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保護泉州的綠水青山 三份環境保護文件日前出爐

2019-03-22 16:09:57|來源:泉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泉州網3月22日訊 (記者 羅倩雯)為助力泉州市生態環境向好發展,《泉州市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泉州市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品質實施方案》以及《泉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日前出爐。

【泉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保護泉州的綠水青山 三份環境保護文件日前出爐

  泉州市區,綠道“水線”串起生態連綿帶。(王柏峰 攝)

  其中,《泉州市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全市生態環境品質保持優良水準並持續改善為目標;《泉州市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品質實施方案》旨在進一步強化環境監測管理,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品質;《泉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目標是到2020年,力爭在全市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範、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目標

  到2020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6項污染物指標優於國家標準,PM10、PM2.5濃度進一步下降,PM2.5濃度力爭降到25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升高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空氣品質達到省考核要求;晉江流域水質達到國家和省考核要求,小流域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達90%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總體高於95%,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不低於當年度省上下達指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不超過2015年的排放水準,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減少4.1%和3.5%以上。

  ★藍天

  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及集群,堅決關停用地、工商手續不全並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企業,限期治理可以達標改造的企業,逾期依法一律關停。

  大力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和鍋爐整治,統籌開展油、路、車治理和機動車船污染防治。強化國土綠化和揚塵管控。

  進一步推進以泉港、泉惠石化園區為重點區域的全省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加強域內中心市區與泉港、石獅、晉江、南安、惠安、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等重點城市的空氣品質聯防聯控,建立空氣品質聯合監測、聯合會商、聯合執法等機制,提前採取應急減排措施,實施區域應急聯動,扭轉區域污染連片化的態勢,推動區域空氣品質整體提升。

  ★碧水

  今年6月底前,完成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今年6月前,基本完成黑臭水體清淤疏浚、河道清障以及沿岸垃圾臨時堆放點的清理和整頓。

  到2020年,基本消滅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其中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至2020年,確保污水處理設施覆蓋全市所有鄉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堅持種植和養殖相結合,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嚴格控制高毒高風險農藥使用,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凈土

  今年6月前,全面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掌握全市農用地污染的面積、分佈及其對農産品品質的影響。2020年底前,編制完成土壤環境品質分類清單並實行分類管理,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逐步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

  建立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和整治。制定《泉州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逐步改善區域土壤環境品質。

  紮實推進垃圾分類處理,有序推動“無廢城市”試點,推進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中心市區城市建成區于2020年前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全市城市(含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強化部門聯防聯動,嚴厲打擊走私,大幅減少固體廢物的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關鍵詞:綠色發展 推動綠色轉型 引導綠色生活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對重點産業、重點行業開展規劃環評;加強重點區域、重點流域規劃環評。嚴格控制在閩江、晉江、洛陽江沿岸、城市建成區佈局環境風險項目,集中整治開發區、高新區、工業園區等,加快推動産業綠色轉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清潔能源産業。

  推進能源資源全面節約,強化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強土地利用的規劃管控、標準控制和考核監管,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合理開發與節約利用資源,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引導公眾綠色生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行綠色消費,規範快遞業、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推廣環境標誌産品、有機産品等綠色産品。提倡綠色居住,節約用水用電,合理控制夏季空調溫度。積極發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鼓勵綠色出行,構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統。

  ★關鍵詞:生態保護與修復

  劃定並嚴守 生態保護紅線

  按照應保盡保、應劃盡劃原則,將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到2020年,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市“一張圖”;加強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制定實施保護修復方案,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同時,堅決查處生態破壞行為。

  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化國土空間科學開發先導區建設,深化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先行區建設,深化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示範區建設,深化綠色發展評價導向實踐區建設。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進一步明確權利人和程式

  《泉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力爭在全市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範、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改革實施方案明確,生態環境損害是指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的退化。

  相較于《泉州市關於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損害工作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適用範圍的兩種具體情形。

  規定市人民政府作為所轄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權利人,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負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具體工作。確認縣級政府受委託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權利人。

  明確啟動程式。跨縣級生態環境損害案件經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認後,由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啟動市級索賠工作;各縣(市、區)將縣級生態環境損害案件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認後,啟動縣級索賠工作。

  明確配套制度政策制定任務和時限。根據省方案配套制度政策的制定和適用範圍等情況,《方案》要求有關部門應分別於2019年6月前、12月底前完成《泉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調查啟動管理辦法》《泉州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制定,明確調查啟動的具體程式和要求,加強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的監督管理。

  環境監測機構監管

  建立監測數據 終身負責制

  ★完善舉報投訴核查制度

  構建防範不當干預的長效機制。推進環境監測體制改革,建立監督考核工作機制,對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縣(市、區),由市生態環境局約談其政府負責人,責成屬地政府查處和整改,依照有關規定向當地黨委和政府提出相關責任人的處分建議;根據問題性質和整改情況,在年度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考核中扣減相應分值。全市建立完善舉報投訴核查制度,將行政干預環境監測行為列入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受理範圍。

  強化防範和懲治,加強環境監測機構監管。實行干預留痕和記錄,明確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的記錄責任與義務,規範記錄事項和方式。

  ★明確污染源自動監測要求

  加強部門環境監測協作配合,完善監測網絡,統一標準規範及信息公開;健全銜接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

  落實自行監測數據品質主體責任,排污單位要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監測標準規範開展自行監測,制定監測方案,保存完整的原始記錄、分析譜圖、監測報告,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按要求定期、如實向生態環境部門報告自行監測執行情況,並通過省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綜合發佈平臺向社會公開污染物排放數據。委託第三方監測機構開展自行監測的,第三方監測機構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及時提供與所委託監測內容相關的原始資料備查,對所出具數據品質負責。

  明確污染源自動監測要求。每年按照《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篩選確定並公佈重點排污單位名單,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及時將自行監測數據在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綜合發佈平臺公佈。

  ★加大弄虛作假處罰力度

  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有關工作人員對所出具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保存相關原始檔案資料,採樣與分析人員、審核與授權簽字人分別對原始監測數據、監測報告的真實性終身負責。對違法違規操作或直接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嚴肅查處監測機構和人員弄虛作假行為,加大排污單位弄虛作假行為處罰力度。實施聯合懲戒措施,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將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監督舉報納入“12369”生態環境保護舉報和“12315”市場監督管理舉報和“12345”便民服務平臺舉報受理範圍。鼓勵行業協會在獨立、公正、客觀的前提下,建立並公開弄虛作假企業及從業人員“黑名單”。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