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購房人李女士近期賣掉主城區一套老舊二手房,準備買新房改善居住環境,“河西這樣的熱點區域高攀不起,只能在江北、燕子磯和板橋一帶看看,但是現在新房供應量太少了,上周去板橋,有家樓盤近期要開盤,但聽説意向購房人特別多,買房也要找關係……”5月1日,在一場購房沙龍活動中,李女士向記者倒起苦水:“像我這樣購房資金不太多又沒關係的人,現在能到哪去買房呢?”
買房難、難買房,是近期南京購房人的普遍感受。而供應不足,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眼下像李女士這樣賣舊買新的改善需求在南京樓市十分普遍,一方面,前些年購買的房源已到了換房期;另一方面,房價高位橫盤,不少人擔心如果不在“調控窗口期”登上改善這班“車”,就怕一旦調控放鬆後房價還會漲。而在多輪調控後,不少人堅信房價下跌的概率並不大,所以該買還是買,剛性需求仍在源源不斷涌現。但是,今年以來南京新房上市節奏緩慢,供需矛盾加劇。
河西是目前南京供需矛盾最為集中的一個區域。統計顯示,“金三銀四”河西共6家樓盤推出1869套房源,從各樓盤開盤時的火爆場面和蓄客情況看,10個甚至更多客戶爭1套房的情況並不鮮見,“賣方市場”特徵在這個區域也體現得格外明顯——
4月下旬開盤的河西3家樓盤,均設定了八成的首付門檻。客觀上,首付抬高有助於房企資金快速回籠,更主要的是,河西房企屢屢受困于“打招呼”“找關係”的情況,也希望藉此篩選掉一批客戶。但沒想到的是,即便首付高企,還是有樓盤迎來了7120組客戶參加搖號、千人連夜排隊認籌的“盛況”。
事實上,需求最為旺盛的河西,已有不少樓盤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未見推新,使得一些樓盤的蓄客量創下令人驚異的數字。河西南一家純新盤從去年12月就傳出開盤消息,然而首批344套精裝房源至今沒有確切的上市消息,而意向客戶已超過3000組;另一家樓盤五礦崇文金城的開發商近期在通知意向客戶的短信中明確,首付須八成,還需提供近一個月的銀行卡流水(必須購房人本人的借記卡,餘額不得低於200萬元)。
河西房源俏、購房門檻高,客觀上讓一些需求外溢到其它區域,加之南京目前各區域供給情況均不樂觀,因此,樓盤抬高購房門檻的現象也愈加普遍。堯化門樓盤華潤幸福裏是典型的剛需盤,此前一次開盤在去年12月,均價18500元/平方米,堪稱南京主城區“谷底價”。這家樓盤預計5月底再次開盤,但其首付提高至五成的消息也隨之傳來。城南軟體谷一家樓盤這兩天將啟動認籌,同樣也將首付提至五成,以分流部分客戶。城東一家樓盤去年7月開盤後久未有“新貨”上市,據傳近期也會開盤,但因為意向客戶太多,樓盤已明確“停止接待”。 還有不少樓盤“休養生息”多時,至今仍無上市消息。
樓盤推新患上“拖延症”,既有主觀原因,也與調控相關。記者獲悉,當前地方政府穩房價的壓力巨大,一旦房源供應開閘,難免會有一批高價房源上市,從而拉升整體均價,因此不得不從銷售許可證發放這一環節進行一定把控,使得高價房與低價房的上市相對平衡,維持整體房價“不出頭”。然而,低價房本來已經稀缺,恰好能“湊”高一起上市的機率顯然並不大;另一方面,為摁住房價上漲龍頭,南京的限價政策一直嚴格執行,新房和二手房的差價也持續存在,雖然二手房自3月15日納入限購範疇後掛牌均價因此有一定下降,但總體來看,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挂格局並未撼動,比如,河西中部樓盤宏圖上水雲錦最新二手房掛牌均價為54341元/平方米,但目前河西中部新房價格仍嚴控在45000元/平方米的“紅線”上,一二手房每平方米價差近萬元;河西南的五礦崇文金城和升龍天匯,二手房掛牌均價分別為43594元/平方米和41896元/平方米,但目前河西南新房均價仍限定在35000元/平方米左右,價差也達到近7000元。另據365二手房統計,目前南京河西41個二手房小區掛牌價超過45000元/平方米,這也讓需求仍源源不斷涌向“性價比更高”的新房,讓供應本就有限的新房市場“雪上加霜”。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了此前南京樓市“房號”的遍地開花。4月底,南京官方嚴厲呵斥“炒房號”行為,並表示近期將有42家樓盤陸續上市推新,以穩定市場供需平衡。5月已至,供應大潮是否如約而至還有待觀察,而目前的供需現狀確也折射出調控之難:在滿足需求與穩定房價之間,需要更智慧的應對方式。(汪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