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漳州工業經濟發展綜述:打造高品質發展強引擎

2019-01-03 13:22:39|來源:漳州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打造高品質發展強引擎——改革開放40年漳州工業經濟發展綜述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朱秀敏)40年勵精圖治,40年砥礪前行。

  40年來,我市充分利用改革開放的政策環境,堅持實施高品質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總量不斷擴大,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新興動能不斷迸發,品質效益穩步提升,工業成為推動全市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引擎。

  一組數據可以丈量漳州工業跨越的步伐:1979年,全市實現工業産值2.2億元;2007年,全市工業總産值突破千億大關,達1209.66億元; 2016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産值突破5000億元,成為繼泉州、福州和廈門之後第四個規模工業産值超5000億元的設區市;2017年,全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7%,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經濟總量跨越增長

  工業引擎日益強勁

  回首改革開放40年,我市工業不斷創造著奇跡。

  改革開放以前,作為農業大市,我市幾乎是傳統農業一統天下,1978年工業化率為22.7%。改革開放以後,漳州工業化水準不斷提高,2000年達到25.9%。這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工業化進程”戰略,首次把發展工業擺上經濟工作首位,要求“發揮農業優勢,加快工業發展”。

  我市經濟發展戰略構想開始轉型提升,工業化率逐步提高。為了加快步伐追趕先進,2002年,我市再次提出工業立市發展戰略,促進工業化水準較快提高。2005年全市工業化率35.7%,比1978年和2000年分別提高13個百分點和9.8個百分點。2017年全市工業化率39.9%。

  在漳州工業化水準較快提高的基礎上,2006年10月,市委審時度勢提出工業強市戰略。從“加快工業化進程”到“工業立市”再到“工業強市”,我市提高工業化水準的思路不斷深化,新的科學發展成效不斷顯現,綜合實力不斷提高。

  近年來,面對經濟新常態的新形勢新要求,我市奏響“加速工業跨越發展”的強音,工業總量不斷擴大,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産品競爭力日益增強,漳州工業經濟進入了總量、品質全面提質、提效的高品質發展新階段。今年1-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73.57億元,增長11.1%;實現利潤總額312.47億元,增長10.7%;規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48.57%,居全省第3位。

  重點産業飛躍發展

  工業結構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積極鼓勵民間投資,千方百計招大引強,支柱産業逐步形成,新興産業異軍突起,重點産業取得飛躍發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

  目前,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607家,其中年産值億元以上企業368家,擁有天福、紫山、含羞草、信華、大閩、Q3、盈豐、白玉蘭等中國馳名商標。繼2014年食品工業規模工業産值突破千億元,2015年實現超1200億元,2016年實現約1500億元。2017年食品工業規模工業産值達1700多億元,産業規模分別佔全市規模工業産值和福建省規模食品工業總量近三成,規模位居全省第一,躋身全國食品工業大市前列。2011年,我市獲評“中國食品名城”。2017年,龍海市獲評“中國休閒食品名城”。

  “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我市支柱産業逐步形成。”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食品工業的培育壯大只是漳州增強工業整體競爭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産業龍頭促進計劃》,加速工業跨越發展,重點在招商引資、增産增效、市場開拓、要素保障等方面扶持一批龍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工業航母。培育形成省級龍頭企業37家、省級高成長企業137家、省級新增長點企業78家。如今,三寶鋼鐵、福欣特鋼等企業已進入百億元産值方陣。古雷石化煉化一體化、金龍汽車項目、猛獅鋰離子電池生産項目、福欣節鎳不銹鋼深加工項目、三寶耐腐蝕熱軋卷板項目等重大工業項目,不斷加快投資進度,增加投資量,推動投資增長。

  2016年,全市規模工業産值超億元企業首次突破1000家,實現工業總産值達4494.44億元。2018年1-11月,産值超10億元企業57家,合計實現産值1724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産值33.6%。一個個龍頭項目、龍頭企業的落地生根,成了推進産業鏈延伸、産業集群共進的主導力量。如,圍繞福欣、三寶等鋼鐵企業産能,打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不銹鋼精深加工産業園。經過40年的發展,目前,我市已經形成石油化工、特殊鋼鐵、裝備製造、食品工業“四大”主導産業和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四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4+4”産業格局。今年1-11月,四大主導産業和四大新興産業累計實現産值3965.2億元,增長10.4%。

  工業園區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重要聚集地和增長極。龍海工業園瞄準廈門退二進三企業,突出裝備製造、健康産業等重點;漳浦萬安工業園重點發展食品産業,以盈豐、大茂、海新等企業為龍頭,延伸食品加工産業鏈……各大工業區的産業佈局明確,集群效應明顯。同時,園區企業根據自身功能定位,建立上下游基地,引進相關配套企業,進一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産業鏈,實現集聚集群發展。

  從製造奔向“智造”

  工業提質步伐加快

  正興車輪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輪製造企業,其檢車年産50萬套鋁車輪已成為世界第一條全自動化鋁合金鍛造卡車輪圈生産線;

  翔鷺石化、聯盛紙業和旗濱玻璃技改項目投産後産能逐步釋放,合計新增産值60億元,佔全市新增長點企業(項目)新增産值的75%;

  科華“後備儲能智慧管理系統”入選工信部目錄,係全省唯一入選;

  大通互惠LNG超低溫閥門列入工信部《2018年工業強基重點産品和工藝示範應用推進計劃》,全省僅兩家入選;

  ……

  這是近年來我市推動新技術、新平臺、新模式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漳州製造”奔向“漳州智造”,全面打造漳州工業産業升級版的一個縮影。

  技術提升是主攻方向。我市重點面向裝備製造、食品、不銹鋼、電子信息、建材、造紙和鐘錶等行業領域,推進一批重點技改項目建設,釋放創新驅動“乘數”效應。2016年至2018年,我市累計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163個,總投資1943.78億元,其中投産技改項目494個,總投資492.59億元。2018年,新增培育12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工業設計中心、2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産品)、6家省級智慧製造示範企業、10家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突出智慧製造,擇優認定一批智慧製造重點企業,推動“漳州製造”智慧升級。龍溪軸承入選工信部第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宏泰機電項目入選工信部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猛獅新能源“基於智慧化鋰電池新型智慧工廠建設”入選工信部2018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目前已建有萬利達、恒麗、大閩等127家企業技術中心,燦坤、太龍、紫山等44家工業設計中心,正興、明鑫智慧、傲農生物等89家智慧製造企業。

  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我市以融合為導向,激發工業發展活力,推動工業跨越發展和信息化騰飛,致力建設工業強市和網絡強市。目前,全市列入省級兩化融合項目庫項目77個,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已有42家企業通過工業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重點培育宏泰機電、科能集團等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杆企業,打造富順光電“LED應用産品研發和檢測(驗)公共服務平臺”、猛獅新能源“互聯網+動力鋰電池智慧工廠”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

  隨著漳州工業結構持續優化,適應市場需求、高附加值的産品比重不斷上升,工業經濟運行品質有效提高,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工業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邁向高品質發展階段。2018年1-11月,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全省第一。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