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寧開發區專題推介會上,50家智慧電網企業“拋繡球”對接大院大所 推動産業升級
在7月5日開幕的“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暨第六屆産學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談會”活動中,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將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智慧電網專題推介會:園區50家智慧電網企業張榜公佈技術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領銜的10個專家團隊,以及到場的21家高校院所和企業對接。南京市江寧開發區負責人表示,多年來大院大所給園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智慧電網等産業上成效尤為顯著。以此次大會為契機,下一步園區將加速對接“大院大所”的步伐,推動産業優化升級。
據介紹,10個專家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領銜,人員分別來自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天空地智慧信息網絡研究所、南京工程學院等,21所高校院所包括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華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等。創新推介會模式,園區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接更接地氣,更有成效。
南京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坤説:“當下國記憶體在的一個問題是,人才很多,但貼近一線發展的高層次人才不夠多、不好用、不耐用,我想這是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舉辦的背景。南京江寧的科技創新能力很強,如何圍繞産業的重大需求,實現高校和企業的深層次對接,我們還有很大文章要做。智慧電網涉及到通訊、能源、機械等行業,對區域經濟影響很大。6月26日,南京工程學院已和南瑞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一家是行業龍頭,一家是全國高校應用型人才改革的領頭羊,兩家開展合作意義重大。”
在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首席專家施衝眼中,大院大所佔據得天獨厚資源,對地方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巨大。他説:“落戶南京江寧開發區以來,我們牽頭組建國家、省、市三級智慧電網産業聯盟,輻射帶動産業鏈上下游,打造合作共贏生態圈。同時,我們創新産學研合作模式,與南師大共建南瑞電氣學院,與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還與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加強交流,推進智慧電網、德國‘工業4.0’合作落地。就像磁石一樣,大院大所將把全國、全球的科技成果向所在區域引流。”
南京市江寧開發區科技人才局局長張洋介紹,2016年,南京江寧開發區智慧電網産業産值達823億元,是國內同級區域中聚集智慧電網企業總量和上市企業最多的地區。目前,南京江寧開發區集聚著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東大、南航、河海、南京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會聚了薛禹勝、沈國榮、雷清泉、李立浧等5位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趙淳生院士。依託大院大所和頂尖人才,江寧開發區建成運營了智慧電網領域首家省級産品質檢中心,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26家。大院大所與園區産業的緊密對接,推進智慧電網産業內涵集約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園區企業主導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200多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數十項,有的在國際上填補了空白,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下一步,南京市江寧開發區智慧電網産業將深入實施“五三三工程”,緊扣産業研發製造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標準品質中心、應用示範中心“五大中心”目標,以關鍵技術重大突破、産品結構重點優化、龍頭項目增量擴充為“三個切入點”,加快打造關鍵技術集聚、領軍人才集聚、規模效益集聚“三個集聚”的智慧電網産業集聚區。到2020年,智慧電網産值力爭突破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