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甜柿第一縣:這村滿山紅遍無人摘 那村價格翻番格外俏

2018-10-25 09:57:4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程茜

甜柿第一縣:這村滿山紅遍無人摘 那村價格翻番格外俏

  俗話説:“柿子專挑軟的捏”,這裡卻是吃硬的。羅田縣出産世界上唯一自然脫澀的原生甜柿,種植面積5萬畝,年産量1000萬公斤,被譽為“中國甜柿第一縣”。

  正是甜柿上市時節,同在大別山腳下,同樣的柿子,在不同的村莊命運不同,江家邊村“滿山紅遍無人摘”,鏨字石村“價格翻番格外俏”,為何如此懸殊?連日來,記者實地調查。

  滿山紅遍無人摘,這柿怎麼辦

  金秋十月,在羅田三里畈鎮江家邊村,漫山遍野的柿子熟了,像小燈籠一樣挂滿枝頭。村委會副主任尹兵卻高興不起來,柿子連年遭遇滯銷難題。

  江家邊村有甜柿2000多株,每株産量100至250公斤,今年預計總産量在15萬公斤左右。“連續幾年沒有果販進村,村民自己摘點嘗嘗鮮,大部分在樹上挂著。馬上天冷下雨就得爛掉。”尹兵皺著眉頭。

  果販為何不進村?“一是果販大多走貨本地市場,需求量有限,羅田有甜柿的村子不少,江家邊名氣並不響亮;二是果販進村收貨,一天沒個兩三噸,運輸不划算,但村裏多數柿樹樹齡百年以上,高達十多米,青壯年勞力一天才能摘100公斤,村裏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婦女,完不成任務。”江家邊村唯一上集市賣柿子的村民尹火平分析。

  72歲的村民雷結宗坐在家門口曬太陽,“送到集市上一斤才兩塊多,只顧得上工錢和運費,外出打工的兒子再三叮囑,寧願爛掉,也莫爬樹摘柿子,摔了更費錢。”望著自家8株金燦燦的柿樹,老人頗感無奈。

  據了解,該村總人口930人,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勞力在家的僅幾十人。

  “看到甜柿挂在枝頭,沒辦法變成村民的收入,我們也很無奈。”尹兵説,他自費做了一個網站,宣傳江家邊村的甜柿,希望帶動遊客前來採摘,但效果不理想,“一年不到1000人,採摘量也就5000斤左右。”

  “2018年只有一家果販電話聯繫過,還沒有意向性採購計劃。”據尹兵介紹,羅田年産甜柿5萬公斤以上村有53個,主要靠外地果販上門收購,行情好的時候每公斤賣到五六元,但起伏不定的銷路,挫傷了農戶的積極性,對柿樹大多“人種天養自然銷”。

甜柿第一縣:這村滿山紅遍無人摘 那村價格翻番格外俏

  價格翻番不愁賣,“鏨字石”為何這麼牛

  在山的東邊,距江家邊村10公里的三里畈鎮鏨字石村,田埂上農戶摘柿子的場景熱熱鬧鬧。“2018年又是個豐收年,電商每天發貨500件,價格翻了一番,每公斤從五六元漲到了11元。”鏨字石村甜柿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劍波黝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熊劍波忙並快樂著。他與記者交談時常被電話打斷:一是合作的電商説庫存不足,需要備貨10噸;二是村裏來電話,入戶統計全村只有3萬多斤甜柿沒採摘;三是鄭州廠家通知,合作社預訂的烘乾房設備10月24日到貨。

  自10月初開摘以來,鏨字石村已賣掉30萬公斤甜柿,産值300多萬元。“每天摘多少賣多少,日均存貨不超過1噸。”駐村第一書記劉志剛介紹,2018年收入肯定超2017年,村裏成立甜柿專業合作聯社,將分散的農戶集中抱成團,共闖市場,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耕種、統一銷售。

  鏨字石村為何不懼“採摘難”?劉志剛介紹,鏨字石村共530戶,第一批加入村合作社的就達137戶,大部分人常年在村裏。全村雖有40%村民平時外出打工,收穫季節也會回村。

  “鮮柿的銷售期只有1個多月,合作社準備拉長甜柿産業鏈。”熊劍波説,烘乾房設備到貨後,將在柿餅、柿片等傳統産品的基礎上,試製柿酒、柿醋等新産品,目前已投入1000萬元,年均加工能力在700噸以上,可帶動周邊連村規模化種植,從源頭上解決柿賤傷農的難題。

  “‘甜柿西施’丁紅玉的功勞也不小。”村民熊火榮補充説,丁紅玉是羅田“網紅”,今年6月,她發起“認領愛心樹,收穫愛心果”助農脫貧活動後,20家企業愛心認購5萬公斤甜柿。牽手互聯網,鏨字石甜柿飛出深山,連續5年登上淘寶“全國豐收季”首頁,是湖北唯一入選的水果類産品。

  “甜柿成了農民致富的寶貝。”羅田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以鏨字石村為例,去年甜柿收入達500萬元,全村530戶,1900人,平均每戶産甜柿2260公斤,人平甜柿産量就達630公斤,戶平收入9430元,人平收入2632元,佔人平純收的75%。

  從地頭到舌尖,甜頭靠什麼

  黃岡師範學院商學院教授夏慶利,對黃岡農業産業化研究10多年。在他看來,鏨字石村的甜柿走俏,關鍵是有産業思維,第一做出了品牌,第二培育了龍頭企業。

  從2011年起,鏨字石村先後舉辦6屆甜柿節,全國各地遊客來到這裡,打甜柿、吃土菜、看演出、賞風景、體驗農家風情。“每到甜柿節,鏨字石村最熱鬧,鏨字石人最高興。”村黨支部書記熊進民深有感觸:“原來甜柿只賣幾毛、一塊錢一斤,還要送到鎮區、縣城賣。通過舉辦甜柿節,甜柿今年賣到了5元一斤,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甜柿要走向全國,必須打造品牌。”這是鏨字石村的共識。2008年,鏨字石甜柿入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13年,鏨字石村被全國第21屆食品博覽會組委會評為“古柿樹村”;2014年,鏨字石村被全國園藝學會柿分會授予“古柿樹群落”。

  打造品牌的背後,鏨字石村追求“名副其實”,他們運用“三防一噴、整修樹盤、中耕除草”等綜合管理技術種甜柿,在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何耀林幫助下,成功培植出無籽甜柿。

  龍頭化企業如何培育?鏨字石村的思路是村企共建。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電商+農戶+旅遊”的模式,發動全村群眾入股成立甜柿專業合作社聯社,第一輪群眾入股股金為500萬元,擬建一個小型民宿,解決遊客吃住行問題,土地、山林、古甜柿樹作為第二批入股,真正做到讓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讓甜柿“接二連三”融合發展,才是推動鄉村高品質發展的最優選擇。鏨字石村整合交通、扶貧、水利等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動工興建連接213省道的旅遊公路3.45公里,基礎路面擴寬至12米,新修通組公路5.8公里;動工興建一個佔地4000平方米的生態停車場和1200平方米甜柿文化廣場;新建一座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的黨員群眾活動中心、旅遊接待中心。

  道路通了,鄉村變美了,遊客絡繹不絕,柿鄉商賈雲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劉世民  圖 視界網 邱亞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