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服裝復原秀。實習生 陳儼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 攝
你想了解我們的農桑文化嗎?想見識馬王堆出土的性感絲衣到底有多輕盈嗎?想親眼目睹織錦版的南京版《清明上河圖》嗎?昨天,首家從美學角度闡釋江南絲綢文化的專業主題博物館——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昨天正式免費開館。
鎮館之寶現場驚艷亮相
提起絲綢,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蘇州、杭州,其實南京一直是江南的絲綢織造業中心。江寧織造、蘇州織造與杭州織造並稱“江南三織造”。比起蘇杭的民間絲綢,南京一直以官辦絲綢製造業聞名,南京雲錦更是名揚天下。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有展品300多件,鎮館之寶是一幅純手工製成緙絲“極樂世界莊嚴圖”。 “一寸緙絲一寸金”,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緙絲必須手工一絲絲地用刀緙出來,這幅作品是緙絲大師十年之久完成,而且是雙面緙絲,正反面看起來完全一樣,目前市場價格至少上千萬元。
手工織出南京版《清明上河圖》
明四家之仇英所繪的《南都繁會圖》因為真實地反映了明朝晚期南京市井情形,被譽為南京版的《清明上河圖》。從運糧河口到三汊河,15.6公里外秦淮段,周處臺、芥子園、朱雀航、長干里……市井百態,名家畫出實屬不易。昨天,這幅名作絲織版也作為珍貴展品展示出來。據館內負責人介紹,該幅作品一比一復原畫作,耗時8個月時間。昨天,一件薄如蟬翼的複製品亮相,告訴了大家一個小秘密:過去的蠶寶寶都很苗條,而現在的蠶寶寶因為伙食太好,體型變大,所以吐出的絲也粗了。複製難點在於讓蠶寶寶瘦回去。而這需要幾代蠶的努力才實現。
復原古裝讓你“穿”回古代
戰國絲綿直裾袍、西漢曲裾袍、魏晉襦裙、南北朝袴褶……開館當日,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帶來了一場“中國古代服裝秀”。讓眾多參觀者恍如穿越到古代。記者 陳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