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年全部啟動醫聯體建設

2017-07-04 14:27:03|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編輯:陳愛暖 |責編:張曦晛

  開展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和制度創新。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海南省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導各市縣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佈局,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

  關鍵詞:目標今年全省啟動縣域醫聯體建設

  《方案》要求,醫聯體要覆蓋全省每個市縣,省屬醫療機構納入所在市縣規劃安排,同時每家省屬醫療機構必須牽頭組建至少1個省域醫聯體,通過以大帶小、以城市帶動農村,形成支持實行分級診療醫療機構的結構和佈局。

  2017年,在全省所有市縣啟動縣域醫聯體建設;在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海口、三亞、儋州)開展市域醫聯體建設;省屬醫院開展省域醫聯體建設試點。

  到2018年,在市縣建成多種形式、有序運行的縣(市)域醫聯體,80%市縣實施縣鄉村一體化醫聯體管理模式。建成3個有明顯成效的省域醫聯體。

  到2020年,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入醫聯體,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努力實現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目標: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比例力爭達到65%;居民兩周患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率達到70%。

  關鍵詞:組織模式組建一體化的緊密型醫聯體

  五年前,陳女士的丈夫陳先生在儋州當地醫院和海口的醫院進行CT檢查,被診斷為顱內海綿狀血管瘤,在醫院進行了手術。術後,陳先生的症狀得到了緩解,但也留下了後遺症:只能用輪椅在家裏活動。4月20日下午,通過海口互聯網醫院會診平臺,海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與國內頂級三甲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行了遠程會診。陳先生的經治醫生楊堃主任將患者病歷和顱腦CT圖像等檢查檢驗圖像數據共享至會診平臺,在長達30分鐘的音視頻溝通及病歷解讀後,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陳亮為陳先生制定了顱內海綿狀血管瘤復發的最佳治療方案。

  《方案》指出,鼓勵支持組建以人員、資産、技術、服務、信息、管理一體化的緊密型醫聯體,鼓勵和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參與醫聯體建設。

  組建省級醫療集團。省屬醫療機構在已建立的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關係基礎上,通過對縣級醫院託管、成立醫療集團等多種形式牽頭組建醫聯體,長期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整合城鄉醫療服務體系,並輻射若干縣域醫療共同體;通過對縣域龍頭醫院的託管或簽訂技術幫扶協議,組建高層次、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醫聯體,建立管理幫扶、技術協作和雙向轉診關係。

  在城市主要組建醫療集團。以三級公立醫療機構為龍頭,以縱向醫療資源整合為重點,每所三級公立醫療機構與若干二級醫療機構、專科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聯合;也可通過與政府的“院府合作”模式,劃片包乾,建立網格化醫聯體。建立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在醫聯體內以人才共享、技術支持、檢查互認、處方流動、服務銜接等為紐帶進行合作。

  在縣域主要組建醫療共同體。以縣級公立綜合醫院、中醫院和有條件的婦幼保健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以縣管鄉、以鄉管村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跨市縣組建專科醫聯體。以專科協作為紐帶,組建跨市縣及覆蓋全省的若干特色專科醫聯體,形成補位發展模式,重點提升專科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構建覆蓋全省包括綜合醫院、婦幼醫院、中醫醫院、精神病醫院等各類醫療機構的省、市縣、鄉鎮三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居民對著大螢幕,可以和三甲醫院的醫生“面對面”,坐在家裏就能看專家遠程會診。

  關鍵詞:分工醫療機構之間的業務協同、分級診療

  《方案》明確,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組織和技術支持、人員培訓、基層首診、雙向轉診等制度,促進醫聯體內醫療機構之間的業務協同、分級診療。

  省級醫療機構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主要承擔疑難複雜危重疾病的診療,開展各專科具有較高技術水準的醫療技術;縣級醫療機構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腫瘤患者等提供治療、康復、護理服務,承擔常見多發疾病和特色專科疾病的診療,開展常規診療技術;基層醫療機構加強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承擔常見多發疾病診療和慢病管理,開展部分常規診療技術和康復等治療。

  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為重點,在醫聯體內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産婦、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以需求為導向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7年要把所有貧困人口、計生特殊家庭納入簽約服務範圍。

  建立醫聯體內轉診機制,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後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症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繼續治療和康復。醫聯體內部確保預約轉診優先診療、住院,提供轉診入院時的綠色通道、先診療後結算的便捷服務。

  關鍵詞:資源貫通醫聯體內部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

  “大醫院的專家到社區醫院坐診,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專家門診,看病拿藥都很方便!”今年3月份開始,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醫師進駐海口市金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這意味著我省首個醫聯體——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聯體正式投入運行。建立醫聯體推進“急慢分治、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醫療聯合體就診模式,大醫院派專家到社區醫院坐診,受到患者的歡迎。

  《方案》指出,鼓勵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在保持行政隸屬關係和財政投入渠道不變的前提下,統籌人員調配、薪酬分配、資源共享等,形成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渠道和機制。

  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派出專業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鼓勵公立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管理人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擔任首席專家、管理部門負責人,對雙向轉診工作予以把關和指導,提高基層管理水準。醫聯體內醫務人員到對應的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可計入職稱晉陞時所要求的基層服務時限(必須連續服務半年以上)。醫務人員在醫聯體(包括跨區域醫聯體)內任一醫療機構註冊後,無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即可在本醫聯體內其他醫療機構執業。

  強化醫聯體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職能,加強下級機構薄弱專科建設,為基層培育一批特色專科。

  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對醫聯體的支撐作用,建立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統籌推進醫聯體相關醫院管理、醫療服務等信息平臺建設,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實現醫聯體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

  依託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醫聯體內醫療機構之間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形成協同機制,有效共享服務資源、及時溝通患者信息,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上推”和電子病歷核心內容“下傳”。開發和運用統一信息平臺,建立心電、影像、病理等遠程診斷中心,有效支持醫聯體內部的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慢病管理、資金結算等協同應用與服務。

  實現區域資源共享。醫聯體內可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後勤服務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統一質控標準,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互認檢查檢驗結果,減少重復檢驗檢查。探索建立醫聯體內統一的藥品招標採購、管理平臺,形成醫聯體內處方流動、藥品共享與配送機制。(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蔡磊)

分享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