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竿打橄欖、到龍棲谷戲水、到白鷺家園親近自然。自2016年建成以來,每到週末,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馮塘綠園遊客絡繹不絕。
而在兩年前,馮塘綠園所坐落的馮塘村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貧困古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僅3000元。
變化始於2015年。永興鎮和羅經村委會的幹部引進公司發展鄉村旅遊。現在村裏每戶都有人在馮塘綠園上班,年人均收入已增至8000元。
馮塘村還在村裏成立了古村古屋藝術家聯盟,在祠堂開辦國學堂。鄉村野趣加上人文之美,古樸的馮塘村煥發出新生機。
火山岩上的“綠寶石”
走進馮塘村,處處綠意盎然。這裡的綠是出了名的,這裡有海南最大的橄欖樹林,2500畝熱帶火山雨林,300年的古榕樹。村子中央還有一個約4畝的池塘,一池碧水就如同一顆“綠寶石”鑲嵌其中。
2015年,海口天堡嘉圓實業有限公司看中了村裏的自然資源,並且承諾“不砍一棵樹,不佔一畝地,在保護中開發”。“路通財通。”天堡嘉圓公司董事長王斌説,馮塘村距離海口市區僅26公里,保留了最原始的鄉村野趣,但村裏的交通卻不通暢。
所以政府和企業首先從路著手。公司先在園區內修了平整的水泥通道,接著永興鎮政府又投入160萬元,修通了連接馮塘村到海榆中線的柏油馬路。
其次,企業把原本荒廢的橄欖樹林打造成了馮塘村的最大特色。馮唐綠園總經理杜思思説,橄欖樹開花時,蝴蝶會翩躚而至,果實成熟時,打橄欖成為大家最喜愛的親子活動。
園區還對橄欖果進行深加工,除了冰爽酸甜的橄欖汁,又研發出橄欖肉粽。
順著橄欖園往北走,在園區深處,有一塊120畝的濕地,被稱為白鷺家園。白天,能看到不少鷺鳥和鴨鵝在裏面戲水、棲息。
56戶人家家家有人在綠園上班
園區的發展,不僅讓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也讓本地村民的收入提升。
原駐羅經村第一書記吳經輝説,村民增加的收入主要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全村56戶,每戶都至少有一個人在馮唐綠園就業,男性每月工資3000元,女性每月工資2000元;其次是企業租用了村裏的2000畝土地,每年底村民都有租金分紅。”
據了解,馮唐綠園共有70多名員工,除少數管理人員外,其餘60多名員工都是本村村民。另外,企業給全村70歲以上共計30多位老人每個月發放200元補助。
“我們企業希望通過旅遊産業促當地村民增收。”王斌説。
據了解,馮塘村今年共有98間民宿投入使用,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民宿的預訂率達到80%。
“候鳥”老師開設“國學課堂”
每週日下午,在馮塘村村口的馮氏祠堂裏,20多個孩子都會圍坐在一起朗誦經典詩詞。引領孩子們誦讀的是75歲的四川退休語文教師杜貴芳。
杜思思還記得,2015年園區還在建設時,村裏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杜貴芳得知後,決定在馮塘村創建“國學課堂”,每週坐車從海口府城來到馮塘村,免費為孩子教授中國傳統文化。
將古石屋改建成藝術家創作室也是馮塘村的一大創新之舉。馮塘村古石屋有400多年曆史。但由於設施過於簡陋,村裏人都摒棄石屋,搬進樓房。現在,永興鎮政府對石屋全部進行摸底登記,企業對古石屋就地修繕,成立古村古屋藝術家聯盟,邀請全國的藝術家來此采風創作。
“美麗鄉村不僅要有自然美,也要有人文美。”永興鎮鎮委書記林二星説,馮塘村通過和企業採取在保護中開發的模式,不僅大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還讓村莊“內外兼修”,真正成為火山岩上的“綠寶石”。
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對外開放受到了海口市民的廣泛關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