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初心和使命書寫在八閩山水間 ——福建省持續選派黨員幹部駐村工作紀實
閩山閩水物華新。這裡,草木馥鬱,風景正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大力倡導、親自推動選派黨員幹部駐村任職,省委、省政府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的寶貴精神財富,弘揚“四下基層”、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持續加強第一書記隊伍建設。省委書記于偉國指出,選派幹部駐村工作是一項功在當前、利在長遠的全局性舉措,要完善選派管理長效機制,發揮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自2004年起,省委連續選派5批1.8萬多名幹部駐村任職,把能打硬仗的幹部派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最前沿;持續強化激勵保障,對表現突出的駐村第一書記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或晉陞職級,對省派駐村第一書記每人還配套20萬元~30萬元發展經費,極大推動了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向農村傾斜。
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決勝階段後,越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2014年以來,省委進一步加大選派黨員幹部駐村工作力度。全省投入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幫扶資金累計達29.7億元,實施項目8114個;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號召廣大駐村第一書記深入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引導他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第一線發揮自身優勢,幹事創業、服務群眾。如今,由這些駐村第一書記組成的脫貧生力軍,正聚沙成塔,改變著貧困群眾的生活。如今,一些收入低、産業弱、環境差、人心散的薄弱村正破繭成蝶換新顏,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進一步得到鞏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成效明顯。
組織作保證,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了主心骨
“給錢給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做好農村工作的關鍵在於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駐村第一書記深知,打造一支永不離開、接續奮鬥的紅色工作隊,農村發展的星火才更能燎原。
“要解決好村裏的事情,關鍵要做好‘人’的工作。”廈門市水利局派駐同安區汀溪鎮造水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昌國,在駐村伊始就走村入戶、夜訪夜談1000多人次,敏銳發現村“兩委”班子長期存在著矛盾隔閡,下決心化解。人的工作往往很難做,有的班子成員認為外來的和尚其實念不好經,消極配合。他迎難而上,磨破嘴皮子,絞盡腦殼子,採取“逐個深入談、開會集體談、共事撮合談”等方式,引導村“兩委”認真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化彼此的認識,終於讓個別村“兩委”冰釋前嫌,造水村軟弱渙散的面貌得到根本改變。
當前,一些基層組織運行中存在冗員現象,個別在崗人員不作為不擔當。省委組織部派駐壽寧縣鰲陽鎮龜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坤生給村裏開的第一個藥方,就是把冗余的“六大員”隊伍進行精簡。他向人情亮劍,堅決頂住壓力,憑著一股子韌勁,勇敢打破一些崗位“終身制”“世襲制”的慣例,公開重新競聘,梳理整合11個崗位,提高每個崗位的津貼報酬。經過激烈的公開比拼,一批熱心公共事務、農村工作能力強的人員順利入職。曾經不出工、不出力的現象消失了,環境衛生整治、清除違章搭蓋、開展文化活動等各個條線都有了一支活躍的隊伍。
村級組織後備力量是農村發展的潛力股。怎麼把這支隊伍建好建強,是莆田市委組織部派駐仙遊縣社硎鄉田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立廣思考的頭號問題。他聚焦流動人才黨員這個主體,積極探索管理機制,與所在單位聯合成立黨員“紅色驛站”,組建黨小組,將村裏在外經商的黨員納入其中管理,在城裏為他們安了一個“家”。他知道,這將增強流動人才黨員的歸屬感,一旦條件成熟,這群“候鳥”自會歸家返林,田利村未來發展定將後繼有人。
駐村第一書記們在學習扶貧脫貧戰略思想中堅定信心,用繡花功夫抓黨建促脫貧,在廣泛宣傳發動黨員幹部群眾中凝聚共識,扶起基層幹部責任之志,扶起黨員幹部致富帶富之智,扶起群眾自強之志。
産業挑大梁,點燃增收致富、引才興村的新引擎
特色産業是解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近年來,我省駐村第一書記牢牢抓住“産業”這個關鍵,落實“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立足村情和資源優勢,制定、完善各項發展規劃1.8萬餘條。藍圖既定,駐村第一書記用汗水澆灌希望,用腳步丈量沃土,幫助建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7500個,探索出了“訂單農業”“企業+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种經營模式,駐點村集體“造血”功能增強了,村民口袋鼓起來了。據統計,全省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面消除,培養致富帶頭戶2.4萬個。
壽寧縣下黨鄉,地處閩浙兩省三縣交界,在當地素有“西伯利亞”之稱,曾經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這裡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思想的策源地和實踐田,他“三進下黨”的故事在當地口口相傳。新時代,如何帶領下黨村黨員群眾走好總書記指引的幸福路?這一直是縈繞在省委組織部派駐下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曾守福心頭的一件大事。駐村任職後,曾守福上千次來回奔波在彎曲狹窄的進村公路上,要麼懷著焦慮出村,要麼懷著喜悅進村,克服了母親心臟病住院不能盡孝探望、幼兒持續高燒無法回家照料等諸多困難,硬著頭皮、厚著臉皮、餓著肚皮、磨破嘴皮,將原來一家一戶零散的茶園進行整合,建成全國首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下鄉的味道”,搭建“互聯網+物聯網+傳統農業+合作社”的精準扶貧新模式,把大山深處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發展優勢。單單茶園這一項就為村民增收400多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10多萬元。
省公安廳派駐閩清縣東橋鎮義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兆雄,是400多名省派第五批駐村黨員幹部中少數的幾個“85後”。義由村的特色農産品蜂蜜,因為缺少銷售渠道和品質認證,銷路平平。張兆雄不辭辛苦,一趟趟跑福州,邀請養蜂專家到村調研指導;將蜂蜜送至省産品品質檢驗研究院檢驗,拿到大賣場“準入證”;積極爭取福州美食大咖馬語,利用美食社群代銷蜂蜜。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家人問他什麼時候回家歇一歇,得到的回答總是“再等等”“再等等”……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從不敢養蜂到爭著養蜂,成立了蜂業合作社,年産值達150萬元。
“不搞精深加工,粗放賣資源,農民賺不到錢,人才也沒有落腳的地,鄉村振興無從談起。”中核國電漳州能源公司派駐詔安縣官陂鎮光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達三深刻認識到,必須加快建立有一定精深加工能力的農業産業。沒等春節假期結束,林達三就匆匆收起行囊,告別家人,早早回到村裏,同返鄉過年的外出青年交心談心,鼓勵他們回村發展。他還自掏腰包,帶領村主幹到外地拜訪詔安籍企業家,動員他們提供支持,回報桑梓。在他的努力下,村裏籌集資金400多萬元,建立青梅加工廠,組建合作社,20多名青年技術骨幹返鄉就業,吸引50多名農民入股,推動每位入股村民年增收數千元。
為民強擔當,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不把群眾的事情辦好辦實,踐行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一句空話。
駐村第一書記把群眾視作自己的親人,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發揮個人和派駐單位優勢,做群眾最“盼”的事、抓群眾最“怨”的事、幫群眾最“難”的事,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
壽寧縣武曲鎮大韓村是傳統農業村,村民以種植茶葉、臍橙和養殖淡水魚為生。省委組織部派駐該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聖義清醒認識到,要讓村民獲利更多,提高本領和素質很重要。他一次次往福建農林大學跑,大力推動村裏和該校繼續教育學院合作,成立“大韓農民大學”,為村民提供農業生産技術、政策法規、家庭教育等培訓。然而,有些村民認為抓緊時間幹活才是正道,沒必要花時間學習。周聖義苦口婆心,拿出技術農民發家致富的典型案例,一次次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終找到了“最大公約數”。村民參與培訓的主動性提高了,每次上課,教室裏總是擠滿了人。村民的種養方式更科學,日子越過越紅火。
省人民檢察院派駐屏南縣嶺下鄉開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洪山,曾在清流縣李家鄉鮮水村駐村任職三年,讓鮮水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他來到開源村燒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村民急盼的進村主幹道修好,把人心聚攏起來。然而,拓寬村道需拆除亂搭蓋的建築2萬多平方米,徵遷量巨大。洪山暗下決心,再苦再難,路也必須修。他開始了福州、寧德、開源間來回的奔波,一邊籌措資金,一邊做道路拓寬所涉及村戶的拆遷工作。那段時間,除了在外跑資金,洪山都泡在村民家裏,和他們拉家常、講政策。對抵制徵遷的陳民隱,洪山鍥而不捨,多次登門拜訪。陳民隱見他天天來找,心中有所讓步,但還是撂下一句狠話“如果真的看得起我,就喝下這6大碗米酒”。洪山二話不説,硬是灌下了6碗酒。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洪山一次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心交心做群眾工作,才使長1.2公里、寬6.5米的開源大道順利竣工。村民逢人就誇:“我們村真是來了個好書記!”
説起原省衛計委派駐連城縣四堡鎮田茶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樊萬東,村民鄒洪降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要不是樊書記的幫助和各級部門領導的關愛,我孫女再也長不高了。”他的孫女小涵(化名)患上較為罕見的矮小症,家庭無力承擔鉅額醫療費,只好中斷治療。樊萬東了解情況後,及時向“娘家”原省衛計委求援,積極協調對接,很快就聯繫上省婦幼保健院專家會診治療,並幫助籌集各方面扶助資金10萬元。經過兩年多的治療,小涵長高近20釐米,她的家人感激涕零。
治理刮新風,良法善治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難在農村。駐村第一書記聚焦鄉村治理這一重大而頗有難度的課題,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推動鄉村社會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派駐龍岩市永定區高頭鄉高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龔志民堅信,鄉村治理不強關鍵在於制度建設不到位。寒風中,冷夜裏,30多個日日夜夜,龔志民褲袋裏插著一個本、一支筆,挨家挨戶調研,先後召開村“兩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10多場,統一幹部群眾思想。黨員群眾有意見,他拿出規章制度一條一條解釋;村“兩委”有疑慮,他一個一個做通思想工作。終於,村級議事制度建立起來了,項目和資金管理嚴起來了,民心聚起來了。龔志民駐村3年,軟弱渙散的高東村涅槃重生,從上訪村、臟亂村、“空殼村”變成了和諧村、美麗村、旅遊村。
培育淳樸民風是強化鄉村治理的重要一環。在漳浦縣委組織部派駐漳浦縣長橋鎮東升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石瓊城大力推動下,村黨支部投入20萬元打造東升“紅軍之家”,把黨的十九大精神、鄉村振興戰略等以薌劇吟唱的方式傳唱,用東升人熟悉的“方言三句半”來演繹鄉規民約,組織開展“你眼中的東升”徵文、印象東升繪畫等系列活動,提升打造農民書屋、文化廣場,引領群眾唱響文明新生活。
在完善鄉村治理的大道上,省發改委派駐長汀縣新橋鎮鴛鴦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吳冬梅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鴛鴦村艱苦偏遠、矛盾複雜。吳冬梅以村為家,深入調研、潛心鑽研,一年多的時間,她硬是磨破了3雙牢固的運動鞋……在吳冬梅帶領下,鴛鴦村完善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村“兩委”坐班值班、“三重一大”會議研究投票、周工作例會、貧困戶重大疾病慰問、保潔員村民集體監督、自來水招標等多項制度,並進行了殯葬改革,規範了村級組織工作事務。“四議兩公開”“六要”群眾工作法在這個偏遠山村變成常態,變成街頭巷議中的尋常字眼。鄉村善治新格局得以構建,文明新風徐徐撲面而來。欣欣向榮、井然有序,成了十里八方對鴛鴦村的“鴛鴦印象”。
克難顯黨性,因初心而勇敢,因使命而前行
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
一枚小小的黨徽,承載著的是一名黨員對黨癡心不改的忠誠和對人民甘於奉獻的情懷。駐村任職,既是對個人工作能力的檢驗,也是對黨性修養的錘鍊。第一書記克服方方面面的實際困難,舍小家、顧大家,在基層一線撲下身子、真抓實幹,任勞任怨、忘我工作,為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董立開、熊曉珍,人稱“駐村第一書記夫婦”。三年前,董立開是省財政廳派出的駐村第一書記。三年後,他的愛人熊曉珍從丈夫手中接過了使命與擔當這把接力棒,來到長汀縣三洲鎮小溪頭村黨支部擔任第一書記。村裏的工作繁重,不得不犧牲與家人團圓的大部分時間。明知是苦差事,熊曉珍、董立開夫妻二人仍然先後選擇奔赴鄉村,在艱苦的駐村路上攜手同行。這個家為此要付出的代價也顯而易見。雙方父母年邁體弱,夫妻聚少離多,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需要照顧和陪伴。如今熊曉珍去駐村,照顧孩子的擔子就落到了董立開一個人身上。身在龍岩的熊曉珍,則只能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回到女兒身邊,儘量彌補駐村期間對女兒的虧欠。
東山縣交通運輸局派駐東山縣杏陳鎮大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徐長華,不僅是他個人駐紮到村裏,還動員妻子從詔安縣城的小學,申請到大産村所在杏陳鎮的一所小學支教,甚至把女兒也接到村裏上幼兒園,等於是把家安在了大産村。個別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他,説他只想著自己,為了駐村,把妻子、女兒都搭上了。他説:“駐點村就是我的大家庭,小家要服從大家、服務好大家,我把妻子、女兒都帶到大産來,就是想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幫村裏做點事。”
組織部門既當嚴父,又當慈母,加強管理服務。省委組織部制定下發《關於加強駐村第一書記服務管理的通知》和《福建省駐村蹲點幹部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建立“四全”工作機制,做到全程跟蹤管理。各級組織部門領導在每批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內走訪一遍,做到全面調研走訪;以縣為單位建立微信群,縣鄉黨政正職和組織、農業農村等部門負責同志進群及時為第一書記答疑解難,做到全域建群交流;分級對每位駐村第一書記任內至少培訓一次,做到全員開展培訓;定期召開座談會、現場辦公,做到全程服務管理。駐村第一書記紛紛感慨:“娘家人既給我們送溫暖、搭平臺,也幫我們強本領、解難題,我們感到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心裏暖暖的,身上有力量。”
“雙薄弱”村的每一尺每一寸,都活躍著駐村第一書記的身影。他們,是脫貧攻堅的領航者,率先垂范,撲下身子到村裏去,抓調研、議思路、定方向,同群眾一起苦、一起幹。他們,是脫貧攻堅的戰鬥員,打頭陣、當尖兵,抓黨建、促脫貧,團結帶領群眾找良方、拔窮根。他們,是脫貧攻堅的服務員,把田間地頭、山林水渠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夢想舞臺,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前沿陣地,沉下身子,帶領村黨組織和村民苦幹實幹,擂起溫暖幸福的鼓槌,奔向美好的新福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