理。楊善竑建議由政法、網信等部門牽頭,建立健全“雙減”社會綜合治理機制,加大綜合治理和網絡巡查監測、執法力度,讓轉入地下的校外培訓機構無處遁形。

    再其次,結闔家庭教育促進法加強宣傳,引導家長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希望家長理性認識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特別是學科類校外培訓帶來的弊端,不盲目跟風、攀比,讓孩子健康成長。”楊善竑説。(記者 唐琪)

    張志勇代表:

    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

    中國教育報訊:“建立良好教育生態,是‘雙減’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快解決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視化問題,全面修復教育生態,才能保障億萬兒童健康成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建議,將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作為“雙減”改革、建立良好教育生態的突破口,集中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張志勇建議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專項行動,列出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專項治理行為具體表現清單,各地、各部門、中小學對照專項治理行為具體表現清單,用一年時間開展自查自糾活動,切實做到令行禁止。把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的成效,作為考核地方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工作業績和中小學校長、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對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嚴重、清理整頓不力的地方、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予以嚴肅問責。(記者 焦以璇)

    倪閩景委員:

    把近視率納入教育品質考核指標

    中國教育報訊:“近年來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呈現低齡、深度近視的趨向。”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表示,青少年近視是個複雜問題,只有針對關鍵要素採取行動,綜合施策,發動各方力量,才有可能完成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工作目標。

    倪閩景建議,一是要抓住近視率這個核心指標,要把近視率作為學校和地區教育品質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每年在主流媒體公佈各地區青少年視力報告和近視率,接受社會監督。二是要加強醫教結合。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合作,推進視力監測、眼軸長度、屈光發育檔案全覆蓋,及時發現和干預近視發病。三是要抓戶外活動這個核心。確保戶外活動,保證體育課時,保證課間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四是要系統提升學生近視防控相關軟硬體,要按照國家新的教室燈光照明標準,分階段落實教室燈光達標工程。(記者 張赟芳 董魯皖龍)

    姜軍委員:

    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工作進程

    中國教育報訊:“在國家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的背景下,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是新時期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課題。”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政協副主席姜軍建議,多舉措推進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

    姜軍認為,公辦幼兒園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幼兒教師隊伍穩定性較差,城鄉、地區間幼兒園辦學條件和辦園品質差異較大,這些都是目前制約學前教育優質發展的主要問題。

    為此,姜軍建議,進一步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工作進程。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以上”作為法定目標納入立法內容;參照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標準,建立幼兒教師工資標準,提高幼兒教師的薪資待遇;加強學前教育品質督導,將學前教育督導納入各級各地區政府教育督導。(記者 彭詩韻 董魯皖龍)

    黃玲委員:

    將普惠性托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

    中國教育報訊:“解決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難、托育貴的問題,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原一級巡視員黃玲建議,加快完善嬰幼兒托育服務。

    黃玲在調研中發現,儘管生育政策的調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響應,但年輕人生育意願依然沒有明顯上升。托育難、托育貴問題是影響育齡家庭生育意願的主要原因。

    為此,黃玲建議,加快嬰幼兒照護相關立法工作進程,為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將普惠性嬰幼兒托育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和保障力度,依據需求規劃擴充建設公立嬰幼兒托育機構。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務模式,鼓勵社會各方力量投入普惠性嬰幼兒托育機構建設。強化對嬰幼兒托育機構的督導和綜合監管,推動行業標準落地,並建立完備的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記者 彭詩韻 唐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