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用3年旅客吞吐量增加1000萬人次 祿口機場二期助推經濟發展

南京祿口機場T2航站樓。 攝影 徐琦
從南京南站登上地鐵S1號線,35分鐘到站,步行不足百米,就到了南京祿口機場T2航站樓。作為機場二期主體項目的T2航站樓,自2014年7月12日啟用至今,已安全運行整整3年。
8月7日,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候機樓大廳內熙熙攘攘,但每個辦票櫃檯前的隊伍都不長。身穿藍色小馬甲的志願者隨處可見,稍一招手,他們便會熱情地上來幫助。C、D兩島之間的問詢臺旁設置了一台智慧指路牌,點擊螢幕輸入目的區域,上方3條可轉動的標牌就可以形象地指明方向。
南京祿口機場擴建辦副主任潘一平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二期建設的出發點,就是讓旅客在出行時感覺到“舒適、快捷”。
他告訴記者,南京祿口機場一期規劃于20多年前,設計容量為1200萬人次,有47個停機位。但在2013年,旅客吞吐量已達1501萬人次,超負荷運行下,航空公司的熱點航線、熱門時刻的需求經常安排不了,候機設施也無法滿足旅客的需求。二期工程新建了一條長36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比一期跑道寬了20米,不僅可以滿足空客A380的起降,還新增了2條平行滑行道和51個機位的站坪,祿口機場從此進入雙跑道時代。新建的T2航站樓面積足足是T1的兩倍,並增加了11萬平方米的交通中心和11萬平方米的停車樓,設有36個廊橋,比原先的T1航站樓多了20個。
綠色節能是T2航站樓的另一重要特色。航站區管理部副主任丁琛介紹,航站樓頂部共設計了8個大天窗,四壁也多是透明玻璃,日光可以直射進來,晴天無需開燈照明。航站樓還設計了雨水收集系統,從大屋面收集的雨水經過過濾、消毒等工序,達到生活用水的標準,機場110個洗手間中有一半的衝廁水來自於此。所以,雖然T2航站樓面積是T1的兩倍,能耗卻只增加了10%左右。為此,T2航站樓及停車樓先後獲得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和“三星級綠色建築運行標識”,成為全國首個同時獲得兩項最高標識的機場。
二期工程建成後,南京祿口機場成為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後,國內第4個國際最高標準的4F級機場,不僅滿足了南京地區航空業務量的快速增長,提高了祿口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也完善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了南京及都市圈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
正在候機的吳先生是機場的常客,兒女都在美國且喜歡旅遊的他告訴記者,自己一年至少要飛美國兩趟,“以前總得提前一天跑到上海搭飛機,現在在南京就可以直飛洛杉磯,方便多了。”
二期投用3年以來,南京祿口機場開通了直飛洛杉磯、溫哥華、米蘭的遠程洲際客運航線,以及直飛濟州、曼谷、吉隆坡、札幌、河內等多條亞洲地區定期航線。國內航線、國際航線總數分別達到135條、23條,可通達國內外110個航點。作為樞紐機場,南京祿口機場還在無錫、宜興、蕪湖、馬鞍山、揚州等26個周邊城市設有異地值機樓,不僅讓這些城市的居民直接享受到一站式航空運輸地面優質服務,也進一步改善了上述地區的投資環境。2017年上半年,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已達12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3.8%,預計今年可達2500萬人次,3年增加整整1000萬人次。
與此同時,近年來,南京祿口機場立足於“大型國際門戶和樞紐機場、航空貨運與快件集散中心”的戰略定位,客貨並舉,貨運發展也保持了良好勢頭。2017年南京祿口機場全年貨郵吞吐量有望突破39萬噸,發展速度居全國千萬級機場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