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最新航拍
位於島內的後坑環衛基地包括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垃圾壓縮中轉站,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為廈門島內實現垃圾日産日清、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提供堅實保障。
環衛車進出卸料大廳。
記者近距離觀察垃圾處理過程。
工作人員在進行垃圾分揀。
工作人員操控搖桿和按鈕,巨型抓鬥將垃圾投入投料口內焚燒。
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後坑環衛基地。
-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走進後坑環衛基地,探尋垃圾分類給城市帶來的可喜變化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産生量實現“負增長”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殷磊 吳海奎 朱道衡 陳雅真 通訊員 李文林 圖/廈門日報記者 何炳進) 在生活垃圾産生量連續7年快速增長後,今年,廈門終於“松”了一口氣:2018年,全年生活垃圾産生量約為183萬噸,實現了“負增長”。除了減量化外,資源化、無害化水準也明顯提升,每噸垃圾焚燒發電量從351千瓦時提高到385千瓦時,廚余垃圾中有機質含量也從40%多提高到60%左右……這些有減有增的數字背後,指向同一個“綠色密碼”:垃圾分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12月26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見證滄桑巨變講述百姓故事”廈門日報新聞大篷車走進廈門島內的後坑環衛基地,從環衛基地的變化,探尋垃圾分類工作給城市帶來的可喜變化,也從中感受我市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打造高顏值的生態花園城市的行動力量。
變化1
減量化
進站垃圾少了 19年老員工終於可請年假了
早上10點多,從廈門島內四面八方開來的中小型垃圾車,在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門口,有序地排隊“卸貨”。而站內,兩台垃圾壓縮機正一刻不停地運轉著,過不了多久,一輛大型集裝箱車就裝滿了經過壓縮的垃圾,從後坑運往翔安東部固廢處理中心。
廈門島內的垃圾,能夠實現“日産日清”,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這個“樞紐”起了關鍵的作用。
1999年,為滿足城市垃圾轉運需求,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建成投用。當時26歲的林來聰,成為中轉站的首批員工。19年來,林來聰從一名集裝車司機,成長為調度室主任,唯一不變的是堅守,他見證了中轉站的每一個變化。
“中轉站的設計處理能力是日均600噸,但運行兩三年後,就已經超負荷了。”林來聰説,“去年,中轉站每天要壓縮中轉1700噸左右的垃圾,而強颱風‘莫蘭蒂’登陸後産生的垃圾,最高峰將近3000噸。”垃圾處理量大,意味著人和機器都得超負荷運轉。“我們只能用時間換空間。”林來聰説,“中轉站一般是24小時運轉,我們也經常要利用半夜較為空閒的時候,去做好機器的檢修。”
中轉站垃圾量的劇增,也是我市垃圾量高速增長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7年,廈門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超過了10%,2017年,我市垃圾産生量達到186.4萬噸,日均超過5000噸。若將廈門市的垃圾填埋于筼筜湖,則3年時間就可以把整個筼筜湖填平。
事實上,廈門面臨的“垃圾問題”,也是全國大多數城市面臨的普遍問題,隨著城市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一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而垃圾分類是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基礎,也是解決“垃圾問題”的關鍵。
“垃圾分類開展以後,特別是今年,我們明顯感覺到進站垃圾量少了。”林來聰説,如果扣除中轉站正在升級改造的因素,目前,中轉站一天處理量為1300噸左右,比以前少了約400噸。這些少掉的垃圾,主要是另外處理的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和可回收物等。
隨著進站垃圾的減少,林來聰也有空歇一歇,今年,他請了年假,“在以前,從來不敢奢望請年假。”
變化2
資源化
垃圾水分少了 焚燒效率更高了
在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有著8年工齡的高國強,坐在操作臺上,一手操作按鈕,一手握著搖桿。隔著一塊透明的玻璃,垃圾池上方,一個巨型抓鬥抓起一大把垃圾,先向上移動,後靠右移動,隨後,將垃圾投入投料口內焚燒。“這個操作,看起來像遊戲店裏的‘抓娃娃機’,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多了。”高國強説,一斗垃圾重量在2噸至3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抓鬥的移動距離,要十分精確。
“在以前,垃圾還沒分類的時候,經常會有廢舊沙發、床墊等大塊頭的垃圾混進來,這些垃圾要一個個挑出來,否則會把投料口卡住。”高國強説,“現在這個問題基本不存在了。”
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安全環保專員陳仕獎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後,進廠的垃圾,水分明顯減少。“以前是幹垃圾、濕垃圾混在一起,要放好幾天把水瀝幹,才能焚燒。”陳仕獎説,“現在垃圾的含水量少了以後,焚燒的熱值也更高,發電效率也自然提高。”
據統計,實行垃圾分類後,我市每噸垃圾焚燒發電量從分類前351千瓦時,提高到385千瓦時。
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是我國最早立項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近年來,我市進一步加大了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力度,提高資源化利用水準。2018年8月,設計日處理垃圾1250噸的西部(海滄)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工程正式投産運行,預計年處理生活垃圾近50萬噸,每年可提供綠色能源約1.5億千瓦時電,每年可減少垃圾填埋庫容約53萬立方米。預計到明年底,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將建成投用,屆時,我市有望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
位於後坑環衛基地的垃圾分類處理廠,主要處理“廚余垃圾”,也就是居民家中産生的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環保工程師孔飛告訴記者,垃圾入廠後,要先通過人工分揀,把混入“廚余垃圾”裏的玻璃瓶、金屬、塑膠等雜質挑出來,再送入厭氧發酵罐,産生沼氣,用來發電。經過處理後的沼渣還可以生産有機肥料。孔飛説,垃圾分類開展以來,混入“廚余垃圾”裏的雜質越來越少了,人工分揀的強度降低了許多,而且一些篩選設備用得也比較少了。更重要的是,“廚余垃圾”的有機質含量也從以前的40%多,提高到現在的60%以上。“有機質含量越高,發酵處理的效率也就更高。”孔飛説。
變化3
環境更美
升級改造設施設備符合更高環保要求
“1999年,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剛建成的時候,周邊還很荒涼,進出中轉站的道路很多都還是土路。”林來聰回憶説。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如今,後坑環衛基地周邊已經是高樓林立,既有大型商場,也有寫字樓、住宅小區等。
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于2007年11月建成投産,是島內唯一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日處理生活垃圾400噸。2015年,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共投資近九百萬元,對技術、設備進行了全面的環保升級,其中包括安裝了一套脫硝系統,以及建設了一套臭氣處理系統,同時整個垃圾處理作業區也進行了密閉性升級,做到100%密封。除了除臭技術升級,整個廠區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大幅度提升,不僅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標都達到了國家最高級別要求,部分指標更達到歐盟2000的標準。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近年來,我市環衛部門不斷加大對垃圾運輸車輛的升級換代。原來,一些車輛存在“跑冒滴漏”現場,造成路面污染,如今,這些車輛基本換成了密閉式的運輸車輛。
目前,已經連續運轉19年的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正在進行全方位的升級改造,設計生活垃圾轉運能力達3500噸/日。根據規劃,新的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要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垃圾轉運站,它不僅要配備先進的工藝設備,還要建成園林式的轉運站,滿足更高的環保要求。據介紹,預計到明年5月,後坑垃圾壓縮中轉站改造工程一期將投用,到2020年,改造全部完成。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開展,環衛管理也將更加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城市的人居環境也將越來越好。
人物原聲
不斷進行技改創新
後坑垃圾分類處理廠環保工程師孔飛:從事環衛工作以來,我明顯感覺到,在廈門,垃圾分類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新時尚。平時,我總會在街上看到,許多小朋友在大人的帶領下,主動做著垃圾分類。作為環衛技術人員,我們也將不斷進行技改創新,提高垃圾的處理效率,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我相信,大家一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垃圾分類,未來的鷺島一定會越變越美。
工作環境變好了
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電氣值班員鄭明萊:這些年來,垃圾廠裏還有一個最大變化,就是工作環境變好了,空氣變好了,噪音變小了,我們工作的幹勁更足了。
人物故事
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安全環保專員陳仕獎:
“臭爸爸”變成“香爸爸”
記者採訪陳仕獎。
“以前回到家,孩子都不願意給我抱抱,嫌我身上臭。”談及此事,陳仕獎有點傷感,他告訴記者,他從2005年來到後坑垃圾焚燒發電廠工作,已經有13年了,目前是安全環保專員,雖然一直工作順利,但是,卻曾經被女兒的一句“臭爸爸”,擊碎了心。
他解釋説,在垃圾分類全面推行之前,未分類的垃圾中,常夾雜著大量廚余垃圾,剩飯、剩菜腐敗變質,味道令人作嘔,特別是廚余垃圾中含水份很多,而之前的垃圾轉運車,又是分離式的,箱體無法密閉,導致焚燒廠裏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工作一天,自然渾身也有臭味”。有一次,他勞累一天,剛下班回到家裏,見到女兒在開心地玩耍,頓時疲憊消了一半,就上前抱起女兒,想要親一口,誰知道女兒嫌他臭,掙扎著跑開了,口中還叫道“臭爸爸。”
但是,情況的改變,在垃圾分類全面推行過後。廚余垃圾被單獨處理,不再運到垃圾焚燒廠,污水少了,惡臭也少了,再加上垃圾轉運車更新換代,都是採用密閉式,卸料平臺乾淨整潔,這也大大減少了異味的産生,陳仕獎感慨道,此後,衣服和身上的異味少了很多,下班後,女兒也願意跟自己親近了。“閨女叫我‘香爸爸’了。”他笑著説。
後坑垃圾分類處理廠垃圾分揀員向金成:
為垃圾分類點讚
記者採訪向金成。
“實行垃圾分類之後,我們的工作真的輕鬆了不少。”在後坑垃圾分類處理廠的休息室裏,向金成還沒來得及將手上的工具放下,便和記者攀談了起來。
向金成告訴記者,2012年他從湖南老家來到廈門,便成了一名垃圾分揀中心的人工分揀員。位於二樓的一號車間,是向金成工作的地方。一進門,記者便看到,在傳送帶兩邊,有幾名員工全副“武裝”,正在忙著分揀垃圾。只見他們動作靈活,隨著手上的鉤子一拉一劃,塑膠袋裏的垃圾齊齊散落出來;偶爾滑過一兩件布條、玻璃,也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鉤子往前一拉,順勢挑出了分揀帶。
“前幾年的分揀,可比現在要複雜得多。”一旁的向金成笑著説,現在做的更多的是人工均勻物料,以便後續處理。還未開展垃圾分類前,人工分揀員要面對的是一大堆乾濕混合的生活垃圾,種類可以稱得上是千奇百怪,有帶著木棍的拖把、布娃娃,還有搬不動的石塊、水泥袋等大件物料。
“但現在,基本上是一些剩菜剩飯、瓜果殘渣啦。”向金成和記者説道,由於垃圾分類的前端工作到位,不僅省了人工,廠裏面原先用於分選塑膠、橡膠的機器,都慢慢淡出使用;兩個人工分揀室,現在也只剩下了一個,但卻能滿足處理需求。
連結
“新聞大篷車走基層看變化”大型採訪活動圓滿結束
採訪200多位幹群刊發17個整版報道
以“見證滄桑巨變講述百姓故事”為主題的“新聞大篷車走基層看變化”大型採訪活動,到今天圓滿結束。10月下旬以來,廈門日報社派出骨幹記者80多人次,深入17個反映廈門改革開放發展變化的場所,採訪了200多位基層幹部、普通百姓,刊發了17個整版、8萬餘字的相關報道和近百張新聞圖片,見證當地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記錄普通市民的精彩故事。用百姓的視角,真實呈現了廈門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宏偉巨變。
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改變了廈門。廈門從一個海防小城,在40年改革開放浪潮中,搏浪前行,蛻變成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為落實中宣部等九部委關於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部署,兩個多月來,廈門日報社記者深入街道社區,走進田間地頭,下到園區基地,踏入項目工地,敲開百姓家門,捕捉鮮活的城鄉發展場景,記錄生動的百姓幸福故事,感受偉大的改革發展成就,努力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實感向讀者講好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生活變遷和奮鬥故事,也解碼了“廈門奇跡”的成因和實現機理。
“新聞大篷車走基層看變化”大型採訪活動同時也是《廈門日報》作為城市黨報,踐行“走轉改”,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的自覺行動。通過這場主動精心策劃的活動,廈門日報社記者錘鍊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譜寫出新聞宣傳工作新的篇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