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上個月,在揚州樹人學校為學生舉行的十四歲青春奠基儀式上,初二年級學生朱弈成收到了來自媽媽最珍貴的禮物——一本長達 9 萬多字並印刷成書的成長日記《吾家有兒初長成》。6 月 13 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在這本書中看到,裏面記錄了朱弈成生活的點點滴滴,前後持續了 14 年。對此,媽媽彭俊蓉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自己堅持為兒子寫成長日記,就是為了給他留下"曾經忘卻的記憶"。

成長日記封面 臧曉松 攝
【特殊禮物】
她把 9 萬字成長日記印成了書
" 2002 年 9 月 28 日,挺了那麼多天地大肚子,終於要進手術室了 …… "
" 2006 年 6 月 21 日,因為今年教畢業班,回來和他(兒子)接觸的時間更少了 …… "
" 2011 年 9 月 24 日,十歲生日提前到 24 號,依據兒子的意思邀請了他的好朋友 …… "
" 2017 年 1 月 15 日,今天期末考,平時看似灑脫的兒子其實還是很有壓力,起床後匆匆洗漱,連上廁所也拿著講義 …… "


彭俊蓉寫下的成長日記 臧曉松 攝
這就是彭俊蓉為兒子記錄下的成長日記。
"之前班主任通知在青春奠基儀式上要送給孩子一份禮物,我思來想去,沒有什麼比整理出這本日記更好的禮物了。"彭俊蓉將這本日記命名為《吾家有兒初長成》,"總工有 9 萬多字,剛開始電腦還不是那麼普及,所以那時候的成長日記都是手寫的,大概有三萬多字。"
彭俊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最終確定送這份禮物時,離青春禮僅剩下五天時間,因為整理文圖太繁瑣,再加上時間緊張,印刷店都不肯接單。彭俊蓉乾脆自己整理,平時工作比較忙,她就利用晚上的時間,"那幾天平均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終於整理出來印成了書。"

母子合影 彭俊蓉供圖
【印書初衷】
給孩子一個"曾經忘卻的記憶"
"沒想到我小時候還有這麼多事情。"媽媽將自己的成長歷程印成書,讓朱弈成也很感動。
"其實這裡面記錄的都是關於孩子的點點滴滴"彭俊蓉介紹説,自己從兒子出生到上幼兒園、上小學中學,只要有時間,都會把兒子的事情記錄下來,"有的是孩子幼兒園小小的進步,有的是孩子生病進醫院。"

成長中的兒子 彭俊蓉供圖
彭俊蓉是一名教師,他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不可複製的,每個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體驗也是不可能重來的,堅持為兒子寫成長日記,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曾經忘卻的記憶’。"
彭俊蓉希望通過這本成長日記,讓孩子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樣子,也希望他能夠讀懂父母對他的愛,同時當自己老了,想不起很多事情的時候,能通過這些文字和照片喚醒記憶,"等他迎來 18 歲成人禮的時候,我會再送他一本。"

【她的經驗】
"和兒子強調,學習是你自己的事"
朱弈成的班主任萬洪順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朱奕成成績非常優秀,平時成績穩定在班級前 5 名,在年級排名也很靠前。不過談起教育孩子,彭俊蓉卻表示自己的投入並不多,"我本身是老師,平時投入在學校學生的時間比朱奕成要多得多。"
在她看來,也正是因為沒有過多"幫助"兒子,反而讓孩子非常自覺,我一直都和兒子強調,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好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從小就要讓孩子有這種自覺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