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後湖北再摘中國曲藝牡丹獎 徐寧:我唱的故事接地氣
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獲得者徐寧
10月7日,第十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在揚州揭曉,湖北大鼓表演藝術家張明智與武漢説唱團青年演員徐寧師徒攜手創作,徐寧表演的湖北大鼓《不吃魚的貓》,摘得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這是18年後,湖北再獲牡丹獎,實現了牡丹獎表演獎零的突破。
36歲的徐寧初二起就接觸湖北大鼓,1998年他考入武漢市藝校聲器樂班,每週四跟隨張明智學習湖北大鼓。“師父對我的要求很高”,直到2008年他獲得武漢藝術人才“江花獎”,才正式拜入張明智門下。從師父那裏,徐寧學到“要學戲,先做人”“演員不能選觀眾選舞臺”,只要群眾有需求,不論舞臺大小,都會去唱。僅2018年9月,他就深入社區、學校、小劇場演出30多場。
徐寧創作的湖北大鼓作品多從生活中來,接地氣、揚正氣、樹人氣,擅長從鮮活小事入手、以小見大。此次他的獲獎作品 《不吃魚的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幸福鄉郝奶奶為讓女兒被提拔為“一把手”,買了條新鮮財魚,偷偷在魚嘴裏塞了條金項鍊,送到書記家。書記發現後,堅決退還了金項鍊,把魚錢也退給了她。郝奶奶感慨:“真是不吃魚的貓!”徐寧介紹,這個故事起源於自己幾年前偶爾看到的一則社會新聞,一位太婆為送禮把金項鍊塞進魚肚子裏,讓他感覺特別生動。節目的唱詞也體現了湖北大鼓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特點,如“婆婆!這蘆書記的脾氣生得醜,軟的硬的都下不了他的喉。”“爹爹!猴子不上樹,多打幾遍鑼,窩子搭大一點,食下重一點……”節目演出後,不少觀眾評價“接地氣”,感覺像發生在身邊的故事。
徐寧透露,他的下一個作品《鐵樹開花》取材于精準扶貧,原型是發生在蔡甸老家的真實故事,作品預計于12月在中國曲協的專題匯演中首演。
武漢市説唱團團長高青表示,18年後再摘中國曲藝最高獎,猶如對湖北武漢曲藝的生産、發展打了一針興奮劑,對青年曲藝人才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武漢市説唱團是一個有著優秀傳統的團隊,一些藝術前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目前團裏涌現了一批以徐寧為代表的青年藝術人才,希望能以這次得獎為契機,帶動他們整體攀升一個臺階。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曲藝專業獎項,每兩年評選一屆。2000年首屆牡丹獎評選中,夏雨田、何祚歡、王緒智、孫仲江以相聲、湖北評書等形式獲得三項文學獎。剛剛頒發的第十屆牡丹獎,收到符合參評資格的報送節目312個,共涵蓋87個南北曲種,參評作者57人,參評演員140人。經初評、分賽區比賽、終評,共評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6個,新人獎5個,文學獎4個。(長江日報記者馮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