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江蘇省江陰市周莊鎮長南村68歲的羅老漢來到村部,在會計那裏領取了3000多元醫療補償費。羅老漢因患腦部腫瘤,在無錫市治療,這是他今年第三次領取醫療補償費,總數已超過2萬元。蹊蹺的是,這筆錢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無關,是通過參加村裏的村級醫療互助後獲得的補償。
新農合之外,再加一道防線
村級醫療互助究竟是什麼呢?長南村黨總支書記孫長福用本村的做法給記者解説了這個新事物:村裏共有8650多名村民,去年村集體收入500多萬元,村裏目前有300多人患有重病,30戶村民因病致貧,成為低保戶。往年,村民患重病以後,村集體會盡力給予一點補貼,年終還會給一點慰問金,每年支出15萬元左右。村裏考慮過成立一個慈善組織,給患病的村民發慈善慰問金,問題是發放時缺乏一個客觀的給付標準,如果給張三家1000元,給李四家只有800元,就可能引起矛盾。村裏採用第三方服務平臺“福村寶”後,按病種給予相應補償,對所有村民一視同仁。
經過挨家挨戶上門宣傳,然後由村民代表大會決議通過,長南村今年初開展村級醫療互助。村民都可以加入村級醫療互助,以戶為單位,每人的籌資水準是100元,其中個人出30元,村集體出70元。現在加入村級醫療互助的村民有7150人,參與率超過82%。“估計明年肯定百分百加入。”孫長福説,因為這是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後,防範村民因病致貧返貧的第二道防線,效果大家都看到了:到6月20日,全村共有119名村民通過“福村寶”得到補償,補償總額達20.42萬元。村裏有位姓孔的70歲老人在上海一家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總計醫療費用12萬多元,新農合報銷後,在“福村寶”又得到3.1萬元補償,自己只負擔了一小部分。“老孔家經濟條件一般,如果這3萬多元自己出,家裏就要緊張了。”孫長福説。
富裕之後,也怕傷病“無底洞”
江陰較早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目前每年人均籌資水準達880元,其中農民出資200元,其餘由市、鎮兩級財政補貼。有了新農合,為啥還要搞村級醫療互助呢?記者來到村級醫療互助的第三方服務平臺——福村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説,開展村級醫療互助,目的是通過共建共享進一步緩解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壓力。江陰是經濟發達地區,但仍有1000多戶貧困戶,這些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幾乎無一例外是患大病。新農合住院的實際報銷比例平均在50%左右,如果患癌症等重病,産生的醫療費用很大,動輒十幾萬元幾十萬元,個人自費的絕對數字依然很大。江陰2015年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因病住院、通過新農合報銷後,仍有10%的人自付金額超過3.05萬元,其中1%的人自付超過8.78萬元,加上護理成本,導致不少農戶返貧。因此, 去年以來,江陰市委、市政府瞄準農村因病致貧返貧這個“硬骨頭”,推行村級醫療互助,按病種對住院村民進行補助,大病病種重點補。
村級醫療互助是新農合的有益補充,與新農合固定籌資水準不同,採取共建共享、平臺運作的方式,以村為單位開展,籌資水準由村民民主決定,籌資水準越高,補償的比例也越高。採取村民捐一點、村集體和社會贊助補一點的方式籌集資金,由村裏統管,福村寶公司向村裏收取實際補償費用2%的服務費。
正因為村級醫療互助可以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被無錫市委和江陰市委列為全市農村工作要點。江陰已有35個村開展村級醫療互助,覆蓋人群17.5萬人,年度籌資規模達1825萬元。共有922名村民享受到了補助,補助總金額116萬元。其中,191個大病病種補助66人,補助總額61萬多元,單筆最高補助超過4.4萬元。
按病種補助,“報銷”方便快捷
江陰的村級醫療互助與新農合還有另一點不同。在級別越高的醫院看病,費用越高,新農合報銷比例越低。村級醫療互助則是按病種給予補償,對大病重點補償,不論在哪看病,一樣的病種一樣補。按100元的年度人均籌資水準,單次住院總費用超過3000元的,小病病種平均補償水準在實際發生費用的10.8%左右;大病補償水準達到實際發生費用的20.9%左右。村民出院後,通過手機APP上傳相關資料,福村寶公司即確認病種、給出補償金額,村民收到信息後馬上可到村財務領取補償。
周莊鎮金灣村29歲的錢姓農民就體會到了村級醫療互助帶來的“福利”:他今年3月突發腦溢血,醫療總費用達22萬元,其中在醫保報銷範圍內的醫療費用達15.8萬元。金灣村失地農民加入的是城鎮職工醫保,小錢報銷了12.68萬元;他又從“福村寶”獲得3.2萬元補償。
48歲的金灣村村民王雷今年因糖尿病住院8天,産生8000多元醫療費用,他在城鎮職工醫保報銷了6000多元,“福村寶”又給了700多元補償,自己只花了1000多元。“村級醫療互助等於給農民又上了一道保險,花小錢防大病,我們當然是歡迎的。”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