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8月3日,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街道高效苗木基地路正式開鋪,這段公路320米長、12米寬,是江蘇省內首段以垃圾焚燒爐渣作為輔料的試驗道路。

試驗道路操作全景 攝影 邵丹
據了解,南京每天産生近6000噸生活垃圾,且生活垃圾清運量還在以每年15%年的速度增長。以浦口區星甸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例,年處理垃圾達30萬噸以上,同時産生約10萬噸左右的焚燒爐渣。當地交通與道路建設科研部門經過研究,成功將垃圾焚燒爐渣作為細骨料替代石粉,用於路基和瀝青面層中,每千米鄉鎮公路可利用爐渣約100噸,實現變廢為寶。

工人在高溫下操作 攝影 樂濤
南京市浦口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經調查研究發現,爐渣集料與細集料有類似的工程性質,遂聯合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展開爐渣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這其中包括爐渣在道路路基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爐渣在道路基層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爐渣細集料在瀝青混合料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爐渣填料在瀝青混合料中的應用及關鍵技術研究。

機器作業 攝影 樂濤
在大量的室內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去年在浦口區孟家圩防洪通道、曉汊線以及江農線提檔升級工程中進行爐渣水泥穩定碎石試驗路鋪設,首次在將爐渣應用於道路基層中,取得成功。從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比設計結果及路用性能來看,爐渣水穩混合料的性能與常規水穩混合料性能基本相當,另外在配合比設計中爐渣集料能夠完全替代細集料使用,用量達到了30%左右,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能達到4.0MPa以上。同時對鋪設完的實體工程進行了混合料檢測、壓實度檢測以及芯樣完整性檢測取芯試驗,壓實度達98%以上,芯樣也較為完整,鋪設效果較好。

工作人員做試驗 攝影 樂濤
有了爐渣集料在道路基層中的成功應用經驗,南京市浦口區交通運輸局和江蘇中路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又開展了爐渣在路基中的應用研究,並於2017年4月,應用在雨發生態園新建道路中。通過對爐渣原材料的控制、拌料、上料、碾壓等合理的施工工藝下爐渣石灰綜合穩定土試驗段累計施工200m,爐渣水泥綜合穩定土試驗段累計施工200m。現場鋪設外觀情況較好,也較為平整。此次鋪設的道路,綜合了爐渣綜合穩定土的性能及經濟性,確定了最佳的爐渣、石灰(水泥)摻量。壓實度達94%以上,彎沉均在100(0.01毫米)以內。

開始前工人檢查裝置 攝影 樂濤
在開展爐渣綜合穩定土研究的同時,還開展了爐渣細集料瀝青混合料試驗和爐渣填料瀝青混合料試驗。通過改變爐渣在瀝青混合料中的摻量,在滿足其體積指標的前提下,分析其油石比的關係,並研究不同爐渣摻量下相關性能,如高低溫性能、水穩定性等指標的變化關係,最終綜合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及經濟性確定最佳的爐渣摻量。
未來相關部門將選擇合理的配合比,並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指南,擴大爐渣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規模。(文/劉鄧 編輯/詹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