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遊爛漫花海享明媚春光 海滄一年四季可看花賞景
蔡尖尾山腳下金黃色的油菜花海。(童東升攝)
大屏山郊野公園櫻花谷成為市民踏青賞花的熱門地。(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蔡尖尾山塢窟水庫的大波斯菊開得正艷。(本報記者吳海奎攝)
蔡尖尾山腳下的油菜花開。(童東升攝)
陽春三月,百花爭艷。穿上春裝的海滄,滿眼都是曼妙的景致:綠色在城區深度蔓延,美麗在沃野繽紛生長,這邊,大屏山櫻花爛漫綻放,層林盡染,熱鬧還未退去,那邊,蔡尖尾山塢窟水庫的花海,油菜花、大波斯菊、萬壽菊又將在本週末迎來盛放期,天竺山也不甘示弱,千株玉蘭花次第開放,幽香遠溢,黃花風鈴木迎風吐艷,滿山盡帶“黃金甲”。和春天來一場約會,到戶外感受春的氣息,已成為海滄居民當下最流行的綠色生活方式。
率先全市通過國家級生態區、國家森林城市考核,2016年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區”;植樹造林成為“樣板中的樣板”,連續五年率先全市超額完成;綠道建設啟動最早、建設最快、成效最顯;綠化考評全市“七連冠”……解碼海滄生態之美,不難發現,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外,全區上下對綠化工作的關注和重視更為關鍵。近年來,海滄區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綠化、彩化、花化、香化建設和一系列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著力建設“環境更宜居、生態更和諧”的新城區,如今,生態紅利逐漸釋放,一片片五彩繽紛的花海、一塊塊綠意盎然的草地,提高著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提升著海滄的知名度、美譽度。
打造四季花海
不斷帶來驚喜
不用到東湖武大,不用到太湖黿頭渚,也不必到漳平永福,廈門人在家門口就能觀賞到綻放正艷的櫻花。在過去的幾個週末,海滄大橋下的大屏山郊野公園櫻花谷,成為廈門最熱的景點之一,持續“霸屏”了不少市民的朋友圈。據初步統計,僅3月10日-11日兩天,就有約7.5萬名市民和遊客涌入大屏山,一睹櫻花芳華,享受大好春光。據介紹,櫻花預計開到本月中下旬。
美麗的背後,總有辛勤的付出。海滄綠化工作者從各地引進20多個櫻花品種,經過多年種植對比試驗,擇優選擇,目前,大屏山郊野公園擁有福建山櫻花、富士櫻、小喬、雲南櫻等品種,總數量近3000株。3月13日,海滄區幹部群眾又在大屏山種下350多株樹木,以櫻花為主。可以預見的是,待到明年春來時,大屏山櫻花綻放的場面將更加壯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除了大屏山花海風景林外,海滄區還著力打造蔡尖尾山花海風景林、天竺山花海風景林、海新路花海風景林,龜山公園花海風景林、過蕓溪花海風景林等,今年將陸續竣工,迎來收穫期。就在本週末,蔡尖尾山塢窟水庫的花海將進入盛放期,品種包括油菜花、大波斯菊、萬壽菊等。正如網友“跳跳”所説,海滄這個“花花世界”,每天都能給人新的驚喜!
提升人居品質
建成214公里綠道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一鏗鏘有力的承諾,在海滄區的綠化工作中,有著生動的實踐。如今,綠色低碳出行越來越成為都市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綠道建設,則是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途徑。早在2013年年初,海滄區就率先全市啟動綠道建設,項目包含北部“山水綠廊”和南部“人居環境走廊”。2013年8月底,建成全市第一條綠道──海滄湖綠道,總長約22.8公里。2014年10月,馬青路南北兩側慢行系統(南北兩側總長約16.6公里)建成投用,為全市首條與漳州市連接的綠道。2017年1月,全長約4.1公里的大屏山環山綠道建成投用,路面採用透水混凝土,能夠做到小雨的時候不濕鞋,大雨的時候不積水,沿線還佈置了很多健身器材、休息廊架,非常適合全家人休閒旅遊,此外,每隔幾百米,還設有觀景平臺,可以一覽廈門的山、城、湖、海、島、嶼、港、灣等景致。
家住海富路的市民張煜深有“獲得感”。熱愛戶外鍛鍊的他,幾乎每天都要出門跑上一圈。“有時沿著海滄湖跑,有時上大屏山跑,一邊跑步,一邊欣賞沿途的美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海滄,生活真的很美好!”張煜説。
據統計,截至目前,海滄區累計建成綠道214公里,並配套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覆蓋嵩嶼、海滄、新陽、東孚四個街道的主要居住區、辦公場所、商場等。
創新行業管理
推進智慧園林建設
為了促進綠化事業的發展,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管理水準,近年來,海滄區綠化辦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關的政策。今年,又推出了《關於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十條措施》,包括“加強全區綠化的策劃性、計劃性;明確綠化標準,把關綠化效果;加強項目前期,確保項目合理性;加強綠化用地保障;規範苗木政府採購;擴大施工準入渠道;在工程監理的基礎上加強園林品質監督;加快推進政府儲備苗木基地建設;試行苗木核銷報備機制;建立智慧園林管理體系”等內容。
其中,建立智慧園林管理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創新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海滄區率先規劃智慧園林系統建設,擬通過該系統的建設與運用,實現園林綠化基礎數據表格化、可視化;園林資産臺賬信息化;災害應急搶險指揮及時化;養護管理及考評公開化;病蟲害監控智慧化;儲備苗木調度數據化;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公平化;公眾互動隨時化等功能。對於普通市民來説,通過這套系統的互動功能,能夠快速查詢到道路上樹木的名稱、習性等,從而增加綠化知識,增強愛綠護綠意識。而對於綠化工作者來説,有了這套系統,將大大提高公園和綠化管理效率,有效合理分配和利用綠化資源,實現綠化建設與養護管理高效、透明、公開。(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通訊員潘玉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