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回收政策8月1日落地,面對即將實施的管理暫行辦法,車企開始積極著手佈局電池回收業務。
今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到,強調落實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産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該辦法將從今年8月1日起施行,汽車生産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
中國已經連續三年産銷量全球第一,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量超過180萬輛。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售77.7萬輛 ,同比增長53.3%。並預計在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100萬輛。今年前4月,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別完成23.2萬和2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2.4%和149.2%。換而言之,到目前階段市場中有超過180萬個無人監管的動力電池,並且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未退出之前,新能源汽車銷量還將穩步提升。再加上,新能源車企“換電”業務的推出,無疑更是增加了動力電池的流通數量。
目前,深圳率先印發了《深圳市開展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監管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自2018年6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為三年。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對所有納入補貼範圍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全生命週期監管,建立起完善的動力電池監管回收體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