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8月8日,2017未來之星“從香港出發-江蘇家國情懷之旅”活動在南京大學舉行啟動儀式,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12所高校的近60名香港大學生走進美麗江蘇,將在8天時間內參訪南京、鎮江、常州三地,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靜海寺、鎮江醋文化博物館,考察美麗鄉村西馮村及常州石墨烯科技産業園等地,感受江蘇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發展成就。

“從香港出發-江蘇家國情懷之旅”學生合影 攝影 顧紅艷
此次活動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共同主辦,自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舉辦。交流團一行于8月7日下午抵達南京,第一站便登上了南京明城墻,眺望玄武湖全景,領略鐘靈毓秀的古都南京之美。香港大學生紛紛讚嘆:“沒想到在繁華的城市中,能觀賞到保存如此完好的歷史遺存!”
在8月8日上午舉行的啟動儀式上,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楊力群致辭表示:“江蘇與香港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交流交往密切。蘇港合作已從金融貿易、科技研發拓展到社會管理、社區保障等更多領域,並建立了高層互訪、經貿往來、民間交流等常態化機制,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良好態勢。”楊力群副主任希望香港大學生能利用好這次與江蘇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用眼識、用耳聞、用心記,感知産業科技發展、感悟中華傳統文化、感受江蘇風土人情。
交流團榮譽團長、未來之星同學會副主席、香港文匯報執行總編輯吳明認為:“家國情懷是一個人的根與魂,也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文化傳承,是與生俱來的民族特質。近現代史上有很多重大事件在南京發生,特別是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與香港的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因為這個條約,香港開始了長達150多年被英國殖民的歷史。”吳明表示:“一個人只有把‘家’和‘國’聯繫在一起,才能在時代洪流中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在貢獻國家的同時實現個人人生價值。”吳明希望香港的大學生們珍惜此次寶貴的交流機會,多看、多問、多反思,借此深入客觀地了解國情,培養家國情懷,為將來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香港做好準備。
來自香港大學的三年級學生陳煥宜作為學生代表發言。陳煥宜説:“今年是香港回歸20週年,2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的香港變得更繁榮了。回想這20年來,香港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道路,慶倖的是,祖國在這一路上都給予香港強大的依靠。”陳煥宜表示:“內地的發展日漸富強,與香港的合作也隨之日益頻密,許多香港學子畢業後紛紛投向內地深造或就業,因此香港學子都十分珍惜這次交流團的機會,可以零距離感受內地生活的一點一滴,親身體會對國情的認知。”隨後,香港大學生們聆聽了南京大學歷史系著名教授胡阿祥所作的國情和江蘇省情講座,並與南京大學學生溝通交流,加深了對祖國、對江蘇的了解。

香港大學生代表陳煥宜 攝影 顧紅艷
江蘇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宣傳處處長張蕭文,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姜迎春,未來之星同學會副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華東新聞中心主任兼總編輯楊明奇出席了啟動儀式。(供稿 江蘇省政府新聞辦 田雯 編輯 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