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滄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海滄持續構建綠色産業結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本組圖/鄭偉明攝)
海滄大道綠意盎然。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岑通訊員熊東帆)13日,海滄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會,深入學習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省、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家生態試驗區建設推進會精神,研究部署有關工作。
新時代新作為。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海滄區將進一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積極在廈門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中當先鋒,以最紮實的行動不斷鞏固深化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創建成果,統籌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廈門生態文明建設鐫刻下生動注腳。
強化使命擔當 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綠色生態作為打造國際一流海灣城區的一項關鍵要素,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在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會上,海滄區委主要領導再三強調,全區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海滄區決策者深諳,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能不能實現,關鍵在於責任能不能落實。建立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區委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簽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責任書,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海滄區表示,將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壓實各級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事業的關鍵在人。當前,我們正持續強化街道、社區環保機構能力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海滄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率先全市建立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機制,持續深化“河長制”工作機制;在防洪排澇等工作中建立完善清單管理機制、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速發動改革創新引擎,加快制度創新,完善配套制度,進一步壓實責任、形成合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堅持綠色發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和諧共生
清晨,一座座浮堡般的大型集裝箱船舶貼近廈門遠海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有了岸電裝置,船舶在港期間不需使用自帶的重油發電裝置,有效減少了氮氧化物和含硫廢氣的排放。”廈門遠海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個全智慧、零排放、安全、環保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遠海碼頭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實現綠色、環保、生態發展,成為海滄立足港區實際,發展綠色港口經濟的亮眼一筆。
看不見冒煙的煙囪,聞不到刺鼻的氣味,聽不見擾民的噪聲……在海滄的另一隅,華夏電力投入7億多元完成四台機組脫硝、脫硫、除塵的大規模環保改造,是國內第一家對新舊機組全部安裝脫硝裝置的電廠……一項項紮實行動譜寫“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和諧共生美好篇章。
“未來,海滄將持續構建綠色産業結構,圍繞全市‘雙千億’工作重要部署,著力發展戰略新興産業,打造高端前沿的國際一流産業體系,推動形成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經濟附加值高的綠色産業鏈群。”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生態環保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接下來,海滄區將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全力倡導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持續推動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推動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隊伍規範化健康發展,形成政府、企業、公眾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綠色環保社會的良好局面。
突出問題導向集中攻堅
增強群眾獲得感
夏日傍晚,新陽主排洪渠畔微風習習,植被茂密。“以前這裡臭氣熏天,沒想到現在成了我們一家人最喜歡來散步的地方。”在新陽主排洪渠旁新建的海絲廣場,家住附近的居民洪女士高興地説。
“新陽主排洪渠整治前,每天有2萬多噸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新陽主排洪渠,渠道淤積嚴重,氣味刺鼻。如今,新陽主排洪渠不僅沒了異味,清澈的水裏魚蝦成群,岸上也常常能見到白鷺飛翔的身影。根據實測,新陽主排洪渠的四個黑臭水體指標均已達到住建部消除黑臭標準,並穩步提升。”海滄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清出淤泥25.9萬立方米、清理排口45個、排查管線70余公里、區域內4000多個檢查井都打開仔細檢查……抓住根本,從源頭治理,咬住目標,穩紮穩打,新陽主排洪渠的蛻變,是海滄區突出問題導向,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生動實踐。
“我們將堅持突出問題導向,繼續從增強群眾獲得感出發,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和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大力度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海滄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補齊農村宜居環境建設短板,讓生態宜居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
與此同時,海滄還將認真落實河長制,強化陸海統籌、河海共治機制,持續推進小流域治理和黑臭水體治理,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推動水質持續改善,實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島麗”。
【數字】
海滄區先後榮獲“國家生態區”“全國綠化模範區”“國土資源集約節約模範縣”等稱號,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37項考核指標全部達標,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達96.2%。
【目標】
●到2020年,“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更加健全,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位居全市前三,城鄉融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美麗中國典範城區示範區。
●到2035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環境品質實現根本好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