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按規定收集餐廚垃圾 最高罰3萬元
▲環衛人員在收運餐廚垃圾。(記者 林銘鴻 攝)
製圖/張平原
餐飲店、單位食堂等餐廚垃圾産生者是餐廚垃圾投放的責任人,必須負責落實餐廚垃圾的收集、投放以及申報,還必須將餐廚垃圾交由正規的收運單位收集、運輸,否則都將被依法處罰。9月1日起,《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
《辦法》全文共6章34條,針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個環節,細化了相關責任人、相關監管單位的職責,明確規定了建立管理臺賬、過程在線監控、健全聯合執法、守信激勵及失信懲戒、群眾投訴舉報等創新機制,以確保餐廚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切實守護廈門優美的生態環境。根據《辦法》規定,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受到怎樣的處理?昨日,市城管執法局就《辦法》中的相關部分進行了深入解讀。
專業處理
餐廚垃圾
須交專業單位收運
根據《辦法》規定,餐廚垃圾産生者必須要按規定嚴格落實餐廚垃圾的收集、投放以及申報工作,還必須將餐廚垃圾交由正規的收運單位收集、運輸,並與之簽訂相關合同,明確餐廚垃圾交付的時間、地點、種類和頻次。一旦違反上述規定,相關責任人將會被城管執法部門依法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將移交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不過,那些有條件的單位也可利用專門的處理設備,自行處理餐廚垃圾,但採用的處理設備必須符合標準,排放的污染物也應符合相關環保規定。值得注意的是,自行處理餐廚垃圾的,餐廚垃圾産生者應當提前至少10日向市主管部門備案,並建立工作臺賬,記錄自行處理的餐廚垃圾總量、産生物數量和去向,工作臺賬保留期限不得少於2年。市主管部門應當對餐廚垃圾産生者自行處理餐廚垃圾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餐廚垃圾處理要求的,應當責令停止自行處理餐廚垃圾。一旦出現違規情況,且逾期未按規定改正的,城管執法部門將依法對其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全程監管
須用專用車輛密閉運輸
並全程在線監管
根據《辦法》規定,餐廚垃圾的收運及處理的全程都將受到嚴格的監管。一切從收運單位與餐廚垃圾産生者簽訂收集運輸合同開始,收運單位必須在合同簽訂之日起1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主管部門備案。若違反了這個規定,且不在限期內整改的,將被城管執法部門依法處以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後的環節更是全程被納入在線設備監控。收運單位必須按照收集運輸合同的約定和市環衛部門規定的作業規範,及時收集運輸。收運時使用的車輛必須是專用的,且外部應標有收運單位的名稱和標識,車上也必須安裝裝卸計量、視頻監控、衛星定位等在線監測設備,便於環衛部門實施全程在線監管。運輸必須全程採取密閉方式,確保垃圾不泄漏、遺撒或傾倒,並按規定路線在24小時內將收集的餐廚垃圾運輸到處理場所。此外,收運單位也必須建立餐廚垃圾收集運輸臺賬,並在每月10日前將上一個月收集運輸餐廚垃圾的來源、數量、去向等情況報送所在地的區主管部門。
聯合懲戒
違法違規行為
將被納入信用記錄
根據《辦法》要求,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環衛部門還將通過書面檢查、實地抽查、現場核定、信息系統數據檢查等方式,展開全面的跟蹤督查,發現違法行為的,將立即予以制止和糾正,並及時通知城管執法部門。同時還將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構建完善的餐廚垃圾管理執法協作機制,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確保各類違法行為立查立改,推動各環節規範真正落地見效。
不僅如此,針對餐廚垃圾領域的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也在加快構建中。今後,餐廚垃圾産生單位、收運單位和處理單位如果不遵守《辦法》的規定,不僅要按規定受到處罰,違法違規行為還將被納入信用記錄,並向社會公佈。
此外,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力量,也是一大亮點。《辦法》要求主管部門和環衛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向社會公佈投訴舉報的方式、處理流程和時限。任何單位或個人只要發現收集、收運及處理等環節的違法行為,都可向主管部門和環衛部門投訴舉報。一經查證屬實,主管部門除了會及時告知處理結果,還將按規定給予舉報人相應的獎勵。
【釋疑】
什麼是餐廚垃圾?
《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提到的餐廚垃圾,是指餐飲業經營者、單位食堂(以下簡稱餐廚垃圾産生者)在餐飲服務、集體供餐、食物加工等活動中産生的食物殘余、食物加工廢料、廢棄食用油脂等廢棄物。
餐廚垃圾誰來管?
根據《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規定,市(區)市容環境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轄區)餐廚垃圾的主管部門,負責餐廚垃圾産生、收集運輸和處理的監督管理。其中,市(區)市容環境衛生專業管理部門(以下簡稱“環衛部門”)具體負責本市(區)餐廚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擔規劃、環境保護、市場監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管理職能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本辦法規定,做好餐廚垃圾管理的相關工作。(廈門日報 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林正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