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陶藝 薪火相傳 高校舉辦青年陶藝家作品展
千古陶藝 薪火相傳 高校舉辦青年陶藝家作品展
薄如蟬翼的花朵、憨厚無助的婦女、精緻古樸的器皿……5月27日上午,由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薪火——第一屆湖北省青年陶藝家作品邀請展”在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藏龍陶藝館開幕。50余件造型各異的陶藝作品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大批陶藝愛好者駐足觀賞。
本次陶藝作品展以“薪火”為主題,是為表達陶瓷技藝和工藝人精神在當代社會生生不息的傳承之意。展出的50余件作品出自30位青年藝術家之手,其中既有湖北美術學院、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華中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江漢大學等多所高校的老師,也有優秀研究生、本科生及校外職業藝術家。
50余件陶藝作品或具象或抽象,不僅有基於古代經典器型進行的創作,也有對人文、自然、陶藝技藝進行探索與反思的創意之作。其中,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向瑾的陶藝作品《瓷、紙、花》頗為引人注目。“這組陶藝作品薄如紙片、形似花朵,這便是《瓷、紙、花》取名的由來。”向瑾介紹,初創這組作品時,是希望在陶藝材料上進行創新探索,意圖將陶藝作品做得更薄更精緻。“前後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燒制了十多件作品,也做失敗了好多件,最後展出的三件是自然成型效果最好的作品。”
展館上,一組名為《湖石系列之一、二》的瓷器作品以細膩的色澤、精緻的紋理吸引了不少師生駐足欣賞。據創作者黃敏敏介紹,這組作品創作于浙江青瓷産區龍泉,造型上採用傳統蓋罐的形態,材料上運用龍泉青瓷出筋的手法營造出青色的深淺變化,同時在器皿上加入了水紋、篆書、太湖石等東方文化符號,讓作品呈現出寧靜致遠的文人氣質。
展館一側,來自華中師範大學大二學生李淩雲的作品《反捕》,以海螺包裹漁船的造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據介紹,這組充滿神話想像的作品是以海撈瓷修復事件為靈感,意在銘記古代絲綢之路上因沉船而失落海底的中國瓷器。
“本次陶藝展是湖北省內首次為青年陶藝家特別開設的展覽,對於推動湖北省陶瓷藝術發展的青年一代而言,本次展覽象徵著一個新的起點,也為陶藝家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董事長程凡表示,未來學校還會定期舉辦青年陶藝家作品展,以求集大家之力共同推動湖北省陶瓷藝術的發展。(文/熊旸 圖/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