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廈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出爐

2018-12-27 10:31:10|來源:廈門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要聞】【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廈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出爐  

  我市在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的同時,全面打響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向大氣污染發起總攻。圖為五緣灣一帶的生態美景。(本報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攝)

【要聞】【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廈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出爐  

  今後三年內,加快建設綠色海港將是我市優化運輸結構的一大重點。圖為嵩嶼碼頭作業場景。(市環保局 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黃 璜 通訊員詹 源)25日,生態環境部公佈11月以及1-11月全國169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在這兩個榜單上,廈門均名列前茅,排名都是第6。成績是可喜的,未來更是可期的。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我市已全面吹響藍天保衛戰的號角。近日,根據省委、市委的部署,《廈門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團結起來,在堅持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的同時,打贏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向大氣污染發起總攻。在不遠的未來,碧海藍天環抱之中的廈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之美將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今日,本報受權刊登市環保局對《廈門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解讀,為您詳解我市為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量身打造的措施。

  《方案》從具體行動計劃的層面,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全盤謀劃,明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目標指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根據《方案》要求,接下來,我市各級各部門將積極攜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實施二氧化氮(NO2)、細顆粒物(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三類污染物協同控制,狠抓臭氧、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污染治理,進一步控制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五大措施】

  有效利用資源推進綠色發展

  《方案》提出了五大措施,從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運輸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以及提升工業企業治污水準五方面入手,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推進節能減排、污染治理,降低污染排放強度,從而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

  措施1

  調整優化産業結構

  關鍵詞:綠色

  拒絕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我市將從嚴格項目生態環境準入、加大區域産業佈局調整力度入手,從根本上優化産業結構、推進産業綠色發展。根據《方案》要求,我市將儘快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工作,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産工藝和産業目錄。這其中,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製鞋等高VOCs排放的項目建設將受到嚴格控制,相關新建項目必須進入工業園區。鋼鐵、焦化、電解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建設項目則將不再審批。

  經信、發改、安監、質監、環保等部門還將開展常態化的執法,依法依規關停那些違法企業,加大落後産能的淘汰力度。針對“散亂污”企業的專項整治行動也將在各區打響,力爭在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治。推廣集中供熱、考慮在工業聚集區內增設集中噴塗工程中心,一系列園區循環化改造措施將切實減少工業區的污染。與此同時,節能環保産業、清潔能源産業等綠色環保産業將得到大力扶持,真正將我市的産業結構朝更加綠色的方向調整引導。

  措施2

  加快調整能源結構

  關鍵詞:節能

  合理控制煤炭的使用,鼓勵天然氣和電能利用,集中供熱、熱電聯産更是優先發展的項目。接下來三年,我市將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高效能源體系。這其中,積極穩妥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就是一大重點。我市計劃到2020年,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22%下降到13.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1.6%,清潔能源比重從20.6%提高到23.5%。

  在能源結構調整過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一樣重要。我市將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節能,大力推廣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産品。綠色建築的推廣,更是接下來三年的發展趨勢,我市不僅要引導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還要鼓勵開展農村住房的節能改造。

  措施3

  積極調整運輸結構

  關鍵詞:減排

  運輸結構的調整,關鍵則落在了“減排”二字上。《方案》全面統籌了海陸空等各種運輸方式,逐一提出優化、減排的措施。接下來,我市將持續提升鐵路貨運比例,並大力發展多式聯運,讓貨物運輸以更加節能的交通方式合理接駁,在確保減排的同時保證運輸的效率。道路交通結構也將不斷升級。綠色海港、綠色空港同樣會在今後的三年內成為我市優化運輸結構的力作。

  2019年1月1日起,廈門港納入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管理,船舶進入廈門港,應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使用硫含量不大於0.5%m/m的船用燃油,並符合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機場靠橋飛機按照“應用盡用”原則,在廊橋停靠期間禁止使用APU等一系列措施,都將推動移動源的全面減排。不僅如此,針對柴油貨車污染等機動車尾氣污染以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的治理還將持續深入開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將從大力淘汰老舊車輛入手,切實遏制住污染的源頭。根據《方案》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將對國Ⅰ及以下排放標準汽油車實施禁行措施,並逐步推動國Ⅲ排放標準柴油車、國Ⅱ排放標準汽油車的限行、淘汰工作。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連續三個檢驗週期未檢驗,以及經維修或採用污染控制技術仍無法達標排放的車輛,依法實施強制報廢。同時,我市將大力推廣純電動車輛。2020年底前,全市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將全部為純電動公交車。我市還將進一步推動新增和更新的網約計程車使用純電動車,環衛和物流等城市專用車的電動化率也要達到50%,並推廣使用適宜應用純電動汽車的工程車輛。

  此外,我市相關部門也加大了油品品質檢查力度,嚴厲打擊生産、銷售、使用不合格油品的行為,嚴禁運輸企業儲存使用非標油,堅決取締黑加油站點。2019年1月1日起,全市全面供應符合國Ⅵ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於國Ⅵ標準的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並軌”。

  措施4

  推進面源污染治理

  關鍵詞:預防

  面源污染,泛指沒有確切、固定排污口的環境污染,因其分散性、隱蔽性、潛伏性等特點,更顯得難以防控。《方案》聚焦這個難點,專門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措施。接下來,我市將持續加強綠色規劃引領,在規劃設計、審批時就充分考慮環境的因素,避免在城市通風廊道密集建設高層建築群,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增強城市大氣污染物的擴散能力。

  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森林品質也將不斷提高。揚塵綜合治理、露天礦山綜合整治以及針對秸稈焚燒、農業源氨排放的管控將不斷加強力度。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這一系列措施將從預防入手,全面加強對面源污染的管控。

  措施5

  提升工業企業治污水準

  關鍵詞:治理

  針對工業企業的污染治理,毫無疑問也是重點之一。近幾年來,我市環保等相關部門聯手,針對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如今,執法監管的手段將再次升級。

  根據《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我市將通過強化VOCs整治、鍋爐窯爐綜合整治、無組織排放管控一系列深化治理工作,力爭使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健全環境治理體系,使得環境守法成為常態。我市將持續加大鍋爐窯爐整治力度,原則上除集中供熱外,不再新建非清潔能源鍋爐及工業窯爐,同時,鼓勵工業窯爐使用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實施集中供熱。我市還將對每小時3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鼓勵燃氣鍋爐實施低氮燃燒改造,鼓勵35蒸噸以下燃煤、水煤漿、生物質鍋爐實施清潔能源替代。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也將建立,2020年底前,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的行業許可證核發工作將會完成,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將在可控的軌道中規範運行,從而切實降低污染排放。

  【四大保障】

  升級創新機制防治大氣污染

  輕微污染天氣應對機制,健全的法規標準體系,嚴格的環境執法督查機制,全民共享共治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征程上,我市始終堅持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大氣污染防治的實踐中摸索出不少具有廈門特色的經驗。如今,《方案》將這些創新機制進行歸納、總結和提升,並以成文的方式加以固定,為藍天保衛戰的決勝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四大保障。

  保障1

  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作用:強化協同管控,有效應對污染天氣

  如今,輕微污染天氣應對機制也有了升級版,輻射的區域從廈門本市擴大到整個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充分運用省生態雲平臺和我市智慧環保大數據信息和研究資源,我市加強了區域大氣污染形勢的分析研判,實現提前7天預報的能力。當預測到本市將出現大範圍污染天氣時,預報中心統一發佈預警信息,各相關部門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措施,實施部門應急聯動。在此基礎上,我市攜手其他地市建立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實現區域應急聯動,結合應急減排、精細化應急管控等措施,切實推動區域空氣品質整體提升。

  保障2

  企業激勵機制

  作用:廣大企業積極落實生態環保責任

  法制規範、經濟杠桿、政策引導,三者合而為一,成為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的“殺手锏”。剛剛修訂發佈的《廈門市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廣大排污單位進一步指明瞭提升防治能力的方向。下一步,我市還將鼓勵金融機構對大氣污染防治和産業升級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企業發行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改造。

  環保信用評價制度將進一步健全,強化“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聯動機制,那些限制類、淘汰類或者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將被執行差別化的水價、電價,經營成本將大大提高。而那些致力於節能減排的企業不僅有機會獲得低價的“環保電價”,還可能獲得財政資金、稅收政策的支持,從落實環保責任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鮮明的對比,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無疑將引導更多企業積極落實生態環保責任。

  保障3

  精準管控機制

  作用: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週是怡人的綠”,這樣的生態美景得來不易,精準的管控、嚴格的執法,始終堅持大氣污染防治的標本兼治,功不可沒。《方案》也專門就進一步加強精準管控提出了具體要求。接下來,我市將充分運用廈門會晤空氣品質保障經驗,實現低濃度條件下的環境品質再提升,抓好跨行業跨領域聯防聯控以及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協同減排控制,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

  科技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我市正在加快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建設,推進大氣光化學監測網絡建設,逐步配備VOCs、顆粒物車載巡測裝置,以完善監測網絡。2020年底前,絕大多數的重點排污單位都會裝上廢氣排放自動監控設施,我市將全面實現對重點污染源的自動監控。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也會進一步加強,重型柴油車車載診斷系統(OBD)遠程監控系統即將上線,執法人員、監測人員只要在系統終端就能掌握相關車輛的排放情況。

  智慧環保平臺的功效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將全市與大氣污染相關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為管理決策和污染管控提供技術支撐,提升大氣污染防控特別是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的科學化、信息化、精準化水準。

  有了這些支撐,環境執法監察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精準。在今後三年內,我市將持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堅持鐵腕治污,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計罰、查封扣押、限産停産、移送拘留等手段依法從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並加強生態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有效增強環境執法的威懾力。配合國家和省級環境保護督察的工作也將持續深入推進,那些整改不到位,甚至大氣環境情況仍在惡化的區,將被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保障4

  共管共享模式

  作用:讓生態環保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生態環境品質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態環保自然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廈門的生態環保工作之所以做得好,正是得益於率先打造出的共治共管共享模式——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全體市民共同參與、共治共享。

  立足原有的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我市將進一步細化分工任務,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區各有關部門的落實情況,將被納入各級督查和相關專項督查。各級各部門也必須明確責任清單,健全責任體系。

  相關的考核辦法也會進一步完善。考核不合格的區,將被依法依規實行區域環評限批等。那些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將被直接認定為不合格,並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對工作不力、責任不實、污染嚴重、問題突出的區,區政府負責人將被約談。

  各區各部門的責任不斷夯實,群眾的力量也將被進一步發動。我市將繼續加強大氣環境品質信息公開,每週、每月公佈各區環境空氣品質排名情況,及時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信息,以及其他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信息。重點排污企業也被強制要求及時公佈自行監測和污染排放數據、環保違法處罰及整改等信息。

  信息的公開,目的是讓廣大群眾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參與監督、共同治理。不僅如此,有關部門還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環境違法行為,並實時發佈權威信息,及時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曝光突出環境問題,提升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持續營造“環境治理、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目標·2020】

  -全市及各區PM2.5年均濃度不高於25μg/m3

  -NO2濃度穩中有降

  -臭氧防控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優良天數達到省委省政府考核要求

  -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排名保持前列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