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南京、鎮江、揚州三市地緣相近、山水相連、人緣相親。經濟的互補、文化的親近,讓三市走到一起。記者從12日在鎮江舉行的寧鎮揚一體化推進會上獲悉,今年三市已組織實施145個重大項目,投資1018.6億元,推進基礎設施、産業佈局、公共服務、旅遊開發、生態環保“五個一體化”。
寧句城鐵年內開建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順應以大城市為主體形態推進城市化的大趨勢,發揮南京特大城市帶動作用,推動寧鎮揚一體化發展”。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寧鎮揚一體化作為重點任務,強調要“推動寧鎮揚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莉新認為,寧鎮揚要打通“主動脈”、暢通“經濟流”,首先要加快基礎設施一體化,在互聯互通上取得新突破。
圍繞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際鐵路、公路、水運、跨江通道等交通方式緊密銜接。省交通廳黨組書記、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介紹,鐵路正協調推進南沿江、北沿江高鐵、鎮宣鐵路、揚馬鐵路和京滬高鐵寧揚聯絡線,力推連淮揚鎮鐵路、南京北站樞紐、揚州東部綜合客運樞紐等項目,把跨市域城軌作為“重中之重”,研究對接寧揚、寧鎮城市鐵路。城際公路方面,加快浦儀公路、312國道、122省道快速化改造、104國道改擴建,推動從龍潭過江的三市兩岸跨江通道建設。水運推進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共同打造寧鎮揚組合港。
“一體化的目的是同城化,打造以特大城市南京為龍頭的寧鎮揚鐵三角。”南京市規劃局局長葉斌説,寧鎮揚構建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要達到“核心客運樞紐半小時通達”,形成“1小時通勤圈”。其中鐵路將形成高鐵、城鐵、市域快線三層體系,城鐵要實現公交化出行,市域快線中的寧句城鐵年內要確保開工。
控煤治水生態共建
便捷、低成本的綜合交通體系,豐富了三市居民在置業、旅遊上的選擇。今後在南京上班,在寧鎮揚間低房價的新城小鎮購房居住、養老“不是夢”。為方便居民往來,增強三市百姓的“歸屬感”,寧鎮揚正構建覆蓋三地的智慧民生服務平臺、政府服務平臺和社會管理平臺,推進統一預約掛號平臺、遠程醫療建設,體育電子消費卡三市場館通用,啟動寧鎮揚旅遊一卡通項目,制定寧鎮揚通信資費一體化方案。
産業一體化是區域一體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一體化,為三市産業分工準備了“前提條件”,但要抱團發展,還需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勢,尋求“最大公約數”,釋放1+2>3的效應。推進會要求,三市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理順産業鏈條、強化協作配套,南京要積極推進“非都市産業”向外轉移,鎮江、揚州要主動對接南京産業“外溢”。
寧鎮揚同飲“一江水”,寧鎮同處“寧鎮山脈”,環保聯防聯治、共護綠水青山,是“一體化”題中之義。推進會要求,三市燃煤機組要全部超低排放,削減寧鎮揚煤炭消費總量。水環境治理中,三市國省考斷面今年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質,明年全面消除劣五類入江支流,南京建成區今年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鎮江、揚州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60%以上。
跨界板塊是“先行區”
區域合作,跨界先行。寧鎮揚要率先啟動六合—儀徵、郭莊—祿口臨空發展區、龍潭—下蜀濱江新城、仙林—寶華科學城、湯山—黃梅旅遊宜居區建設,經濟上的聯繫、空間上的互補,使這些三市融合地區成為一體化“先行區”。
揚州市市長張愛軍説,儀徵和六合“走動”很頻繁,六合金牛湖開通了到儀徵的公交班線,南京繞越高速新篁互通至儀徵的353省道連接線也將建設,打造從六合冶山地質公園到儀徵棗林灣的生態旅遊線。
句容市長潘群説,寶華、黃梅九成的商品房賣給了南京人,寶華新城和仙林副城一路之隔,寶華接受仙林輻射,寶華—仙林開通兩條公交線,南大將把大學創業園放在寶華。下蜀為龍潭物流園拓展提供腹地,棲霞區疏港公路快速化改造後直通下蜀。今年寧句城鐵開建後,國際級度假區南京湯山將和句容黃梅“捆綁發展”。
寧鎮揚一體化“始於一域、意在大局”。南京市城交院董事長楊濤介紹,打通寧鎮揚的重要基礎設施,如南沿江鐵路,東到上海連接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南京希望“尾巴”能連上祿口機場,這樣長三角幾大國際機場就和高鐵連在一起。揚馬、鎮宣鐵路加密了南京都市圈內鐵路網,鎮宣鐵路串起“寧宣黃”城市帶,把六朝古都南京和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産黃山連在一起,有望發展為長三角繼杭州—黃山之外又一條國際旅遊精品線路。“因此寧鎮揚不僅自身要打造‘鐵三角’,還要在長三角‘大三角’一體化中發揮‘門戶作用’,在長江經濟帶中發揮‘戰略支點’作用。” (顧巍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