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雲港聚焦扶貧開發、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強農惠農補貼發放、農村土地徵收、群眾身邊“四風”等基層易發多發問題,制定26項負面清單集中開展專項整治。不僅僅是連雲港,今年以來,江蘇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農村基層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緊盯關鍵領域、重點環節,以精準監督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落實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層層傳導壓力、逐級落實責任。鎮江開展“三治理一掛牌”專項行動,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推動工作落實。無錫完成省裏規定動作的同時,增加城鄉拆遷補償、基層工程建設等自選動作,督促市發改委、市住建局探索村級工程集中代建、基層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稽察等試點。
精準幫扶脫貧是聚焦富民、改善民生的重點任務,全省各地盯住扶貧對象精準確認這一關鍵環節,全面核查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今年以來,全省共核減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145501人,調增因病因災返貧人口64510人,避免基層幹部利用“微權力”優親厚友、虛領冒用,確保“真扶貧、扶真貧”。
在江蘇省紀委指導下,淮安以資金管理為中心、以人和項目實名制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支撐,率先建成“陽光扶貧”監管系統,走出“信息化+制度化+公開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徑。“陽光扶貧”系統整合公安、民政、不動産、稅收等多個部門數據,將全市7個部門3大類28個條線的扶貧濟困資金納入系統全流程管理,剷除扶貧資金雁過拔毛、套取挪用土壤。目前,承擔省級扶貧任務的地區正在推廣應用“陽光扶貧”監管系統,9月蘇北五市將全面上線。
針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産、資源管理這一“微腐敗”的高發領域,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相關部門加快推進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建設,確保資産資源流轉“應進必進”,避免人情發包、暗箱操作。目前,全省95個縣市區建成統一聯網平臺,上半年交易項目1.77萬筆、成交金額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9%和242%。其中,鹽城農村産權交易市場在9個縣區全覆蓋,完善區鎮兩級平臺,上線“三資”管理信息網,將農村集體資金數據、資源測繪數據、資産清查數據、産權交易數據全面匯集、關聯、入庫、動態管理,既加強了群眾監督,又把交易推向全國大市場。
江蘇省紀檢監察機關對基層幹部在徵地拆遷、“三資”管理、惠農補貼、低保救濟等方面的問題全面起底,選擇典型問題線索掛牌督辦,要求縣(市、區)紀委直查快辦、嚴格實施“一案雙查”。省紀委在廣泛收集問題線索、加強數據對比分析和綜合研判基礎上,重點督辦贛榆、濱海、興化3個重點地區。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掛牌督辦345件,查處3552人,通報曝光752人,一批反映強烈、久拖不決的問題得到解決,農村基層黨風政風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