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字招牌 百年漢正街繪就復興藍圖再出發
圖為漢正街牌坊 新華網發
漢正街,一片歷經500餘年風雨,依水而興的商貿街區,自武漢兩江交匯處發端,沿漢水之濱蜿蜒伸展。這裡是“漢口之根”,是商業重鎮漢口傳奇的商脈所在。
9月27日,武漢市政府發佈《漢正街復興總體設計方案》,歷經數載沉浮的漢正街,在新時代吹響了全面復興的號角。
回望歷史,曾經的輝煌歷歷在目。漢正街這塊商業熱土,註定不甘落後。
“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這是清代漢正街鼎盛時期的生動寫照。“漢口之正街”襄助漢口與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並列“天下四大名鎮”。“貨到漢口活”,當時眾多異鄉人前來漢正街經商,帶來了無數異鄉貨,造就了這裡商賈雲集、交易興盛的繁華景象。
圖為荷蘭收藏家收藏的1880年銅版畫上的漢正街景象 資料圖
20世紀初漢口開埠通商以來,漢正街小商品市場漸成規模,成為民間百姓倚重的商業中心。
《漢正街發展白皮書》記載,20世紀70年代初,“漢正街小商品市場一度停歇,盛極一時的‘三鎮市場’門庭冷落、市場蕭條,私人經營一度中斷,整個市場處於封閉狀態”。
市場經濟的先行者 改革開放的風向標
忽如一夜春風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敢為天下先的漢正街,骨子裏的商業基因迅速復蘇。1979年9月,武漢市政府批准漢正街小商品市場恢復開放,率先在全國實現突破,把個體經濟重新推上了中國經濟舞臺。
圖為鄭舉選早年工作照 新華網李曉笛 翻拍
“以前不讓做生意,現在國家放開政策了,咱就一定要做好。”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盲俠”鄭舉選成了漢正街的傳奇人物。
20世紀60年代,鄭舉選做小買賣養家糊口,後來由於政策變動,他做生意不得不偷偷摸摸,還因為“投機倒把”進了監獄。
改革開放之後,鄭舉選成了漢正街首批獲得個體工商戶執照的商戶。他終於堂堂正正地做起了生意。
“我主要做批發生意,量都比別人做的大。”由於生意越做越好,鄭舉選成了漢正街最早的萬元戶和百萬元戶。他還經常帶頭進行慈善捐助,名氣也越來越響。到了1982年,全國商界都知道漢正街有個很會做生意的“麻瞎”,人稱“扣子大王”。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文中對漢正街發展模式的稱讚,折射了決策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個體私營經濟存在價值的肯定。
國家工商局隨後在武漢召開全國小商品市場現場會,針對個體戶確定了允許批量銷售、允許長途販運、允許價格隨行就市的“三允許”政策。
圖為20世紀80年代初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 漢正街管委會供圖
義烏小商品城、瀋陽五愛、石家莊南三條等小商品市場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漢正街更是迸發出勃勃生機,“玩具大王”楊佔芬、“氣球大王”龔乃生等知名商賈涌現。
“對外開放看深圳,對內搞活看漢正街”,當時的漢正街,名氣享譽海內外,堪稱改革開放的風向標,被譽為“天下第一街”。
2018年,國家表彰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鄭舉選入選100名改革先鋒。這也標誌著漢正街“對內搞活樣板”的地位再次獲得肯定。
不進則退 漢正街謀劃轉型升級新藍圖
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商品流通體制改革中搶佔先機,極大激發了漢正街的活力,這種蓬勃發展的局面持續了20餘年。
然而,從2000年起,漢正街的市場成交量卻在全國市場排位中開始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內部經營模式固化、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凸顯,制約著漢正街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卻在飛速發展,逐步超過、取代了漢正街市場在華中、華南地區的市場佔有率。我國交通網絡、物流運輸體系的日益發達,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也使得漢正街在商品流通領域的優勢逐漸喪失。
社會上,漢正街沒落論開始出現。漢正街人,開始思索如何轉型、突圍。
硚口區提出了漢正街“二次創業”口號,開始探索如何建設一個求突破求創新的新漢正街。
2011年的漢正街1·17重大火災,讓武漢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成立了漢正街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了漢正街傳統市場改造搬遷工作,漢正街轉型升級之路開始提速。
在原漢正街區域,規劃了武漢金融中心、國際總部中心和高端商務中心三大功能板塊,一個漢正街·武漢中央服務區的輪廓逐漸清晰呈現。
圖為漢正街復星外灘中心雙塔設計圖。 資料圖片
此後,隨著復星、綠地、香港恒隆等巨頭進駐,漢正街漸漸變了模樣。
昔日的窄街陋巷變身寬闊馬路,擁擠雜亂的店舖逐漸消失,各大市場提檔升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漢正街金融島、綠地長江中心、恒隆廣場等一批投資過百億的現代化商貿、金融項目拔地而起。
《漢正街復興總體設計方案》中規劃,將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文化傳承創新和治理模式創新,推動漢正街加快全面復興。漢正街將成為商品研發、設計、展示及交易中心,成為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試驗場,成為強大的國內市場樞紐和國際性供應鏈管理服務中心。
500年商業老街找準了方向,加快步伐,堅定走上高品質發展之路。
傳承精神創新發展 時尚産業引領百年老街蝶變
“商業的形成一定是具有一些天然的優勢,而漢正街500年的商脈沉澱,是一般地方所取代不了的。”雲尚産業發展集團CEO兼總裁田左雲説,雲尚進駐漢正街,看重的是這裡代代傳承的商業精神,以及武漢良好的政商環境和人才優勢。
雲尚項目是復星集團在漢正街打造的兩個“産業蜂巢”之一,定位“時尚蜂巢”,兩個項目總投資達500多億元。8月25日,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開門迎客,這也是漢正街中央服務區首個開業項目,是漢正街加快商業模式創新步伐的標誌。
在雲尚已經開業的24萬平方米商業綜合體中,開闢了47000平方米的韓國館THE PLACE,吸引了超過200戶韓國商戶、服裝設計師入駐。未來,雲尚將建成華中首屈一指的57萬平方米亞洲原創時尚産業聚集區,利用全球時尚資源,賦能中國及新興市場。
圖為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夜景 新華網發
田左雲介紹説,雲尚項目是圍繞服裝去打穿整個時尚産業,構建“時尚+”産業新生態。按照這一發展思路,雲尚推出了時尚資源APP“尚來”、為設計師服務的供應鏈技術平臺IPX、YFD設計師孵化器、YOSHOP設計師集合店、智慧商貿服務系統等一系列線上、線下綜合賦能平臺。
通過這些平臺,可以引入、發掘、培養大量的原創設計師,併為這些設計師提供全面的設計産品化和商業化支持,為入駐商家提供小單快返、智慧雲倉、推廣、物流等全方位服務。“平臺做起來,進入了良好運作的狀態後,它會爆發出巨大能量。”田左雲説。
大陸橋品牌服飾批發廣場是一家在漢正街深耕多年的企業,2007年開業時,在漢正街引入了寬敞明亮的廣場式購物環境。如今,他們已從舊有模式中轉型,積極擁抱新趨勢。
“我們要做時尚的、與時代接軌的事情。”漢正街品牌服飾批發廣場設計中心商務部經理楊帆説,隨著市場消費端的變化,如今經營者的理念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圖為漢正街品牌服飾批發廣場 新華網發
楊帆説,經過兩年的醞釀,IN-Lab國際時裝設計中心於2018年6月在漢正街品牌服飾批發廣場試營業,主要進行女裝的原創設計。通過高薪聘請一線品牌設計師、引入線上線下的獨立設計師,開發原創産品和原創品牌。設計師還可根據市場商戶的個性化需求,開展定向的定制服務,同時對産業鏈各端口進行跟進。
楊帆説,如今IN-Lab已經擁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設計師們每天都處於繁忙工作狀態。以前每年夏天都是服裝淡季,但如今這個概念已經不復存在。
漢正街龍騰第一大道,專注于男裝的原創設計,培育了一大批新銳男裝品牌。商戶們將服裝設計樣品在市場窗口展示,供客戶看樣訂貨,而將服裝的生産、倉儲、物流等環節分散到周邊不同區域,在更大範圍內帶動了産業鏈上下游的發展。
漢正街黨工委書記胡亞非説,近年來,漢正街在實踐中探索“時尚漢正街”轉型方向,從2014年起,漢正街已經走上了以創意設計為引領,線上線下融合,品牌化發展轉型之路。
曾經只是“買全國、賣全國”的漢正街,從原創設計和電商平臺建設兩端同時發力,已經擁有近千名原創服裝設計師,成長性品牌超3000個。從2017年起,漢正街已連續三年舉辦服裝服飾博覽會,全國客商前來看貨訂貨,交易火爆。漢正街服裝産業規模已逾千億元,漢正街時尚男裝與國內杭派服裝、粵派服裝三分秋色。
2019年8月,硚口區政府與武漢紡織大學攜手合辦漢正商學院,為大學生建立了多個實習基地和孵化基地,不但孵化人才,還著眼留住人才,為漢正街的發展攢足後勁。漢正商學院還針對各級管理人才和普通商戶開設相應培訓課程,以提升漢正街的整體管理水準和商業素質。
一個全新時尚的漢正街,已經驚喜蝶變。一個著眼未來的漢正街,正以復興之勢堅定走來。(余淩雲 連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