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如何為家長減憂賦能
2022-03-08 10:19:49來源: 中國教育報

“雙減”後如何為家長減憂賦能_fororder_852_b

  日前,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河東分校學生在練習滑冰。該校自建澆冰冰場,安排專業教練對學生進行指導,為冰雪運動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本報記者 張學軍 攝

  兩會熱議·“雙減”説

  自去年“雙減”政策推行以來,工作成效明顯,學校減負提質受到好評,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時間比“雙減”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課後服務表示滿意。

  同時,從各地排查情況看,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等違規行為依然存在,非學科類培訓升溫趨勢明顯,從側面也顯示出,疏解教育焦慮、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依然任重道遠。

  面對“雙減”,家長們有了哪些改變?下一步如何幫助家長更好地認識焦慮、緩解焦慮?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代表委員。

  適應變化 把焦慮轉化為動力

  “雙減”後,在圖書館、博物館、公園等公共場所,孩子們的身影明顯多了,親子之間的陪伴與交流更多了。這是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感受到的變化。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發佈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學生校外培訓負擔有效減輕,83.5%的學生未參加校外學科培訓,75.5%的家長認為週一至週五孩子在家閱讀、運動、勞動、社會實踐總時間增加。

  “‘雙減’做到了從根源上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贏得了大多數家長的支持,成效良好。”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總校長崔建梅説。

  《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還顯示,家長對教育期望值較高,91.2%的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取得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學歷,32.6%的家長為讓孩子上好學校常常感到很焦慮。

  為何部分家長的教育焦慮、分數憂愁依然難消?

  在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韓平看來,一方面,由於升學競爭機制的“指揮棒”影響,部分家長擔心減負會讓孩子掉隊、落於人後,認為課後作業的減少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鞏固,甚至降低主動學習的意願;另一方面,隱形變異學科培訓因收費高、信息隱蔽,使社會認為有錢家庭的孩子仍然享有“補課權”,進一步引發家長焦慮。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指出:“家長需要教育觀念的更新。”他表示,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學習是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要比“躺平”好得多。但是,“重視孩子教育的最好方式恰恰是更多的陪伴、傾聽和支持”。

  “雙減”後,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賀穎春發現,部分家長對培養孩子的目標比較明確,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和所需的核心能力也比較了解,在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同時,還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但同時她也觀察到,一些家長的焦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陷入不斷為孩子加碼增負的困境。

  “家長需要更積極地應對,思考如何把焦慮轉化為和孩子一起向上改變的動力。”賀穎春説。

  教育教學有自身規律,孩子也不是機器。倪閩景指出,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表明,校外補課與學生成績相關性並不大。

  “如果家長觀念不轉變,學校減少作業量,家長就自己佈置作業給孩子。校外培訓機構嚴格監管了,家長就轉向家教和團課。這樣一來,‘雙減’工作不僅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帶來更無序的校外補課。”倪閩景提醒道。

  更新觀念 減負不減家長責任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閒暇時間增多,與家長接觸時間變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不少代表委員看來,家長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的改變是決定“雙減”政策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

  “家長應該明確減負不代表減輕家長的責任。作為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家長要發揮好家庭教育的積極影響,營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崔建梅認為,“雙減”後,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多出來的親子時間,加強體育鍛鍊和勞動教育等,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習慣品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劍萍看來,家長要著眼于孩子的終身發展,要讓今天的學習能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基,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早學、多學、快學。“很多家長的注意力往往放在孩子的短板上,對如何發現併發揮孩子的特長關注度不夠。”李劍萍建議家長把孩子的全面發展與特長髮展結合起來,給予孩子更寬廣的舞臺。

  並非所有家長都擁有科學的教育觀,家長同樣需要“教育”。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這説明家庭教育已經不是‘家事’,父母們必須‘依法帶娃’。”崔建梅建議,社會和學校要加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普及力度,各省區市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出臺實施細則,落實各部門職責,此外,學校還可以依託法治副校長開展普法工作,讓家長明確身為監護人的職責。

  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校因其在教育領域的專業性和其聯繫千家萬戶的特殊性,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從目前‘雙減’實施情況來看,在一些地區,家庭、學校協同程度不高,還沒有形成應有的合力。”韓平認為,學校要通過家長課堂、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讓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並要對孩子的成長有合理期待,為孩子規劃適合的成才道路。

  倪閩景注意到,現實中,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基本上是經驗型傳授,缺乏科學性和專業性。他建議,將教師的家教指導力作為教師專項能力列入教師入職基本能力培養和評價體系中,“還可在有條件的大學開設家庭教育專業或學科,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學科建設”。

  在推動家庭教育工作中,政府和社會也應承擔重要責任。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育才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高琛建議,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公共服務供給體系,開設公益性網上家長學校和網絡課程,提供更具便捷性、互動性的指導服務。同時,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相關經費列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和財政預算,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順利開展提供經費保障。

  制度變革 破除家長教育焦慮

  採訪中,多名代表委員表示,需要聚焦家長的焦慮根源,破解深層次問題,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導向。韓平認為,要按照《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加快改革進程,“特別要加快高校招生方式改革和高中招生方式改革的進程,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在中高考的應用,改變招生中分分計較的現象,在全社會形成新的教育觀和成才觀”。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注意到,目前,一些地方的考試命題還存在機械、重復的傾向。她表示,要推動命題朝著國家和社會對未來人才需要的方向改進,“這樣才能減少家長看重死記硬背、反復刷題的行為,更好地釋放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

  “如果不把中高考‘指揮棒’跟‘雙減’落實途徑協調起來,部分家長的困惑和焦慮仍難以消除。”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曉進認為,“雙減”是一種手段和途徑,並不是目的本身。為此,他建議,要切實落實教育評價改革,推進義務教育綜合素質評價標準落地,同步深化高考、中考改革,確保命題方向與“雙減”精神相吻合,讓考與學更匹配。

  讓孩子上“好學校”,是每個家長心中的期盼。劉希婭發現,部分地區在落實屬地招生政策上打了折扣,一些學校為了“掐尖”改變正常的教學進度,超前超綱教學,這也是引發家長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建議加大問責機制和監督機制,嚴格執行屬地招生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認為,要大力縮小校際教育資源配置差距,儘快改變老百姓心目中把“好學校”視為稀缺資源的局面,辦好家門口的每所學校。張志勇建議,一方面,通過加大優秀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深化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均衡配置到域內普通初中等方法,分好“蛋糕”,創造優質教育資源配置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做好“蛋糕”,通過制定基本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清單,提高區域內底部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準等,儘快使每所學校都能成為人民群眾身邊的“好學校”。(經濟日報記者 焦以璇 梁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