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當天領營業執照,第二天拿到戶外廣告設置許可,第三天新店開業,生意一開始就這麼順利,真是好兆頭!”江陰市徐霞客鎮一家服裝店的老闆陳女士,前不久到鎮裏的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工商登記,過去要花5-7個工作日才能辦成的事,這次一趟搞定。而且,她拿到的營業執照上,只蓋了一枚“徐霞客鎮人民政府行政審批專用章”。
228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枚公章管到底”,徐霞客鎮在全國率先探索的行政管理體制集成改革,本月起開始在江陰全市複製推廣。按照改革“線路圖”,今年10月前,江陰全市域將全面實現“企業註冊開業2日以內、不動産權證4日以內、施工許可40日以內”的高效審批目標。
江陰卓凡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項目辦負責人王瑩潔,最近親身體驗了一把這場正在提速的行政審批改革。6月初,她到江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企業登記,發現原本需要到窗口辦理的企業名稱申報可以在網上直接申請了,原本要跑兩趟的公章備案和刻章合併成了一項。更令她感到輕鬆的是,從交材料到出執照,所有流程都在審批窗口裏完成,她總共只跑了兩趟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我們將分散在各個窗口的審批事項集中到一個窗口,通過‘註冊主官+初審官+註冊助理’的新模式,讓文件在審核小組內部‘旅遊’,減少群眾奔波之苦。”江陰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管負責人沈純雅介紹,在重新整合審批流程的基礎上,江陰還正在探索為企業定制“萬能表”。這張“萬能表”以工商登記信息為基礎,整合公安備案、刻章、CA認證、銀行、國地稅等部門信息,屆時,企業只需填一張表,就能應對所有審批審核。
讓群眾少跑腿,就得讓數據多跑路。這段日子,一個全面整合政務信息資源的政務大數據中心正在江陰加緊建設。江陰市政務辦副主任周正洪介紹,大數據中心將整合全市現有的事項庫、企業庫、人員庫、投資項目庫、電子證照庫等基礎資源庫,建立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到今年年底,江陰將實現全市基礎數據的互聯互通,徹底打破政務“信息孤島”“數據煙囪”。“在數據集成的基礎上,我們將市場準入、建設投資和權證辦理等需要集中的許可事項全部集中,實行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以全面實現‘不見面’審批。”
大數據集成,讓群眾辦事更方便,也讓監管變得更“可視”。韓鳳娟是江陰萊利休閒服飾有限公司的主辦會計,這幾天正忙著辦理公司外資轉內資的業務,每天都往政務服務中心打電話詢問辦事進程,每次都得到明確精準的回答。等到第五天,韓鳳娟拿到了辦結憑證:“一路我都盯著呢,工作人員沒偷懶。”
其實,還有一雙更銳利的“眼睛”在盯著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這就是江陰自主研發的行政審批在線監察系統。辦事的企業或群眾在江陰市政務服務中心服務大廳取號後,立即進入監察系統跟蹤範圍。辦理過程中,所有流程、時限、收費全程留痕,有據可查。一旦出現審批服務超時限、違規收費、違反審批程式、違反政務公開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不予批准等違規行為,系統將自動發出預警,提示承辦和審批人員及時糾正,多次出現差錯的工作人員將受“黃牌”和“紅牌”警告。
集中審批、集中辦理、集中監管,行政審批制度的集成改革,是江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先行軍”。江陰市編辦主任俞烈彪介紹,根據省委“開展集成改革試點在江陰市先行先試”的要求,江陰將以徐霞客鎮為藍本,全面推進“一枚公章管審批、一個網絡管服務、一個平臺管信用、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中心管協同、一個網格管治理”,在全市域構建“集中高效審批、強化監管服務、綜合行政執法”的現代基層治理架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