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對富民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其中不少新理念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為便於大家理解貫徹落實,本報今起開設“聚焦富民新理念”專欄,敬請關注。
在江蘇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省委書記李強提出,“要著眼大民生的視野來把握百姓期盼”。這是江蘇省在深入分析百姓生活需求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的基礎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所謂“大民生”,包括底線民生、基層民生、品質民生三個層次。
底線民生——
下足“繡花”功夫,堅決啃下“硬骨頭”
底線民生,旨在為困難群眾生活托底。
今年清明節過後,18歲的孟展鵬突然變帥了:一身深紅色的連體工作服,戴著同款棒球帽,走路渾身帶勁。在此之前,初中輟學的他,是一名四處打工的油漆零工。而今在家門口有了新工作。
孟展鵬的家,位於鹽城市濱海縣同心村,該村是新一輪省定經濟薄弱村。孟展鵬的父母長期患病,幾乎沒有勞動能力,成為村裏的貧困戶。“扶貧隊問我願不願意回來工作,他們供我去學熱氣球操作,拿到證書就安排工作,一年保底工資有2萬多元,遊客多的時候還有業務提成。”孟展鵬一口答應,扶貧隊就真的提供了4.5萬元培訓費送他去北京學習了2個多月。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實現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脫貧,是聚焦富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目前全省還有200多萬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任務仍很繁重。要下一番“繡花”的功夫,堅決啃下這塊“硬骨頭”。
濱海縣扶貧辦主任許世兵告訴記者,今年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提高了新農合個人繳納標準,從去年的120元/人提高至140元/人,全部由政府財政繳納,實現個人零負擔。在大病救助、新農合、應急救助保險支出之外,濱海縣對貧困群體推出了二次報銷,報銷比例達到90%。
“要把富民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以‘加減乘除法’拓寬思路,積極創新,做好農民增收致富工作。”省委農工辦主任趙旻表示,特別是要根據李強書記的報告要求,開創性地抓好産業精準扶貧,以改革思路破解因病因殘因災致貧返貧問題,系統深化激發和增強低收入農戶和經濟薄弱地區的內生動能,打好脫貧攻堅硬仗,拉長富民增收突出短板。
基層民生——
以標準化提高普惠性,增加群眾“隱形財富”
基層民生,重在保障城鄉居民各方面的基本權益。
入夏后,宿遷泗洪縣瑤溝鄉全民村的村民任何時候打開水龍頭,都有水源源不斷流出。“以前村裏供水一天就幾個小時,經常洗澡洗一半就沒水了。現在不煩了。”村民王克驗説。從2013年開始,宿遷投資45.7億元鋪設供水管道,徹底解決當地460萬農民的飲水安全問題。
這是江蘇省解決城鄉居民吃水問題的一個縮影。放眼全省,去年新增自來水供水能力近60萬立方米/日、自來水深度處理能力超過150萬立方米/日,城鄉統籌區域供水鄉鎮覆蓋率達99%。
多年來,江蘇省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各項民生工作全面發展,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國前列。統計顯示,全省公共財政支出的75%以上用於民生保障,較好地滿足了多層次的民生需求。
當前,《江蘇省“十三五”時期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試行)》正在徵集各方面的意見。我省希望通過這項首創之舉,“以標準化推動均等化、提高普惠性,增加城鄉居民的‘隱形財富’”。記者查閱發現,標準針對鄉鎮、街道、建制村、城市社區、自然村、居住小區等分別設置了公共服務清單。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是省委、省政府著力抓的一件富民大事,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省發改委主任朱曉明用幾個關鍵詞對“標準”作了解讀:一是“基層”,解決的是老百姓身邊最關心的問題;二是“基本”,就是最低的要求;三是“功能”,標準並沒有過多提硬體方面的要求,更多強調能為百姓提供什麼服務;四是“標準”,不僅蘇南要達到,全省都要達到。
品質民生——
富民不僅是收入端問題,還要從支出端來考量
品質民生,重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品質的新期待新需求。
常年在IT界摸爬滾打,南京市民王雷的收入在朋友圈中不算低,加上妻子在一家省級事業單位工作,一兒一女的生活,頗讓人羨慕。然而王雷的煩惱真不少:“每天一睜眼,都是帶著份子錢起床的。補習班的學費、房貸……都是份子錢。”他説,女兒暑假之後就要上6年級了,每天出了校門進補習班的門,語文、數學、英語和美術,一年的補習費用大約要4萬元,寒暑假還要各旅遊一次。今年,小兒子將入幼兒園,又一波撒錢開始。
這並非王雷一個人的苦惱。上學易,上好學難;義務教育免費,校外負擔很重……正成為很多中間收入人群的焦慮。對此,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鮮明提出,富民不僅是一個收入端的問題,還要從支出端來考量;不僅要有物質財富的增加,還要有生活水準和品質的全面提升。
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專家顧海教授認為,品質民生在於追求高水準生活品質保障,對政府制定政策、執行政策的要求更高。首先要了解高水準是高在哪,才能制定好的標準。其次是實施,一定要有科學的數據,讓百姓真正感受到生活品質提高了。“以醫療為例,政府每年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提高各類醫保標準,但如果藥價也在不斷提高,那就抵消了政府的補貼力度。因此一定要做好科學的預測,投入高於支出,百姓的福利才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