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2021年上半年市場主體新登記7.35萬戶
2021-07-16 09:58:50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周經韜

  原標題:上半年市場主體新登記7.35萬戶同比增長三成多 傳統服務業戶數增長居前列

  網上申請、信息錄入、提交、系統自動審核……近日,哈爾濱恒睿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獲得了哈爾濱市首張智慧“秒批”的營業執照。企業登記審批由原來4小時壓縮至“秒批”,這一“智慧審批系統”的開發是哈爾濱市市場監管部門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升企業開辦體驗、推進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的最新成果。

  記者從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最新的哈市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半年報新鮮出爐。數據顯示,2021年1~6月份,哈爾濱市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7.35萬戶,同比增長35.9%,日均(工作日)登記市場主體693戶;截至2021年6月末,哈爾濱市全市市場主體總量實有96.05萬戶,同比增長7.27%,佔黑龍江省全省總量的34.91%。在哈爾濱市全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落實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下,市場主體呈現健康發展態勢。

哈爾濱市2021年上半年 市場主體新登記7.35萬戶

哈爾濱市2021年上半年 市場主體新登記7.35萬戶

1-6月份各類市場主體分行業登記信息統計表

圖片由哈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傳統服務業戶數增長居前列 教育業同比增長最快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哈爾濱市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7.35萬戶中,內資企業975戶、私營企業1.98萬戶、外資企業57戶、個體工商戶5.23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69戶。

  從新登記市場主體戶數看,前五位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新登記27912戶,佔總戶數的37.95%;住宿和餐飲業,新登記8143戶,佔總戶數的11.0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新登記7075戶,佔總戶數的9.62%;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新登記6642戶,佔總戶數的9.03%;農、林、牧、漁業,新登記5110戶,佔總戶數的6.95%。由此可見,哈爾濱市傳統服務業增長仍居前列。

  從同期比較看,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中,同比增長前五位分別是:教育,同比增長341.1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19%;金融業,同比增長112.8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增長101.63%;房地産業,同比增長100.77%。其他行業不同程度正增長,負增長有2個行業,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同比下降50%;採礦業,同比下降24%。

  外商投資增長緩慢 集中在傳統行業

  上半年,新增外商投資企業共57戶,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15戶;住宿和餐飲業11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9戶; 製造業5戶;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各2戶;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各1戶。

  第一産業增速快 建議:大力發展新型農業

  從産業分佈情況看,上半年,哈爾濱市新登記市場主體中第一産業5110戶,同比上升91.74%;第二産業4780戶,同比上升40.42%;第三産業63654戶,同比上升32.49%。

  企業是否願意主動把握商機,一定程度上有賴於政府引導和政策激勵。第一産業增速居三大産業之首,為此,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登記處工作人員董良分析説,哈爾濱市有著深厚的農業基礎,要全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積極出臺各項惠企政策,優化服務舉措,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強農業休閒生態旅遊發展,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深度挖掘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農業觀光、農家樂式餐飲、農耕體驗嘉年華等新型農業經濟模式,實現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的雙贏發展。同時,借力新型農業體、電商經濟體等創新市場主體,打造農産品品牌集群,以品牌知名度反哺農業觀光旅遊業,實現農村經濟高效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個體工商戶佔比大 建議:練內功借外力

  2021年上半年,哈爾濱市新登記個體工商戶5.23萬戶,佔總數的七成多。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登記處工作人員董良分析説,哈爾濱市個體工商戶面臨轉型升級,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個體工商戶的分析指導,並針對具備出色創新能力、優秀髮展潛力的個體工商戶提供金融融資利好政策,提升其起步發展階段生命力。引導“散亂差”的個體工商戶抱團取暖,創業者合作創業互惠共贏,優化市場産業結構,降低市場惡性競爭度,放緩市場更新淘汰速率,避免透支市場創業活力,增強抗擊打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

  目前情況看,雖然哈爾濱市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增長,但登出、歇業企業數量仍然很多,存續時間不長;規模較大且有影響力的企業不多,各類市場主體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給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加寬鬆、公平的生存發展環境。”哈爾濱市市場主體監測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孫瑋棋説,推動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落地生根,以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對待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他建議,出臺適應“新經濟”發展的數據開放與共享方面的立法,打通“新經濟”監管的盲點、痛點,從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市場主體的發展動力,拓寬發展空間。(朱大治 記者 劉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