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暴雨來襲,多部門積極應對
立秋第二天,冷空氣就開始發威。從8月7日夜裏開始,南京市打雷閃電,大雨傾瀉而下。8月8日淩晨5點多,南京市氣象臺多次發佈雷暴黃色預警信號,到早上7點35分,又升級到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南京市多部門積極應對、快速響應,盡可能減少暴雨對居民生産生活造成的影響。
防汛部門提前就位排澇泄洪
8月8日上午11點,南京市防辦對全市防汛部門及時下發《關於做好防禦強降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防汛部門人員提前就位,加強值守,加強水務工程調度,做好城區排澇應急準備工作。南京市防辦人員將在南京市防汛指揮中心24小時值守,及時協調省武定門泵站開機排澇、武定門閘加大泄洪,並開啟玄武湖和平閘泄洪。
市、區兩級防汛部門及時處置積淹水點,各區組織巡查隊伍對城區積淹水點、堤防、水庫、塘壩、閘站、各項水務設施進行巡查,據統計,全市共出動3100余人次進行巡查,出動8台泵車參與排澇工作。
截至 8月8日下午4點,長江下關站水位6.57m;秦淮河東山站水位8.01m;滁河曉橋站水位8.21m,六合站水位6.96m;水陽江水碧橋站水位8.20m;固城湖高淳站水位8.96m;石臼湖蛇山站水位8.10m;城區玄武湖水位10.24m,均處於警戒水位以下。全市共有2座中型水庫(臥龍山水庫、溧水姚家水庫)、13座小型水庫(溧水1座、江寧6座、浦口6座)超警戒水位,正在溢洪。
目前全市泵站、閘站、水務工程設施均正常運行,無重大險情。
城管600多人次參與防汛保障
助排道路、小區積水,轉移積淹水處私家車,排除老舊小區險情……8月7日至8日,南京市城管執法總隊啟動城管執法防汛服務保障模式,截至 8月8日上午11點,共出動人員620人次、車輛124台次,發現道路存在較重積淹水情況20余處,參與助排和服務180余次。
8月8日上午7點,市城管總隊10台汛情巡查車輛上路,其中2台車輛主要圍繞在建工地周邊積淹水情況進行巡查和提供助排,2台車輛主要圍繞戶外廣告、綠化樹木安全進行巡查,6台車輛分別對應主城六區開展服務保障工作。南京市城管執法總隊執法支隊、規劃支隊在巡查中發現,河西萬達廣場西北角路面、揚子江大道等處存在淹積水情況,立刻組織人員打開窨井蓋,並在水深處設置警示牌,直至水位退下。
南京秦淮區應天大街中華門地鐵站附近路面,積水最深處約90釐米,大量路人被困在應天大街道路北側,難以過街。中華門中隊執法人員用城管執法車擺渡,來回運送路人。 8月8日上午約10點,鼓樓區城管寧海路中隊接到市民反映,虎踞路180號小區後面圍墻在暴雨中坍塌,一些泥漿水已經漫溢到一樓居民家中,執法隊員不僅趕到現場幫助清理泥漿水,還同時聯繫了相關單位安排後期維修。
多部門連夜排水保道路通暢
大雨天裏,南京市公路處、南京南站綜管辦等均安排工作人員連夜排水,保證了重要路段交通順暢。
從 8月7日夜間開始,南站綜管辦開啟“雨天”模式,在重點地段24小時安排專人值守,一旦雨勢加大,立即打開路邊窨井蓋加快排水。綠都大道、明城大道下穿繞城公路涵洞地勢低窪,在 8月8日的暴雨中,該路段的污水井發生了噴涌。南站綜管辦迅速啟動預案,調集人員壘築圍堰,對噴點進行引流和強排,儘量減少積水對交通的影響。 8月8日,南京南站站區及周邊的雙龍街隧道、綠都大道、明城大道等易積淹水路段無明顯積水,交通順暢。
為了防止大雨影響公路暢通,南京市公路管理處的養護工人們昨天淩晨3點就陸續上崗作業,對繞城公路花神廟立交橋下等積水點進行排水。 8月8日,全市國省幹線通行狀況正常。
民警雨中堅守崗位排憂解難
8月7日至8日,暴雨突襲,按照相關工作預案,市公安局民警們提前準備、精心組織,在雨中堅守崗位,用溫暖守護著城市的暢通和安全。
8月8日上午9點50分左右,在地鐵二號線上海路站二號口,一位74歲的老太太因路滑突然摔倒,後腦著地。站內的執勤民警和警輔迅速趕到,將老人扶起。雖然不見明顯出血受傷,但老人意識有些不清。民警趕忙找來車站內的輪椅,和警輔一起將她直接送到醫院,並通過身份證件聯繫上了老人的家人,目前老人因及時送醫已無大礙。
玄武區蘭家莊地區地勢低窪,屬於易積水路段。8日一早,玄武公安分局梅園新村派出所社區民警朱益志便守候在蘭家莊督促抽水,並護送往來居民群眾。2017年75歲的方老太太當日一早去醫院拿藥回來,面對積水犯了難,朱益志隨即上前護送老人蹚過深水區,並將其孫子抱回家。
8日,在中央路141號污水漫溢沖走了窨井蓋,鼓樓公安分局湖南路派出所傅厚崗社區民警丁朝榮便一直冒雨在窨井旁值守,提醒過往群眾和車輛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