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經國家糧食局批准,我省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正式啟動。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仍為每500克(三等)1.18元,與去年持平。
就在5月底,記者在蘇南地區採訪時了解到,今年該地區的小麥價格看好,市場價與國家最低收購價基本持平。按理説,只要市場價格不低於最低收購價,是可以不啟動最低價收購的。時間過去僅一星期左右,難道市場行情起了變化?
省糧食局局長夏春勝説,到6月6日為止,我省已有56%的夏糧收穫完畢,其中蘇南地區夏收基本結束。由於蘇南地區的糧食種植面積較少,該地區國有糧庫為了完成儲備任務,提前以不低於國家最低收購價的價格敞開收購,所以價格較好。我省糧食的主産區是蘇中和蘇北,這兩個地區也進入收穫高峰期後,小麥上市量猛增。經糧食部門和物價部門等聯合調查,近期這兩個地區很多地方的小麥市場價格已經低於國家最低收購價。“哪怕每500克只低兩三分錢,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因此,及時啟動最低價收購,是保證糧價平穩、保障糧農收入的必要措施。”
來自收穫一線的消息證實了這種價格走向。揚州市江都區小紀糧食收納庫主任馬文軍告訴記者,當地是6月初開鐮收割小麥的,今年小麥喜獲豐收,畝産400公斤左右,高的能達450公斤,而且品質非常好,大部分是二等小麥,而二等小麥的國家最低收購價是每500克1.2元。前一陣子,糧食經紀人卻給散戶農民的價格是每500克1.1—1.12元,大大低於最低收購價。作為國有糧庫,小紀收納庫早些天開始收購小麥,給出的價格是每500克1.15元左右,也低於最低收購價。“知道今天上午省裏要啟動最低價收購,我們早上就已經調整價格,執行最低價收購政策。”馬文軍説。
仲偉國是興化市周奮鄉種糧大戶,他告訴記者,他種田20多年,從來沒見過今年這麼高的産量。往年,興化當地小麥畝産一般在400公斤左右,今年500公斤的田塊比比皆是,600公斤也不稀奇,甚至還有畝産650公斤的,趕上水稻産量了,而且小麥品質特別好。前幾天,當地小麥大面積收穫,但價格一路下跌,經紀人給的價格每500克只有1.12元左右。“今天起,最低價收購啟動了,農民可以把麥子拉到糧站賣,收購價比市場價高出一大截。”
經紀人對糧食的市場價格最敏感。茆廷春是灌雲縣四隊鎮農民,也是該縣有名的糧食經紀人,他告訴記者,目前灌雲縣夏收已到高峰期,這兩天本地小麥的市場價是每500克1.15元左右,基本上是二等小麥。這個價格比去年同期的1.08元已經高出一大截,不過仍低於國家最低價。“啟動最低價收購後,本地的麥子價格還會往上走。”他説,對於農民來説肯定是個好消息,不過對於經紀人來説,利潤空間小了很多,“我還是打算收購1萬噸左右,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實際上,今年啟動托市收購比去年晚了好幾天,原因是前期蘇南地區的麥子價格比較正常。“但蘇北一開鐮,情況就不一樣了。”鹽城市糧食局局長崔成富説,鹽城市的夏糧種植面積超過550萬畝,是全省種植面積最多的設區市。今年鹽城夏糧大面積豐收,畝均産量達400公斤,長勢特別好的田塊畝産高達600公斤,是5年來最豐産的,小麥品質則是10年來最好。前些天鹽城小麥開始收穫,糧食局和物價局的工作人員一直在農村調研,密切關注市場價格變化,發現二等小麥的市場價格每500克僅1.13—1.14元,遠低於最低收購價,因此及時上報到省糧食局。此外,由於小麥大量上市,未來價格走向不明朗,很多麵粉廠對小麥收購持觀望態度,連經紀人也吃不準該不該收散戶手中的麥子,這時候啟動最低價收購就很有必要。“國有糧庫按最低收購價敞開收購後,能給市場傳遞明確的托底信號,確保農民糧食能賣出好價錢了。”崔成富説。
對於種糧農民來説,今年除了最低收購價為糧價穩定保駕護航外,夏糧收穫後也沒有賣糧難的後顧之憂。去年夏秋兩季收購時,我省國有糧庫的倉容缺口之大史無前例,此後,由於省財政在全國率先安排專項資金鼓勵去庫存,今年夏糧收購的倉容矛盾不突出,全省倉容缺口不到去年三成。省糧食局排了一下,全省僅有16個縣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已督促這些地方全力採取措施,緩解倉容矛盾,保證農民賣糧不再難。農發行江蘇分行已經安排了足額資金,各地國有糧庫收購資金充裕,都在“錢等糧”,糧款可通過“一卡通”即時支付給農民,絕對不會打白條。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