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創新力量驅動文化“出海”—— “上海製作”閃耀世界舞臺
2024-03-15 09:20:2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武若曦

  龍年春節前後在巴黎舉辦的法國豫園燈會現場。 豫園股份供圖

  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天鵝湖》劇照。 上海芭蕾舞團供圖

  紀錄片《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二季劇照。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供圖

  “不朽的玉甲”中國漢代文物匈牙利精品展現場。 上海博物館供圖

  上海,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樣本,正日益深入踐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靈溝通之橋,修築文明互鑒之路,讓中國看到世界,更讓世界看到中國。

  “海內外人士到上海來,不僅能感受高樓大廈、高架地鐵、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還能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認為,強化上海城市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是其在全球城市體系中全面提升地位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2024年春,上海公佈46個入選2023年上海市“中華文化走出去”專項扶持資金的項目、207件獲得2023年上海市“銀鴿獎”的作品與項目。入選項目聚焦中華文化國際表達、上海形象世界推廣、全球敘事能力建設和擴大國際朋友圈等,充分體現上海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和中國式現代化光明前景所取得的積極實效。

  種種努力,不斷提升著這座城市在國際傳播中的能見度。

  “走出去”

  龍年春節前後,上海的豫園燈會流光溢彩;萬里之外的巴黎,一場法國豫園燈會以60架大型燈組、2000余盞各色華燈傳遞著中國年味。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和中法文化旅遊年,中國國家級非遺項目豫園燈會開啟“出海”首秀,在巴黎風情園上演一場視覺與文化盛宴。

  甲辰年的生肖——龍,是法國豫園燈會的主角。入口處的“雙龍戲珠”門樓、裝點在甬道兩側的盤龍柱、寓意美好的“魚躍龍門”燈組……龍的元素貫穿在整場燈會中。除了“龍”,觀眾還能在這裡找到更多中國古老神話中的“朋友”。此次燈會以《山海經》為設計藍本,以“山海有靈”為主題,扶搖萬里的鯤鵬、呼風喚雨的應龍、仙氣飄飄的白鹿等《山海經》中的“神獸”都被融入燈組設計中,共赴巴黎。

  上海的許多勝景也通過五光十色的煥彩光影被介紹給法國觀眾。“滬上八景”中的“鳳樓遠眺”“野渡蒹葭”“海天旭日”“龍華晚鐘”四大場景以及上海豫園的標誌性建築——九曲橋與湖心亭等,都在法國豫園燈會上得以展現。

  法國觀眾紛紛表示:“燈會如同童話仙境,仿佛讓人置身夢中。”“燈會如此美妙,內容如此豐富,讓人沉醉。”“中國‘神獸’燈組真是惟妙惟肖, 我想多了解一些中國古代神話。”

  截至2月25日閉幕時,法國豫園燈會共吸引客流近20萬人次。法方園長直呼:“很多年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客流了!”

  “走出去”,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不止法國豫園燈會。“不朽的玉甲”中國漢代文物匈牙利精品展、“行走江南園林”江南文化與園林美學的現代詮釋與國際傳播等入選項目,通過文物與史跡展現華夏文明的深厚底蘊,帶領海外觀眾穿越歷史長河,更直觀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2023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上海博物館與徐州博物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舉辦“不朽的玉甲”中國漢代文物精品展。作為上海博物館“百物看中國”全球巡迴展首展,在匈牙利塞格德的莫拉·弗朗茨博物館開幕當天,這個展覽就吸引當地居民總數近7%的人前往參觀,形成轟動效應。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展覽旨在讓匈牙利觀眾進一步了解2000年前的中國漢代歷史、文化和藝術風貌,同時開啟更多對中華文明傳承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探討,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

  擁抱世界

  2015年起,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天鵝湖》曾三度赴歐洲,並赴美國、澳大利亞巡演。百場海外演出,在嚴謹而且對藝術要求甚高的觀眾面前博得滿堂彩。2023年,《天鵝湖》第四次出訪歐洲,45天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格羅寧根、鹿特丹、海爾倫四城完成36場演出,場場爆滿。這部上海芭蕾舞團的誠意之作,將劇中常規版16隻或24隻群鵝升級為48隻,從“天鵝湖”到“天鵝海洋”的轉變,讓這部芭蕾經典展現了層出不窮、驚喜迭現的浩瀚之美。

  “海外演出商正是在該劇多年來每一次巡演都大獲成功的前提下又發出邀約。”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説,上海芭蕾舞團高貴、典雅的海派芭蕾與西方經典碰撞,産生了化學反應,經典版《天鵝湖》“傳達了‘上海製作’走向世界的信心和決心”。

  上海正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擴大文化影響力是題中應有之義。上海敞開胸懷,以更加開放與包容的態度擁抱世界。

  2013年1月,國家地理探險家、作家保羅·薩洛佩科從非洲埃塞俄比亞啟程,開始他的全球徒步之旅。他計劃用十幾年的時間,沿著人類走出非洲的足跡,穿越四大洲,一直步行至南美洲的火地島。2021年9月,保羅在雲南開啟了他在中國的徒步之旅。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與國家地理共同打造的紀錄片《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2023年拍攝了第二季。作品以保羅·薩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國的行程為主軸,內容真實客觀、鮮活生動。保羅不是一個主持人,而是一個親歷者,紀錄片通過呈現他的徒步行走和獨特觀察,讓世界人民看到中國的發展變化,了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保羅在中國行走期間,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和國家地理及保羅的海外社交媒體賬號,同步發佈徒步內容,觸達數億海外用戶。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反饋,表達了對保羅以全新角度發現中國的讚嘆。

  2023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出品的紀錄片《Chinese Puzzle——我在美國學中文》在東方衛視播出。學會中文的美國人,會形成哪些對中國的新認知?美國“漢語熱”背後,展現了哪些中美民間交流新氣象?該片在尋找答案,也在探究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路徑。

  安娜斯蒂西亞·科斯的網名叫“毛毛蟲”。在中國,她做過英語老師,出演過影視作品,還寫過、錄過歌,也經營著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我2016年到中國時,一句中文都不會説,就每天一對一跟老師學,很辛苦。”安娜斯蒂西亞·科斯回憶説。學中文,給了她一個看待中國的新視角。她把自己的感受,通過社交媒體分享給更多人。“美國社交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內容並不多,我想讓大家看看,中國是多麼有意思的國家,中國文化、中文是什麼樣的。”

  不斷創新

  “上海是中國的文化高地之一,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一扇窗口。閱文紮根上海、立足中國、面向全球,致力於打造全球性的中華文化IP。”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表示。

  由上海市出版協會、閱文集團于2023年12月主辦的第二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摘得本屆“銀鴿獎”優勝獎。文學周上發佈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作品的翻譯語種達20多種,涉及東南亞、北美、歐洲和非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上海土生土長的文化企業,閱文集團近年來頻頻“走出去”,助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影響力持續擴大。截至2023年底,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已上線約3800部中國網文的翻譯作品,推出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部,最高點擊量破4.5億,訪問用戶量累計超2.3億,單日評論數最高超15萬條。

  值得一提的是,起點國際的Z世代用戶佔比近八成,根據《全職高手》《慶餘年》《鬥破蒼穹》等IP改編的動漫、影視、遊戲等,深受全球用戶喜愛。此次評審中,多個入選項目聚焦Z世代群體、專家智庫、旅遊達人等,融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國際友人特別是Z世代青年喜聞樂見的敘述方式,擴大了優質內容的吸引力、傳播力、影響力,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上海形象。

  技術賦能帶來國際傳播手段和渠道的創新。“雕畫漢韻——尋找漢夢之旅”數字創意國際巡展提取漢代壁畫、畫像石元素,結合現代藝術語言進行多樣化、多形式的再創作,運用數字交互等現代科技手段,將“石頭上的史詩”進行數字化轉譯,推出不可移動文物沉浸式特展。由該展覽衍生的視頻作品,2023年5月斬獲全球數字媒體與設計領域大獎VEGA數字獎4項全球金獎。

  “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加拿大主題展是稀有的以中國非遺皮影戲為創作藍本的原創沉浸式光影藝術作品,這個由中國非遺皮影元素構成的瑰麗光影世界,2023年登錄加拿大蒙特利爾綠洲沉浸式藝術中心。

  雙城+2023“探索中美關係多元視角”系列活動、《為什麼是上海?——中國式現代化的上海故事》涉外教材等項目加強對外敘事能力建設,打造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平臺或品牌標識,積極主動展現中國故事、上海故事及其蘊含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認同。(記者 曹玲娟)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