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加強兩類學校建設!原則上小學1-3年級學生不寄宿
日前,福建省教育廳印發《福建省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意見》通知。
福建省鄉村小規模學校及鄉鎮寄宿制學校規劃建設任務表
注:表中數據根據2017-2018學年教育事業及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摸底數據統計。
主要措施
(一)完善規劃佈局
1.精準把握佈局要求。各地要嚴格按照省教育廳《關於制定實施“十三五”中小學佈局規劃的指導意見》(閩教基〔2017〕45號)要求,著力構建與新型城鎮化、人口政策、戶籍制度改革相適應,有利於教育公平的兩類學校佈局結構。原則上小學1—3年級學生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路途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4—6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適當寄宿,具體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確定。
2.修訂完善佈局規劃。縣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人口分佈、地理特徵、交通資源、城鎮化進程和學齡人口流動、變化趨勢,進一步修訂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專項規劃,嚴格履行專項規劃修訂、論證、公示等程式,並按程式報省政府備案。各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專項規劃要及時納入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做好銜接並嚴格實施,不得隨意變更。要堅持就近入學原則,兼顧適度規模辦學,在人口較為集中、生源有保障、交通便利、公共服務成型的村單獨或與相鄰村聯合設置完全小學;地處偏遠、生源較少、交通不便的山區、海島,一般在村設置低年級學段的小規模學校;在鄉鎮設置寄宿制中心學校,滿足學生寄宿學習需求。
3.規範學校撤並處置。佈局規劃中涉及到的小規模學校撤並,要堅持“科學評估、應留必留、先建後撤、積極穩妥”的原則從嚴掌握,具體由縣級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確定。要按照“三重一大”決策程式,嚴格履行撤並方案制訂、論證、公示等程式,並切實做好學生和家長思想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於在中小學佈局調整中注意保護海外僑胞捐贈財産的意見》(教外港〔2003〕55號)和《福建省教育廳、財政廳、民政廳關於福建省農村中小學閒置校舍處置的意見》(閩教財〔2006〕66號),妥善處置撤並後的閒置校園校舍。撤並後的閒置校舍應主要用於發展鄉村學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等。對已經撤並的小規模學校,由於當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確有必要恢復辦學的,要按程式恢復。各地要通過滿足就近入學需求、解決上下學交通服務、完善寄宿設施、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等措施,堅決防止因學校撤並不當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的現象發生。
(二)改善辦學條件
4.完善辦學標準。落實國家及省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裝備配備標準和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有關要求,進一步夯實學校標準化建設成果。按照國家及我省兩類學校基本辦學有關標準,保障鄉村小規模學校信息化、音體美設施設備和教學儀器、圖書配備,設置必要的功能教室;確保鄉鎮寄宿制學校床舖、食堂、飲用水、廁所、浴室等基本設施設備達標,明確開展共青團、少先隊活動及文體活動所必需的場地與設施條件,保障寄宿制學校基本教育教學和基本生活條件。
5.加快標準化建設。各地要按照建設一所、達標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統籌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等中央和地方學校建設資金,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快推進兩類學校建設,做到“一校一策”。縣級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在摸清底數基礎上,對照有關建設標準,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制訂2018-2020年實施計劃,分類實施學校建設(具體建設任務詳見附件)。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6.加強教職工配備。各地要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多形式保障兩類學校人員配置需要,嚴禁擠佔、挪用、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或在有合格教師來源情況下“有編不補”。對小規模學校按照生師比與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編制;對寄宿制學校應根據教學、管理實際需要,通過統籌現有編制資源、加大調劑力度等方式適當增加編制。無法增編的地區探索實行兩類學校“人員控制數”管理、鼓勵返聘優秀退休教師等方式補充人員不足,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鼓勵招聘更多全科型教師,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配備少先隊輔導員。統籌制定寄宿制學校宿管、食堂、安保等工勤服務人員及衛生人員配備標準,採取購買服務方式保障學校生活服務基本需要。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推進縣域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推動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兩類學校流動。切實落實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政策,並優先滿足小規模學校需要,保障鄉村教師職稱即評即聘。落實城鄉學校統一的崗位結構比例。探索建立鄉村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高級教師職稱評聘制度,將到鄉村學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學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經歷作為申報高級教師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25年且仍在鄉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已取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可不受核準崗位數限制定向聘用。
7.提高地位待遇。各地要健全鄉村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準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準。完善績效工資核定辦法,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向兩類學校適當傾斜。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偏遠鎮區所在地教師納入生活補助對象。將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的政策。加大我省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力度,保障教師基本工作和生活條件;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應配建教師週轉宿舍;交通較為便利、距離相對較近的地方,可在鄉鎮寄宿制學校內或周邊集中建設教師週轉宿舍。實施鄉村園丁關愛工程,同級教育部門預算中安排體檢專項資金,組織鄉村教師在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做好鄉村教師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在進修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傾斜。實施優秀鄉村教師學術休假活動。各級教師表彰表揚活動向兩類學校教師傾斜。鼓勵社會力量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為兩類學校教師設立獎教基金。
8.改革教師培養培訓。實施鄉村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選拔培養一批職業精神牢固、學科知識全面、專業基礎紮實的全科型鄉村小學教師。鼓勵各級政府與高校聯合公費定向培養“本土化”鄉村教師。“國培計劃”和鄉村教師校長培訓項目,優先選派兩類學校教師參加培訓。送培(教)下鄉、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研修等活動向兩類學校傾斜。繼續面向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開展“支教跟崗”活動,將兩類學校作為支教跟崗重點對象。鼓勵師範生到兩類學校開展教育實踐,支持教育實踐與頂崗支教相結合。加強縣級教師發展機構與專業研訓隊伍建設,推進縣級教師進修學校與教科研、裝備、電教等機構的職能和資源有機整合,實施標準化和示範校建設,增強對兩類學校教育教學幫扶指導能力。
(四)強化經費保障
9.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各地要認真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閩政〔2016〕16 號),強化各地政府教育投入責任,確保實現兩類學校辦學條件以及基本設施設備標準化建設。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公用經費省定標準,即:小學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950元,增加安排寄宿生公用經費每生每年400元。落實加大對鄉村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政策,對不足100人的小學按100人核撥公用經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提高兩類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水準,保障兩類學校正常運轉。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地在編制鄉鎮中心校年度預算時,要統籌考慮其教學教研任務以及指導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等因素,結合財力情況予以保障安排,嚴禁鄉鎮中心校擠佔小規模學校經費。各級財政要充分保障教師培訓經費需求,按照當地中小學、幼兒園和中職學校教師核定工資總額(含績效工資)的1.5-2.5%比例,落實教師培訓專項經費,教育強縣要達到2.5%以上;中小學校要按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經費,專項用於教師培訓工作。
10.完善經費管理制度。各地要完善小規模學校經費管理,合理統籌安排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按學校分賬核算,賬目單列、規範管理,確保足額用於小規模學校,不得截留和挪用。縣級財政、教育部門要完善中小學預算管理制度,及時公佈兩類學校公用經費預算安排額度,並在開學前做好提前撥付工作。要加強鄉鎮中心學校財務管理,規範會計核算,加強財務審計,保障資金規範使用。
(五)提升辦學水準
11.推進管理機制改革。各地要強化鄉鎮中心學校統籌、輻射和指導作用,推進同鄉鎮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協同式發展、綜合性考評,實行中心學校校長負責制。將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教師作為同一學校的教師“一併定崗、統籌使用、輪流任教”。統一課程設置、教學安排、教研活動和教師管理,推進教師集體教研備課,統籌排課,音樂、體育、美術和外語等學科教師可實行走教。進一步深化農村薄弱學校“委託管理”、集團化辦學等學校管理機制改革,擴大農村薄弱學校“委託管理”覆蓋面,力爭2020年前實現每所鄉村學校均有城區學校對口幫扶。
1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各地要落實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規定課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水準,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揮當地省級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示範和引領作用,持續推進兩類學校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小規模學校小班教學優勢,採用更加靈活的教育教學方式,突出因材施教,加強個性化教學和針對性輔導,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思想動態和身心健康,切實提高育人水準。充分利用寄宿制學校全天候育人和農村教育資源的獨特優勢,合理安排學生在校時間,統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
13.完善科學育人模式。各地要按照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教基〔2017〕9號)要求,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建設,提升兩類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準。充分發揮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組織作用,注重勞動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行為習慣養成,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遵紀守法意識、自我防範能力,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欺淩現象發生。密切家校聯繫,完善家訪制度,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作用,促進提高家庭教育品質,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加強控輟保學工作,鄉鎮中心學校要加強統籌,落實目標責任制和聯控聯保工作機制,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輟學學生勸返複學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體系,建立翔實完備、動態管理的留守兒童信息臺賬,健全優先保障、精準幫扶等制度,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受教育全過程的管理,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寄宿需求,配齊照料留守兒童生活的必要服務人員。
14.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兩類學校網絡基礎設施及相關硬體設備建設投入,提升兩類學校信息化水準。按照國家和地方課程實施要求,以外語、藝術、科學課程等薄弱學科為重點,涵蓋所有學科,引進或開發優質在線教育資源,採取同步課堂、公開課、在線答疑輔導等方式,保障兩類學校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彌補師資力量不足等短板。研究探索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科學分析和監測兩類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基於精確數據,有針對性地指導兩類學校學生學習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探索建立兩類學校師生與優質學校師生共同在線上課、教研和交流機制,以及縣域內經驗豐富的教研人員、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赴兩類學校開展經常性指導機制。發揮政府在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積極運用市場機制,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軟硬體建設,全面提高兩類學校發展和應用“互聯網教育”水準。加快建立健全兩類學校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防護能力和水準,保障兩類學校“互聯網 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