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入列六年創下人民海軍多個第一 常州艦,江蘇為你驕傲!
遼闊的東海,有一支英雄艦隊,其中的王牌戰艦——以常州市命名的常州艦入列僅6年,便創下人民海軍的多個第一:護航準備時間最短、首次從外國領土上接護人員、首次在紅海解救船舶,先後獲得“執行亞丁灣、索馬裡海域護航任務先進單位”“全軍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海軍先進黨組織”“海軍紅旗團委”等多項榮譽,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
2011年5月30日,常州艦正式入列人民海軍戰鬥序列。服役第一仗,常州艦就遇到硬骨頭——主炮打擊高速靶機。雷達屏上,靶機不過是一個快速移動的小點,而主炮在數千米開外,要想擊中靶機後面小小的拖靶,難度可想而知。首任艦長梁陽帶領官兵,綜合各種作戰要素,準確分析出了不同條件下的拖靶飛行軌跡,考核中主炮首發就命中航模拖靶,一舉創下海軍艦艇主炮對空射擊紀錄。
常州艦組建之初,艦上官兵來自不同的艦型,75%的艦員沒接觸過新裝備。艦黨委組織部門幹部和技術骨幹赴科研院所、設備廠家,邀請總工程師、總設計師講解各系統裝備、軟體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流程。幾個月下來,官兵完整掌握了全艦10多個作戰系統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裝備的各種性能,先後向工廠提出艦艇建造合理化建議、生活設施改造方案和裝備整改措施3000余項。
“戰爭沒有標準模式。狹路相逢,要想戰勝對手,劍和劍法都要勝出於人。”常州艦在創新訓練路上不斷摸索,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全訓,形成戰鬥力,拿到了走向戰場的“通行證”。
支隊副參謀長、常州艦原艦長胡偉被官兵敬稱為“武癡”。他研讀了200多本軍事書籍,記下了5冊10余萬字的學習筆記,成為官兵眼中的“學習狂人”,3次參加支隊比武,次次名列前茅。在一次上級組織的重大演練任務中,艦領導帶領技術骨幹連續48小時不休息研究制定“作戰”方案,設想意外情況,制定處置預案。最終,常州艦取得了實射5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和主炮射擊直接命中目標的優異成績。
“以打仗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打仗。”常州艦艦長余松秋説,每次組織實戰化訓練,他們都把高難度戰法訓法作為主打科目,貫穿演習演練始終。反潛長張雲鵬來常州艦任職的第一天,前任反潛長與他交接工作,指著電腦上名為“失誤清單”的文件夾説:“上面記錄著常州艦組建以來歷任反潛長在職期間出現過的失誤,希望你能吸取教訓,把反潛部門越帶越好。”
檢驗戰鬥力的考場是戰場。有一年仲夏,常州艦擔任指揮艦,和以假想敵為對手的藍軍展開編隊綜合攻防演練。雷達上,已出現藍軍戰機身影!艦領導立即下令,對海長負責組織對空攔截。“管線受損,電力異常!”演習導調組發出新指令,指控室內漆黑一片。只見對海長嫺熟進行盲操,有序下達指揮口令,依據作戰數據、要素、任務果斷轉化作戰系統,對藍軍導彈實施電磁干擾、壓制和攔截。“轟隆隆……”伴隨著一聲聲巨響,藍軍戰機始終無法鑽進由導彈和艦炮織成的防護網。演習導調組對常州艦的訓練水準豎起大拇指:王牌戰艦,果然名不虛傳!
走向遠海大洋是戰艦的“成人禮”。2012年7月3日,常州艦解纜起航奔赴亞丁灣。“準備執行接護台灣‘旭富一號’漁船船員任務。”9天后,常州艦駛出馬六甲海峽,在向亞丁灣進發途中,突然接到上級命令。此時台灣船員已經落入海盜之手570多個日夜,常州艦一邊高速航渡,一邊展開救護準備。經過連續的高速大風浪航行,6天后,常州艦按計劃抵達預定海域,派出小艇搜索獲救船員。
當時海面風浪太大,小艇幾次嘗試均無法靠近海岸。“立即派直升機前往接護獲救船員。”風浪裏,直升機飛離甲板,呼嘯著衝向岸邊。26名獲救船員衣衫襤褸,赤著雙腳,揮舞著手中的衣物,呼喊著奔向直升機……獲救後的台灣船長吳朝義眼含淚水,“請允許我代表26名船員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衷心謝謝你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其後,重任又一次次落到了常州艦官兵身上,而他們總能交出完美的答卷:在短短5小時內連續3次挫敗5艘海盜母船、6艘可疑小艇的不間斷衝擊襲擾,創下了中國軍艦單日處理可疑目標批次之最;成功解救突遭海盜襲擊的巴拿馬籍香港商船“德航”輪,開創了我國首次在紅海解救遇襲船舶先例;執行兩次護航,累計護航400余天,安全護送中外船舶62批222艘。國際反海盜組織稱讚,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用實際行動保護了過往商船的安全。
一次次亮劍深藍,讓常州艦成為海軍中一顆耀眼的“明星”,更成為江蘇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