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鎮江市某小區裏有兩輛共享單車被“包養”在樓道裏。帖子引來網友與市民的熱議,眾人呼籲文明使用共享單車。
在這個名為“共享單車,你被包養了”的帖子裏,網友發佈的照片顯示兩輛共享單車並排停放在某小區樓道裏,邊上還停放著電瓶車。照片引來了網友的紛紛議論,有網友感嘆道:“‘共享單車’太自由了。”記者看到,大多跟帖網友譴責將共享單車困在小區樓道裏的做法,呼籲應文明使用共享單車。
昨日上午,記者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趕到照片中的實地——位於青年廣場附近的旭輝時代小區二單元樓道。照片中的兩輛共享單車和電瓶車已經不在原地,但路過的一位住戶大爺告訴記者:“是有兩輛共享單車在這過,剛剛不見得吧,都在這停了好幾天了。”雖然沒有現場逮到樓道裏的共享單車,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共享單車進小區已經越來越常見了。市民朱女士告訴記者,昨天晚上她就在江濱新村看到了一輛共享單車停靠在樓道附近。記者在苗家灣路上的康佳苑小區也看到了一輛停在小區內的共享單車。網友們也表示,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有人就説他所在的小區樓下有一輛停了幾十天的共享單車。另一個網友附和道:“我們樓下還有兩輛,騎回來就放著了。”
有網友在跟帖時表示:“無所謂,有人的地方説不定就會騎走,就是裏面還有GPS信號麼?”對此,永安公共自行車鎮江地區負責人陳駿告訴記者,停在小區裏的共享單車當然也能被騎走,但是相比停放在公共區域的共享單車,“使用頻率會大大降低,很容易成為‘僵屍車’。”
陳駿説,對於“僵屍車”,他們從4月20日就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回收。“目前每天大概能回收40輛左右,其中一些確實是從小區裏回收的,不過數量不算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市所有的共享單車都安裝有GPS定位,從理論上來説可以定位到每一輛車,但GPS信號強弱會影響定位,記者在旭輝時代小區樓道裏特意留意了一下手機信號,發現“4G”已經變成了“E”。陳駿説:“像這種情況就會對我們回收造成一定的影響。”
還有的網友猜測:“不停在規定的地方好像是罰款的,賬號都是捆綁支付寶銀行卡,跑不掉。”市民王先生也表示:“共享單車APP説了,還車不在藍色區域內,會被繼續扣款。”他還追問道:“那個藍色區域到底是哪兒啊?沒看到過藍色區域啊?”對此陳駿也作了回應:“APP上説的藍色區域指的是畫黃線的地方,因為APP是全國通用的,統一説藍色,但在各個城市有不同的顏色,鎮江依據先前傳統,走的是‘黃色路線’。我們呼籲市民們使用完共享單車統一停放在黃線內。”那要是不停在黃線內呢?“因為現在是試運營階段,所以暫時還不罰款。但是我們預備在7月左右在我市8大嚴管道路(見連結)設立電子圍擋,共享單車只有停在電子圍擋的範圍內才算還車成功,否則為未還車狀態,將繼續扣費。今後我們還將在各個小區門前也設立相應的電子圍擋,盡一切努力減少共享單車的亂停問題。”(晏海雁)
新聞連結
我市8大嚴管道路:中山東路(夢溪路口—電力路口);中山西路(電力路口—朱方路口);解放路(運河路口—長江路口);正東路(夢溪廣場路口—解放路口);電力路(中山西路口—長江路口);長江路(解放路口—環湖路口);北府路(檀山路口—黃山東路口);黃山西路(黃山南路口—九華山路口,含鎮江站高架路)。
新聞延伸:除了進小區,共享單車還能“上墻”
近日,有網友拍攝到,在解放路附近,一輛共享單車“上墻”了。照片上的共享單車被橫放在一人多高的墻頭上,藍黃的車身在綠葉白墻的映襯下看著很是“醒目”。網友們紛紛譴責將車子放在墻頭的不文明行為。
陳駿告訴記者,他們得到消息後已經將車子取下,好在車身並未受損。“雖然可以查到最後使用它的人是誰,但我們沒有證據證明使用它的人是將車子放到墻上的人。”陳駿無奈地説,“共享單車是為大家提供方便的,希望大家文明使用車輛。”不過陳駿也表示,雖然偶有不良的用車現象,“但是整體上我市的共享單車使用情況還是良好的,到目前我們尚未發現被故意破壞需要修理的車輛。”(晏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