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發佈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以前沿金融科技支撐新時期的轉型發展,開啟了智慧銀行建設的新篇章。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行長谷澍、董事會秘書官學清,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中鋁股份董事長盧東亮、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等出席發佈會。
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內銀行業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先行者、推動者,工商銀行始終堅持以技術變革引領銀行再造,先後自主研發了四代核心繫統,實現了數據大集中、“兩地三中心”等重大創新突破,奠定了在國內同業中的科技領先優勢。可以説,工商銀行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信息科技的創新史。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的時代浪潮中,工商銀行順應時勢和客戶需求,著眼于集團跨境、跨業、跨界轉型發展,秉承“科技引領、創新賦能”的理念,在高起點上推進智慧銀行建設。工商銀行從2015年啟動IT架構轉型,2017年開始全面實施“智慧銀行ECOS工程”建設,經過歷時5年、舉全行之力的集中攻關,目前ECOS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標誌性成果。
陳四清詮釋了ECOS(Ecosystem,生態系統)四個字母的深刻內涵。其中,E是Enterprise-level,代表“企業級”,寓意工商銀行立足全集團視角,構建産品整合、信息共享、流程聯動、渠道協同的新體系,給客戶帶來更好的“ONE ICBC”一致體驗。C是Customer-centred,代表“以客戶為中心”,體現工商銀行“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不僅是“客戶身邊的銀行”,而且是“客戶心中的銀行”。O是Open,代表“開放融合”,昭示工商銀行適應金融生活化、場景化趨勢,以自有融e行、融e聯、融e購“三融”平臺為基石,以API開放平臺和金融生態雲平臺為跨界合作抓手,積極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生態圈。S是Smart,代表“智慧智慧”,表明在我國已經進入“智慧+”新階段的背景下,工商銀行全面佈局“ABCDI”(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領域,研發一系列硬核科技平臺,為客戶服務、精準行銷、風險控制、決策管理等提供“最強大腦”,為銀行轉型創新帶來強大動力。
發佈會上,工商銀行行長谷澍全面介紹演示了ECOS取得的“六大標誌性成果”。一是構建了開放融合的跨界生態,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金融服務“供應商”。實現支付、融資、理財、投資等金融産品,無縫嵌入到教育、醫療、出行、政務等民生消費和企業生産場景,讓金融服務像水和電一樣便捷可得。二是開啟了“智慧+”創新新模式。強化數字化智慧化應用,打造智慧服務、智慧産品、智慧風控、智慧運營,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新期待、新需求。三是實現對熱點秒殺場景的高適應高彈性支撐。通過IT架構轉型、金融科技新技術運用,工商銀行對高頻、複雜業務的支撐能力大幅提升。例如,2018年雙“十一”業務高峰時,交易率瞬間提高五倍;在建國70週年紀念幣開放預約後的5分鐘內,完成3000多萬筆預約。四是構建雙核心的IT架構。同業首家基於分佈式、雲平臺形成銀行核心業務處理能力,實現超過90%的系統功能在開放平臺運行,系統交易性能大幅提升,做到“既跑得快,又跑得穩”。五是打造一系列同業領先的企業級金融科技平臺。包括人工智能、智慧生物識別、物聯網服務、區塊鏈技術等,大力推進新興技術與業務融合應用,形成了領先的企業級技術能力和業務應用能力,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六是形成靈活組合、快速研發的組件化創新能力。打造了業內標準化服務數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組件化研發體系,使大型銀行具備更敏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響應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ECOS的發佈,是工商銀行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這一新起點上,工商銀行可以進一步深化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打造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數字工行”,用科技改變金融,讓金融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據了解,ECOS在工商銀行各業務領域正逐步深化應用,顯著提升了服務能力和客戶體驗。其中,一是金融服務更加便捷可得。工商銀行的金融服務不僅開放給2000多家生態合作夥伴,同時還通過金融生態雲方式引入了財資、教育、景區等15個行業的1.88萬行業用戶,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到ETC通行、故宮博物院購票、教育繳費、企業財資管理等生産生活場景。工商銀行已經不是客戶必須要去的場所,而是無處不在、便捷可得的金融服務。二是金融服務更加智慧高效。工商銀行將智慧科技融入到銀行的方方面面,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創新推出的“AI投”系列産品,可幫助客戶解決自主投資産品篩選難、投資時機把握難的兩難問題;經營快貸為80萬小微企業客戶主動授信近3500億元;首創個人資信證明寄送等“線上申請、郵寄到家”服務,讓客戶不必再跑網點,等等。三是金融服務更加穩定可靠。工商銀行積極適應客戶金融行為線上化、金融生活化趨勢,提升對互聯網爆發性增長業務的支撐能力,在雙11、春節紅包、紀念幣預約等業務高峰,保持了金融服務的穩定可靠。(記者 劉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