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召開的南京市防汛防旱工作會議通報了南京市汛期的相關情況。根據國家防總、長江水利委員會預測,今年5—9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呈現旱澇並存,洪澇災害比去年輕、乾旱比去年重的大趨勢。長江下游可能出現較重汛情,南京要未雨綢繆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的準備。
會上,市水務局、市氣象局負責人通報了今年汛期雨水情預測情況。
從今年的水文氣象分析來看,長江下游流域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從南京的情況來看,預計今年6—8月,全市降雨量560—76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沿江以北偏多一二成,其他地區偏多三至四成。
我市除長江外,還有水陽江、秦淮河、滁河、石臼湖、固城湖等大江大河大湖。目前,全市列出的73個險工隱患正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要求5月底主汛期到來前全部整改到位,確保防洪安全。其中,南師附中樹人國際學校長江段堤防項目被列為頭號消險工程。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學校內塑膠跑道、草坪已鋪設完成,江堤上鑽機和施工機械已撤除,渡江勝利紀念館廣場已恢復。這項工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500米長的江堤用鑽機鑽了1503個深孔,然後在孔中充填水泥砂漿,築起兩道防滲墻。二是進行防滲作業,由於學校操場下是揚子江隧道,在操場上用鑽機鑽了2000多個深孔,充填水泥砂漿,增加土壤密實度,堵住滲水漏點。此項工程目前正在收尾,本月底完成消除安全隱患工程。
今年全市防汛,主城區是重點,28個積淹水點改造工程又被列為重中之重。
從推進情況來看,可以用“喜憂參半”進行概括。“喜”的是28個積淹水點,主汛期到來前有15個能按期完成。這其中就包括了去年淹水嚴重的雨花臺區板橋河老街段防汛消險工程。記者在現場看到,挖掘機正在作業,清除河道中淤泥,工人在堤壩上鋪設草坪。近300米長的老河堤從原來的9.5米加高至11.5米,5月底前全部完工。此外,像去年受淹嚴重的銀城東苑、南京理工大學、象房南村、廣州路(市建委至南京腦科醫院)、九華山等地勢低窪地段改造工程,目前都已竣工。
“憂”的是像漢中路南京醫科大學大門口、石門坎(南街煤場路)、中央門立交(白宮大酒店門口)、大橋南路(家樂福至鹽倉橋廣場)、中央路(洞庭路口至模範馬路口)等地,有的因地鐵施工,有的因客觀條件限制,未能進行積淹水點改造工程,今年汛期如遇大暴雨,情況不容樂觀。為此,市水務、城管等部門採取了“一點一案”措施,安排機動排澇泵車和搶險人員,確保出現險情時最短時間內趕到現場排除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