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之源木工藝品展示大廳
創之源眾創空間在為大學生做創業培訓。
掃一掃關注“助創”
編者按
從201 5年開始,木家居木藝術行業紛紛開始試水電子商務,成為行業的新風向。
作為知名工藝美術大縣,閩侯擁有3000多家根雕企業,佔據全國近80%的根雕市場。然而,過去由於産業鏈缺失,品牌運作不足,閩侯根雕市場呈現“散而雜”的狀態。
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閩侯縣給出的答案是三步走:通過“造城”,引進現代商業模式,把零散交易升級為在專業化市場平臺上集中交易;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資源,打造全國最大的經營非標準化産品的B2B平臺;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支持打造眾創空間,讓行業重新迸發活力。
在變革根雕市場之後,閩侯開始分步整合全國各類木家居木藝術市場,逐步以“互聯網+”模式進行行業革新。當下,行業的目光正向閩侯聚集——
變革:從家庭作坊到“根雕城”
閩侯,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根雕生産、銷售基地之一,分佈著3000多家根雕加工、銷售、外貿企業,産品約佔全國80%的份額。2016年,閩侯根雕等工藝産品年交易總額超過60億元。
輝煌成績的背後,是一段艱難的轉型過程。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城市建設提速,福州根雕企業逐漸遷至閩侯上街並形成規模,相關從業人員達6萬人。然而,到過這裡的人都有一個印象:數千家根雕商鋪密密麻麻,佈滿大街小巷,它們多為“前店後廠”的家庭式作坊,缺乏整體規劃,經營模式單一,根雕産業發展粗放。
“家庭作坊式生産的根雕企業,坐等客戶上門交易,相互殺價、無序競爭的情況屢見不鮮。”閩侯縣工藝品同業公會會長洪敏傑説,從産業鏈來看,根雕大多局限于生産加工環節,産品重疊雷同。産業長期存在“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大錢”被外地經銷商賺走。
痛定思痛,打造“根雕城”的想法應運而生。經過深入調研、考察、論證,閩侯縣推出一攬子産業升級規劃,並付諸實施。2012年,閩侯縣建成面積達3.2萬平方米的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整合160多戶根雕從業者、共70多家商戶入駐,成為全省最大的根雕展示交易平臺;2014年,佔地105畝、集生産、展示、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閩侯根雕産業創意園建成投用。
“閩侯根雕産業創意園建築總面積12.5萬平方米,目前已有數十家大中型根雕生産企業入駐。園區企業全部投産後新增産值5億元。”閩侯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客戶在這裡既可以淘到大眾化的根雕商品,也能買到雕工高超的藝術品。
面對根雕産業局面的改變,閩侯縣根藝美術學會會長、中國根藝美術大師吳傑表示,“城”的出現,方便了當地引進現代商業模式,原本的零散交易升級為在專業化市場平臺上的集中交易。行銷方式的轉型,激發了當地根雕市場的繁榮。閩侯上街根雕一度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根雕生産、銷售基地之一。
新局: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資源
前店後廠、線下商城、外貿出口,一直以來是閩侯上街根雕的經營模式。“在傳統的商品流通環節中,商品從製造廠家到零售商手裏至少需要通過二次以上流通,即在廠家、批發商、零售店三者之間流通。”吳傑表示,這種方式存在産品開發能力薄弱、市場秩序較為混亂和行業標準建設不完善等問題,抑制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技術,為産業變革帶來了機會。2015年起,許多傳統根雕企業紛紛開始從事網絡銷售,但它們之間仍然各自為戰,零敲碎打。如何整合工廠、産品、銷售等産業信息,並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共享共治?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推動和根雕行業的“觸電”轉型中,一個名叫“創之源”的電商平臺嶄露頭角。
2015年,創之源開始構建根雕全生態産業鏈,它整合線下實力工廠與優質分銷商,主推創之源木家居木藝術綜合服務平臺,同時經營原木進出口、木家居木藝術品集中採購行銷基地、電商創業園等業務。短短幾年時間,從根雕出發,創之源電商平臺已有大板、根雕、漆器、原材料、傢具等11類産品,吸引了全國1.1萬家廠家入駐,併發展了5萬個分銷商。據統計,2016年該平臺交易額達5.3億元。
“我們每分鐘的銷量可達10件至15件,是國內最大的經營非標準化産品的B2B平臺。”福建創之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星告訴記者,他們整合了閩侯、莆田、東陽、中山、新會、廊坊、憑祥等地區優質産品資源,將廠家産品信息整合至互聯網上,實現供貨端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方便廣大零售商和中小電商企業通過平臺選貨,進行品牌包裝和銷售。
作為主推平臺,創之源的木家居木藝術綜合服務平臺是融合PC端、APP端及微站多位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PC端可以實現在線下單、在線諮詢、産品圖片數據包下載等服務;APP端能讓商家隨時隨地進行採購、産品管理及查詢、處理、交易等業務;微站是一個專屬於商家個人的微店,在這裡分銷商進行産品銷售,還可以獨立自主設計店名、logo及産品定價。
目前,創之源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經營非標準化産品的B2B平臺之一。其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專業的木制品交易平臺。
眾創:行業正迸發新活力
打造電商平臺只是第一步,創之源還要打造電商創業園。
2016年4月,福州市政府對創之源電商平台下屬的兩個眾創空間:創之源眾創空間和兼菓攝影眾創空間進行正式授牌。2016年8月,創之源成為省級眾創空間。
背靠大學城,創之源為大學生和青年創客提供了低成本創業的機會。園區內的“創業家”和“創客匯”區域,不僅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免費辦公條件,還搭建了一個創業培訓、人才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項目對接服務平臺。
目前,已經有超過1500支大學生創業團隊、數萬名大學生聚集在創之源眾創空間。在這裡,他們可低成本在創之源木家居木藝術綜合服務平臺和“創之源”手機APP上找貨和下單,節約找貨成本和效益,實現隨時隨地創業。
“由於版權得不到保護,木藝術行業新設計的産品容易被市場複製、抄襲使得創新回報率過低,市場産品同質化嚴重,從而從源頭上影響了企業的開發動力,對行業發展不利。”吳星説,他們已與福建80%左右的木家居木藝術行業大師進行簽約合作,形成大師工作室,進行作品設計研究。鋻於國內設計作品偏向於古典神話系列,産品設計元素缺乏國際化視角等不足,他們還和台灣以及海外文創設計師達成戰略合作,提供中高端層次産品設計服務。
“目前閩侯縣已擁有陽光、上街創之源等眾創空間8家,累計面積超3萬平方米,在孵創新創業企業達200多家。”閩侯縣知識産權局局長蔡麗梅説,當地將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優化創新環境,強化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快引進和培育創新人才,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氛圍。本報記者 程枝文 通訊員 陳宗興 陳建鋆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