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首次全面發掘揭露明代郡王府原貌

2018-07-17 10:20:39  來源:鄭州日報  責編:趙瀅溪

  鄭州日報訊:記者從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近一年的考古發掘、專家論證,開封市城隍廟街附近發掘的明代建築遺址確認為明代永寧王府遺址。這是開封第一次全面發掘揭露明代郡王府的原始面貌,對研究中國明代郡王府規制具有重要意義。

  據史書記載,為穩固統治全國,明王朝對宗室人員實行分封制,自洪武九年開始,朱元璋將諸皇子分封于各地,其第五子朱橚為周藩的始封王,封地在河南開封。永寧王為周藩郡王,第一代永寧王朱有光為朱橚庶六子,封于永樂元年(1403年)。這支系共歷八代,在開封生活延續了196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久攻不下,決開黃河堤灌城,將整座城市淤埋封存于地下,永寧王府也隨之淹沒。

  數百年後,在考古人員的努力下,昔日繁華的永寧王府再度呈現在世人面前。“永寧王府遺址位於開封市城隍廟街中段路西,遺址所在區域文化遺存比較豐富,在明清時期曾先後建有明代永寧王府、清代大道宮、清代按察司署等。”此次考古發掘項目隊長、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三營説,去年7月在配合開封市基本建設進行考古勘探時發現該遺址並進行了搶救性清理。

  截至目前,該遺址完成發掘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明代陶、瓷器,石、銅、錫、琉璃、木、骨等各類遺物1000余件(套),遺物性質主要為建築構件和生活用品。特別是出土的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昭代賢宗”木匾額1塊,為最終確定明代周藩永寧王府遺址,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從考古發掘情況看,明代周藩永寧王府遺址整體佈局是沿中軸線對稱分佈的三進院落,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南北通長約122米,寬約42米。中軸線上的建築群佈局明晰,每棟主體建築之間沿中軸線有踏道或甬道相連,前廳房與後廳房均有附屬的東西廂房。此外,還有後花園,花園內有假山、池塘等,透露出王府的昔日輝煌。

  專家認為,明代周藩永寧王府遺址規模宏大、規格等級高,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對研究中國明代郡王府規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此次發掘,搶救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標本;遺址內出土的建築構件和具有確切年代的遺物為研究明代晚期的文物特徵提供了難得的標本材料。(記者 秦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