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泰州精準服務助項目快建設快投産 發展添動能
7月18日,泰州市政府發佈上半年經濟運行統計數據: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1%,工業用電量增長14.7%,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9%;前5個月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8.3%。此外,泰州市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項增速均十分喜人。這組最新數據,為泰州市高效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寫下最好注腳。
盛夏時節,走馬泰州大地,從南到北、由東往西,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熱潮迭起——
在泰州中國醫藥城,總投資30億元的醫藥研發與創制産業園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計劃建設標準廠房22幢,已有20幢廠房開工建設,最快的一幢廠房本月底將封頂。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採取雙向並聯作業的方式,大大縮短了建設工期。
從中國醫藥城向東來到泰興,總投資35億元的江蘇怡達化學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工地上樁機林立;不遠處,中鐵建公用碼頭及大型鋼結構製造項目也在爭分奪秒推進。這裡未來將建成集製造加工、物流運輸為一體的中鐵建華東基地。
位於靖江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國鷹航空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大載荷固定翼無人機産品正在進行調試。國鷹航空無人機項目總投資5.1億元,今年2月簽約落戶靖江,僅用3個多月就成功實現了首批工業級無人機下線與試飛,又一次創造了項目推進的“靖江速度”。
“項目大突破是泰州發展的強力支撐,我們要站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揚子江城市群規劃建設等大戰略上,去思考謀劃泰州的項目招引建設。”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説。
泰州市委市政府領導狠抓項目招引建設督查, 並建立重大項目領導掛鉤聯繫、分級推進、專項考核三大工作機制,嚴格落實“一月一通報、雙月一過堂、一季一點評、半年一觀摩、一年一述職”的督查推進機制。該市每半年組織一次歷時兩天的各地新上重大項目觀摩點評活動,讓各地亮實績、“打擂臺”,並通過媒體公開晾曬。市效能辦、重大項目辦等每月都對億元以上項目開展實地督查, 對未開工項目實行半月報制度。
泰州注重制度設計,先後下發了6個支撐項目大突破的政策文件,配套出臺生産力佈局規劃、發展飛地經濟等政策意見,進一步突出項目品質、規模、科技含量、竣工投産等考核導向,形成了從項目落戶、開工到投産達效的“閉環”考核。各地各部門努力改進作風,以“店小二”式精準服務助力重大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産。比如,率先成立市行政審批局,探索推行多圖聯審、模擬審批、並聯審批,書記市長每月召開企業家座談會等舉措,均成為項目“助推劑”。
高港高新區和當地政府部門致力於為外來企業提供“店小二”式專業化服務,有力促進了一批新上項目快落地。台灣統一企業集團在大陸建有40多個生産基地,他們曾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地發展環境、政府服務效率等進行測評,結果高港連續幾年排名第一。今年6月20日,有“全球便利店業態領跑者”美譽的統一超商投資2.4億元新建的統一超商泰州公司,在高港高新區開業。至此,台灣統一企業旗下3家著名上市公司統一企業、統實企業、統一超商在高港全部投産,投資額超過2.6億美元,高港高新區由此成為統一企業在大陸投資布點的最密集區域。而更讓人艷羨的是,高港高新區正朝著“台資企業集聚區”高歌猛進。除了“統一三劍客”,還有將軍機械、久裕精工、皇冠壁紙等,現已匯集20家臺企,總投資達18億美元。
在項目招引過程中,泰州市始終以優質增量帶動存量整體提升,把項目建設“著眼點”放在儘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上,把“制高點”放在創新發展上,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6月16日,泰興經濟開發區二季度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江蘇兆勝集團充電樁及特種冷卻設備等項目不僅體量大、産業關聯度高,而且都是創新型、帶動型項目,將為泰興開發區創建創新轉型先行區、綠色發展樣板區、安全環保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投産達效後年可新增銷售26.2億元。在靖江開發區城北園區,由全球頂尖的品質保障服務機構Intertek天祥集團與張氏紡織集團合作共建的“Intertek靖江檢品中心”,7月11日啟動運營,將為靖江産業升級樹立新標杆。在靖江城南園區和馬橋鎮,總投資55億元的吉利集團·手拉手汽車運動文化小鎮項目,7月15日簽約落戶,將在靖江打造集汽車展銷、後市場服務、汽車運動賽事、汽車娛樂休閒配套服務為一體的複合型、體驗式汽車運動文化主題項目。
“實幹指數+辛苦指數+創新指數”,換來的是泰州項目建設的“成功指數”。上半年全市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765.6億元,同比增長16.8%;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共完成投資296.7億元,同比增長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