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福建走進“治水”新時代

2019-01-11 15:34:30|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福建時間主推】【福州】【滾動新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福建走進“治水”新時代

  大田縣均溪河

【福建時間主推】【福州】【滾動新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福建走進“治水”新時代

  寧化縣西溪

【福建時間主推】【福州】【滾動新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實施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福建走進“治水”新時代

  廈門同安區東溪五顯橋至東橋段

  東南網1月11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黃雪梅 文/圖)生態文明,水利先行。福建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統籌資金,整合力量,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土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我省大膽改革創新,在全國率先推出“涉水涉河資金統籌使用”這一重大改革與創新。

  從2015年起,福建擬用5~6年時間完成全省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生態治水”與“工程治水”融合應用,該軟的軟、該硬的硬。2017、2018連續兩年,“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被納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隨著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至今,全省各地已經啟動治理河道4450多公里,佔任務量5000公里的89%。

  值得一提的是,省水利廳出臺《福建省安全生態水系建設指南》,以強制性規定,強化保護和修復水系的生態功能,在全國率先開展安全生態水系標準化建設,用新理念、新舉措、新機制,實現從工程水利、資源水利向生態水利發展方式轉變。

  轉變治水理念,兼顧行洪安全、生態自然

  福建水網密布,大小河流眾多,水利資源雖豐富,但水患也多。

  為了預防洪水侵擾,過去,河道治理強調“堅固耐用、經濟安全”,大多采用石料、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以傳統方式修建護岸,導致部分河道出現硬化、渠化、墻體化、幾何化等現象,妨礙了人水自然親近,影響了水生態環境。

  從2015年以來,我省啟動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並從“工程治水”發展到兼顧“生態治水”,從注重安全向既要安全又要生態轉變。

  “確保行洪安全的,該硬的要硬;修復生態自然的,該軟的要軟。”省水利廳廳長賴軍説,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安全是前提,核心是追求生態,實現水生態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有機統一,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達到水生態、水景觀、水環境“三位一體”的要求,實現“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的目標。

  治水理念轉變後,工作方式方法也隨之轉變,以前是“單項的、線性的思維”,現在是“系統的、節點的思維”。以前,水利部門治理一條河,首先想到的是“要建什麼”,甚至對河道實施人工“截彎取直”,一整條河都進行工程治水;現在則要論證確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做什麼”,哪有安全問題,只對節點進行工程治水,其餘儘量用生態治水,減少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人類逐水而居,向河湖要地、要資源,擠佔了江河空間。於是,洪水野性發作,肆意侵犯人類的家園。

  劃清藍色岸線與明晰防洪標識,保留和恢復恰當比例的生態空間,是我省實施安全生態治水的一項創舉。要真正實現人水和諧,就是要給河道留足行洪空間、滯洪空間、生態空間,以確保河道既安全又生態。

  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的具體目標是體現“五性”——水系完整性、水體流動性、水質良好性、生物多樣性、水文化傳承性,實現“八有”——有常年流水、有清澈水體、有護岸林帶、有野趣鄉愁、有安全河岸、有自然河、有豐富生物、有管護機制。

  創新體制機制,做到資金統籌、協同發力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為了把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土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涉水涉河相關部門的職能、資金與力量,2016年2月,水利廳協同財政廳、環保廳、住建廳、林業廳出臺《關於共同推進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的通知》,以確保2020年全省實現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任務。

  這些涉水涉河相關部門以前是“各自為政、功成在我”,現在是“集中發力、各計其功”。省財政廳副廳長韓健説:“要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利用中央、省級涉及生態建設、江河治理、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等水利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資金統籌使用”這一創舉,是我省探索綜合治水新路的重大改革與創新,這給了市縣政府很大自主權,統籌資金,整合力量,以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平臺為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全縣域、全流域、全方位綜合治理。

  同時,我省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隻手協同發力,分清什麼事項該由政府來做,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場機制。政府與市場各顯其能,共同推動安全生態水系建設。

  各地黨政主官親自擔責、水利部門主動擔當、相關部門協同作戰、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凝聚起強大的生力軍。

  福清市成立安全生態治水指揮部,由市委書記王進足、市長張帆擔任總指揮長,水利、住建、環保等12個部門聯動,在全市24個鎮(街)同步推進,形成全市域、全方位綜合治水工作態勢。去年福清市實施45個河道生態治理項目,治理河道長度380公里,完成渠道、河道清淤清障703公里。

  2017年,沙縣入選全省8個綜合治水試驗縣之一。沙縣抓住改革機遇,把生態綜合執法作為綜合治水創新工作的突破口。新組建的沙縣生態綜合執法局集中73項行政處罰權,包括礦山環境保護、涉水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管理、河道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管理等七個方面,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涉水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局統管”,從“九龍治水”轉變為“一龍治水”。

  推進人水和諧,實現城市更美、鄉村更靚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呈精彩。福州“閩都水城”、漳州“五湖四海”、南平“水美城市”、莆田“荔林水鄉”、泉州“清新水域”等展開一幅幅生動的水美城鄉畫卷,木蘭溪、桃溪、霍童溪等展現人水和諧的現代版“清明上河圖”。

  木蘭溪是全國首條全流域系統治理河流,其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走生態優先、系統治理的路子,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生動範本。2018年12月29日,水利部通過了莆田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行政驗收。

  木蘭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莆田人民的母親河,從仙遊戴雲山脈綿延105公里奔流入海。但木蘭溪時而溫柔,時而狂野,讓人歡喜讓人憂。

  莆田曾是全省唯一對河道不設防的設區市,木蘭溪撒野時,洪水曾無情地肆虐著兩岸的莆田人民。

  一次次與水災害抗爭的治水過程,也是人們認識水、尊重水並不斷調整人水關係的過程。

  近年來,莆田市按照“防洪保安、生態治理、景觀休閒”的治河理念,通過“保護上游,控制中游,治理下游”的綜合整治方式,投資40多億元,新建堤防120多公里、水閘39座,基本改變了主城區河段不設防的歷史,為莆田拓展城市空間、打造“生態城市綠心”和“百里親水景觀帶”奠定了堅實基礎。

  兼顧防洪與生態安全,莆田還注重人水相親相融,在水系治理中統籌推進公園、綠道等景觀建設,構築親水戲水準臺,打造沿河、環湖、通公園慢行廊道。沿溪兩岸新建的蘭溪公園、綬溪公園、玉湖公園、木蘭陂水利公園、九龍谷國家森林公園、九鯉湖水利風景區等正煥發出迷人的魅力。

  同時,莆田市還體現“最美家鄉河”所倡導的人水和諧的理念,不斷挖掘木蘭溪歷史文脈,沿河打造5A級景區,進一步提升城市影響力、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今,隨著親水岸線、文化岸線、生態岸線的建成,木蘭溪及其360條支流經過的城鄉,實現了城市更美、鄉村更靚,人水和諧造就了一方幸福祥和的樂土。

  引導民眾參與,共享和美水利、綠色福利

  2018年,全省12條主要河流I~Ⅲ類水比例達95.1%,其中55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達90.9%,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8.5%。水更清、景更美,百姓獲得感更強,進一步激發了民眾愛河護水的熱情。

  我省有大小河流成千上萬,有的是穿過城市的大江大河,有的是流淌在鄉村的小溪小河,其水資源、水生態、水景觀的狀況好壞,直接影響市容或村貌,直接影響人居環境、人水相親。

  桃溪發源於雪山南麓的珍卿尖,流經永春8個鄉鎮,出東關入山美水庫為晉江東溪。近幾年來,永春採取“五全”——全水系覆蓋、全流域鋪開、全方位施治、全過程監管、全民性參與,實施“六治”——治污水、防洪水、涵養水、凈化水、美化水、利用水,如今桃溪兩岸,美景如畫。冬日暖陽裏,在桃溪石鼓段,民眾休閒散步,健身騎行,好不熱鬧。

  廈門市同安區五顯濕地公園的綠草花海、寧德楊家溪國家水利風景區的海國桃源盛景、南平崇陽溪(建陽段)健康自然的彎曲河岸線、龍岩連城縣文川河的親水生態走廊、漳州龍海九九坑溪的“花溪綠谷”、平潭竹嶼湖畔5000多平方米的月見草……八閩各具特色的水美景觀,給當地百姓帶來綠色福利。

  水美城市的人居環境品質提升了,水美鄉村的遊客增多了,於是當地百姓就更愛河護水了。管理河道,以前被認為是政府的事、水行政部門的職責,現在,不少當地民眾自覺地參加巡河,開展護河治水志願服務,民間河長隊伍不斷壯大,展現出“政府治水”與“民間治水”融合互動的新格局、新氣象。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