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嚴落實責任 促太湖水環境持續改善市人大常委會督查太湖水環境 治理工作
太湖水環境治理被列為“263”專項行動“六治”中的第一治,7月10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對“263”專項行動治理太湖水環境工作開展督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參加督查。
7月10日上午,督查組實地查看了蘇州吳中區城南街道新江中心河、蘇州吳淞江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和吳江區廟港水廠。蘇州廟港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一期)於今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年底深度處理工藝全面投運。工程竣工後,能夠提高水廠對原水水質突變的抗擊能力,並有效應對原水藻類繁殖和去除藻類物質,提升出廠水質。 在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蘇州副市長王翔彙報了關於治理太湖水環境工作的情況。2007年以來,太湖(蘇州水域)水質保持在輕度富營養狀態,水質整體改善,年均水質優於全湖,總磷濃度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藻情總體處於較低水準。為紮實推進太湖安全度夏,蘇州市全面部署應急防控措施,自4月1日起對太湖(蘇州水域)飲用水源地和湖體的藻情開展日測日報,強化藍藻打撈能力建設。大力推進國考、省考斷面達標整治,狠抓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目前已完成太湖一級保護區禁養區劃定,蘇州全市禁養區320家養殖場戶已關停283家。強化污水處理能力建設,強化工業污染源執法檢查,今年1至6月,蘇州全市出動環境監察30981人次,檢查各類企業12798家,實施行政處罰529件。
在聽取相關情況彙報和督查組提出的意見建議後,陳振一指出,要更加充分認識當前階段進一步強化太湖治理的緊迫性重要性,充分認識太湖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特別要高度重視解決水質逆轉的隱患和思想認識上的隱患,既要立足當前打好攻堅戰,確保安全度夏,又要著眼長遠打好持久戰,推進長效治理,以環境品質“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為紅線,以更嚴格的標準、更得力的招數、更有效的措施,標本兼治、防治並舉、鐵腕治污、科學治水,確保太湖水環境品質穩中向好。要以更大力度推進太湖流域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以改善太湖水環境品質為核心,以控制太湖流域總磷總氮排放為重點,以高標準解決問題為導向,重點在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強化控源截污、全面實施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強化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等方面狠抓整改方案落實。要全力落實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責任,從嚴落實責任、強化監管執法、完善政策措施、嚴格督查問責,促進太湖水環境治理工作取得實效,使太湖水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少東、王鴻聲、葉兆偉、顧月華,秘書長顧傑參加督查。蘇州副市長蔣來清陪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