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美 農業強 農民富 湖北亮出鄉村振興"成績單"
圖為:9月28日,由省攝影家協會和武漢市江夏區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攝影村小朱灣攝影文化節”在江夏區五里界街童周嶺村小朱灣舉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9月底,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的報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湖北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績單”。美麗鄉村吸引遊客1.39億人次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第一仗”。行路難、環境臟、村容村貌差、基本公共服務落後等問題,直接影響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此,湖北省大力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至7月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超過23.5萬公里,位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二。為破解“垃圾圍村”等環境問題,湖北省不斷提高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準,累計建成鄉鎮生活垃圾中轉站977座,配置垃圾收集箱291萬個、機動收運車2.26萬輛、保潔員13.3萬人。目前,湖北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74.1%,以“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縣)處理”為主的工作模式已得到推廣和應用。湖北省也成為全國縣域生活垃圾統籌治理試點。
農村污水治理是另一個“老大難”。湖北省謀劃建制鄉鎮新建污水項目647個,總投資346億元。截至7月底,已建成污水處理廠138個、污水幹管2300公里、入戶管網2800公里,完成投資102億元。同時,嚴控化肥和農藥使用量,使兩者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負增長,並劃定畜禽禁養、限養、適養“三區”,全面拆除自然水域、江河湖庫圍欄圍網養殖,全面取締投肥養殖和珍珠養殖。通過持續治理、持續建設,村容村貌逐步發生變化,也吸引更多人去農村住民宿、搞採摘、吃柴火飯,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據悉,上半年鄉村接待旅遊者突破1.39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約896億元,同比增長10%左右。
“三品一標”企業、産品總量居全國前列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湖北是農業大省,歷來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生産基地。如何由“大”變“強”,實現農業高品質發展?
湖北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發展優勢種養業和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2018年上半年湖北省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431.97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湖北省工業平均增長速度高0.8個百分點,佔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5.87%;農産品加工業實現稅金397.59億元,同比增長16%,佔規模以上稅金總額的41.79%。
農産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注重農業品牌化培育和創建,湖北省農産品的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目前,湖北省農業“三品一標”企業、産品總量分別達到2169家、4704個,位居全國前列。
農業正成為越來越有奔頭的産業。截至7月底,湖北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57萬戶,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達20.7萬家。上半年,湖北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7元,同比增長8.6%。為大力扶持農村勞動者創業就業,湖北省連續14年開展“春風行動”,累計舉辦招聘會、洽談會1394場,提供就業崗位128.5萬多個。實施“返鄉創業培訓專項行動”,為有培訓意願的返鄉創業人員至少開展一次創業培訓。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推進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力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和社會救助工作。湖北省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年5194元,較2017年增長11.8%;農村五保平均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年9250元,較上年增長10%。湖北省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標準均高於國家扶貧標準,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