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B座積趣坊的高人氣,到醉美女鞋館的高業績南京新百:消費者的需求是創新轉型的唯一尺規

女鞋館
南京新百:消費者的需求是創新轉型的唯一尺規

積趣坊
一雙女鞋,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傳統實體零售百貨企業的創新轉型路徑。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在江蘇南京,在新百中心店,近期剛開館的醉美女鞋館,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前幾天,杭州實體零售龍頭企業之一的杭州解百集團來寧交流。交流團一行剛踏進新百A座一樓的女鞋館,不少成員便紛紛感嘆:“動線流暢,佈局新穎,值得借鑒!”
讓業內人士心儀的美鞋館,同樣也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南京新百相關統計數據顯示,6月17日醉美女鞋館開館後,不到一週的時間裏,女鞋銷量同比增幅逾30%。
2017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出臺。“意見”裏明確指出,要引導企業改變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現象,不斷調整和優化商品品類。
“在經營成本攀升、消費需求結構調整、網絡零售快速發展的當下,國務院的這個意見,可以説鼓舞了我們的信心,同時也幫助我們明確了方向。”南京新百集團副總裁、南京新百中心店總經理吳曉梅表示,實體百貨業順應市場的變化,尋找準確的消費定位,必須要在經營模式和場景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創新。“醉美女鞋館的出現,可以説是我們突破和創新的階段性成果。”
醉美女鞋館的靚麗開館,標誌著南京新百中心店今年春調的完美收官。而南京新百的實體零售創新轉型之路,正愈走愈寬……
醉美女鞋館 一雙女鞋帶來的“蝴蝶效應”
“女鞋館開館不到一週,能實現銷售同比增幅超過30%。這對我們來説,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成績!”南京新百集團招商中心副總經理常曉蓉説。
原來,此次女鞋館調整過程中,為了把更多的空間留給顧客,女鞋品牌在原有42個的基礎上,縮減至37個。而減少的這5個品牌,每年都能産生1000多萬元的銷售業績。面對這樣一個數字,集團高層經過多輪溝通和論證,最終還是決定嘗試。
女鞋館開館後,儘管品牌數少了,但流暢的動線佈局將所有品牌聯動起來,消除了原有的購物死角,同時打破動線與櫃檯的邊界,採用中島活性化的處理方式,打造現代時尚、靈動通透的賣場環境,增強了商品與顧客的親近感。千百度、星期六等四大女鞋品牌此次亮相的,都是全國最新的形象店。由此帶來的業績提升,讓常曉蓉懸著的心放下了。
醉美女鞋館誕生的背後,正是近年來南京新百創新招商思路的一個印證。
在常曉蓉看來,近年來,南京新百突破傳統百貨的定位,加強了百貨購物中心化。期間,不管是業態的調整還是品牌的更替,消費者的需求是唯一的尺規。
“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也給品牌更好的展示空間,這是這幾年我們在招商過程中始終堅持的理念。”常曉蓉透露,集團招商中心最新的一份調研報告讓她深刻感受到了這一創新思路的成果。報告顯示,南京新百的主力客群已從此前的35—45歲,轉變為25—35歲。客群正日趨年輕化,活躍度也在同步增加。
其實,早于女鞋館完成出新的其他樓層,也是各有亮點。比如,3樓AB座互動,打造了兒童購玩學一站式主題館;5樓少淑女裝擴容,VERO MODA由原先的200平方米專櫃擴成400平方米的生活館。館內的商品也在原來單一的服飾類基礎上,新增家居類産品。全新引進的“三福百貨”等名品集合店、時尚雜貨等品牌,剛好與少淑女産品做個匹配,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6樓運動潮牌升級,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全新形象概念店陸續揭幕……
“這次醉美女鞋館的亮相,社會影響和市場反響都很好。我回憶了一下,2011年的時候,中心店也正是以女鞋為起點,開啟了歷時近3年的提檔升級。”南京新百中心店副總梁勇介紹,之所以選擇女鞋,因為女鞋是百貨店的風向標,客流最大,與其他品類的關聯度也最高。“可以説,正是那一輪調整,幫助南京新百抵禦了自2014年開始的百貨行業寒流,奠定了南京新百2011—2016年持續6年的逆市高速增長,助力南京新百從2013年起,連續4年摘得南京主流百貨單店增幅第一。”
B座積趣坊 彰顯年輕群體的“文藝情結”
受到較好社會影響和市場反響的,還有南京新百B座四樓的積趣坊。
2017年2月14日,南京新百首創新街口CBD的高格調社交文創區積趣坊開業。這個近4000平方米的文藝范兒場所,主要面向15—35歲的人群,裏面囊括了手工手鏈、手工木藝體驗坊、皮藝製作、特色美甲、幹花創意插畫等多種特色、互動、體驗品牌,客單價100元以內。結合著4樓原有的大眾書局,整個樓層無不體現一種滿滿的文藝、安靜的腔調。每到週末,這裡是眾多文藝青年的聚會場所。
在寸土寸金的南京市新街口商圈,專門辟出一層樓的面積來做文創,新百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對此,南京新百B座運營經理李欣一語道破天機:“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先生提出商業4.0模式強調場景與生態圈的打造後,作為一家老字號零售企業,新百尤其需要進行自我突破和創新。”
李欣表示,現在消費者的消費屬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純購物時代已經過去。除了物質層面,他們更想獲得精神方面的滿足,即便在“買買買”的時候,也更注重買的過程中的體驗感、互動感。除了購物,他們更熱衷於那種有格調、有文藝、情懷滿滿的消費場所。新街口商圈並不差客流,也不差這些消費的主流人群,但卻沒有一個這樣的文創場所。
“基於此,我們的積趣坊,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産物,更是在進行自我創新的一個作品。南京新百的整體定位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做德基那麼高端的業態,但又有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和調性。可以説,積趣坊是南京新街口CBD首個有調性、格調的文創空間。”李欣説。
這樣一個應運而生的作品,給南京新百帶來了很多驚喜
李欣透露,積趣坊的開業,讓商場的人流動起來了,也讓VIP們更喜歡新百了。“針對VIP客戶,我們會定期策劃手作課堂,邀請他們來商場定制一些手作物品,VIP客戶也可以憑購物小票到積趣坊領取一些手工小物件。在滿足客戶做手工需求的同時,更能夠增加客戶與商場的黏性。未來,我們還將開創更多形式,比如接受公司的沙龍等,根據客戶需求策劃落地活動。”
在梁勇看來,積趣坊的開業,是對新百以往形態的一次賦能。作為場景化、體驗式、時間型消費的升級之作,進一步強化了南京新百AB座的業態聯動和功能互補。
“目前,80、90後消費已佔到我們業績的七成。顧客的需求更加細分,對業態品牌、場景行銷、購物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毋庸置疑,在新零售時代,主題化、特色化、差異化是核心競爭力。在近幾年創新變化的背後,是新百由經營商品向經營顧客、經營社群、維護會員的轉變。我們的變化圍繞著顧客,我們的經驗來源於數據,我們的創新根植于實踐。正因此,我們的變化才會讓一代又一代南京人關注新百,愛逛新百。”梁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