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訊:“看上去無比纖細,卻能承受20公斤的拉力20年不斷裂。”6月25日,在鶴壁市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維化纖”)生産車間,用於生産汽車安全氣囊絲和軍用降落傘布的尼龍66特種纖維讓記者大開眼界。
向記者介紹這種高科技的,是高分子材料改性、3D列印材料與技術領域的專家——來自河南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的博士于翔。2017年9月,他加入我省博士服務團,在“按需選派、雙向選擇”中來到中維化纖挂職,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
1935年,美國科學家卡羅瑟斯發明瞭尼龍66特種纖維。此後,這種耐高溫、耐高寒、高強度的高分子有機材料長期被陶氏化學等歐美跨國公司所壟斷,被廣泛應用於國內汽車安全氣囊、高檔箱包服飾、高鐵軌道、電子産品等領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2015年豫滬産業合作對接的“碩果”,從事尼龍66系列産品研發、生産的中維化纖,在入駐鶴壁的短短3年內完成了從建成投産到填補國內空白等一系列創舉,吸引了來自全球化纖行業的目光。
它打破壟斷,成為全球第7家、國內唯一的掌握安全氣囊絲生産技術的民營企業;它在國內率先研發並掌握尼龍66八頭紡絲技術,破解了國內外企業普遍存在的“産量低、成本高”難題,生産效率提高2至4倍,産品遠銷美國、俄羅斯、西班牙、印度等國家。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中維化纖憑藉自身的研發實力不斷刷新著業界技術水準,其對科技創新的堅守,正是吸引我前來挂職的重要原因。”于翔告訴記者。他將此前在高校的研發成果,與企業的科技研發進行快速嫁接,有力助推了尼龍66色紗的開發及超低溫改性工程塑膠領域的研究。
“神奇的尼龍66特種材料並非只以絲狀這一種形態存在。目前,中維化纖聯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鐵科院金屬與化學研究所,已成功掌握了耐高寒高鐵軌道專用改性塑膠等産品的核心生産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由我們生産的尼龍66改性工程塑膠,將廣泛應用於莫斯科—喀山段高鐵的建設,徹底解決鐵制材料在鐵路、地鐵、輕軌建設中易腐蝕、易斷裂等安全隱患。”于翔説。
“‘中國製造’的創新是一條令人嚮往卻又漫長的道路。創民族品牌不僅要清楚自己的體能和基因,更要拿出‘一米寬、百米深’的工匠精神將自身強項發揮到極致。”中維化纖董事長陳海濤表示。(本報記者 郭戈 本報通訊員 王風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