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儀徵市鄭營村從種植向旅遊服務業轉型

2017-07-14 13:39:58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儀徵市鄭營村從種植向旅遊服務業轉型  巧做 “生態+”,荒山變金山

  “親,你有什麼需要的嗎?”7月2日下午,儀徵市月塘鎮鄭營村62歲的茶農陳勇拿著手寫板在電腦上和客戶聊天,幾個來回,客人訂下一單他家茶園産的“綠楊春”。

  “最多一天賣出去200多單茶葉,一年利潤八九萬元。客人喜歡我家的茶,我們這兒環境太好了,山清水秀無污染,茶葉也是自家加工的。”老陳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兒子拍了村裏的許多照片放在淘寶店頁面上攬客。

  這幾年,陸續建成的333、353省道把鄭營村從儀徵後山區的旮旯裏拽了出來。新華日報記者從揚州市區出發,開車到村也就半個小時。村支書顧智堂告訴新華日報記者,路通了,村裏原先的荒山野嶺一下子成了黃金寶地,很多人都來談合作,不過村裏第一個想法卻是,要更好地保護身邊的綠水青山。

  站在新建的村民服務中心二樓極目遠眺,整齊的茶園綿延到遠處的捺山,村民房屋錯落有致,點綴在綠色中。2015年,劉培到鄭營村挂職第一書記,和他一同到來的還有一個好消息:身邊的捺山要建成省級地質公園。針對境內荒山、荒地、荒水多的現狀,鄭營村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契機,開展土地整理、山坡植樹造林、河塘清淤清雜,修復生態環境、繪濃生態“底色”。同時,完善村域內道路、管網、旅遊標識等基礎設施建設,對22公里通組道路進行了硬質化改造。

  果然,紛至遝來的遊客首先看中鄭營村傳統的“生態茶葉”。趙修田是村裏的會計,家裏三口人兩畝茶園。他告訴新華日報記者,以前賣茶都靠親戚朋友托關係,現在兩畝地産150斤幹葉,坐在家裏就賣完了,甚至還要買鮮葉回來加工,一年利潤能有三四萬元。老婆在附近鄉鎮紡織廠打工,全家一年收入接近10萬元,而像他這樣的家庭收入構成,村裏很常見。

  旺銷的茶葉讓村裏一下子多出5家制茶企業。“江蘇省無公害茶葉産地”的認證也讓鄭營村的茶葉在網絡上打開一片天地。村裏有一半茶農在網上開設了自己的銷售渠道,茶葉給村民帶來的增收超過600萬元。“青山綠水依然是最大的賣點。”劉培説。

  好生態給鄭營村帶來的遠不止一杯茶的暢銷。這幾天,正是闞元堂家生態龍蝦出塘的高峰,每天500多公斤龍蝦賣出去,毛收入超過4萬元。2015年,闞元堂順著開通不久的333省道來到鄭營村,這裡的山水美得讓他挪不動腳步。老闞認定,鄭營一定可以養出最生態的龍蝦。“養龍蝦的水來自塔山水庫,都是山上流下來的,清澈甘甜,除了第一年投了蝦苗,現在是靠著龍蝦自己繁殖,撒點飼料,就能有不錯的收成。” 闞元堂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因為養殖環境好,每天來收蝦的人特別多,價格要比外面高出五六元一斤。

  20多個村民也在老闞這裡找到飯碗,年收入3萬多元。看到越來越多的客人奔著地質公園和鄭營村的好生態而來,今年老闞又在蝦塘邊開起農家樂,專營龍蝦大餐,試營業已經紅紅火火。

  顧智堂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前幾年,村裏引進一個捺山那園的生態農莊項目,一直不溫不火,現在老闆精神了,年薪十多萬元專門請了個策劃,把這裡的好山好水介紹給揚州和儀徵市區的客人,去年算了下,竟然接待了5000多人;佔地近千畝的牡丹園不僅是揚州最大的油用牡丹生産基地,也成為鄭營的新看點。

  “生態資源成為村裏的綠色銀行。”劉培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圍繞著“生態+”的發展理念,全村已經實現從一産種植到旅遊休閒服務業的轉型。如今,一條“逛捺山、遊那園、賞牡丹、吃龍蝦、品綠茶、住民宿”休閒觀光産業鏈串起鄭營村的富民路,鄭營不僅甩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還先後榮獲“江蘇省休閒觀光農業示範村”“揚州市生態文明村”等稱號。去年,全村實現工商稅收530萬元,村集體收入1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萬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