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鼓樓雲創科技園開園

坐落在4A級景區內的鼓樓雲創科技園 攝影 孫井賢 邵俊子

工作人員在演示3D列印技術

微軟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
8月7日,由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高標準打造的重要科技創新載體和高端高新産業集聚區——鼓樓雲創科技園開園。
雲創科技園位於徐州市區西北部,佔地150畝,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北鄰高架快速通道,南接探梅園,西融龜山景區,東傍海洋極地世界,是徐州市唯一一家位於國家4A級景區內的産業園區。
據介紹,該科技産業園定位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大數據、電競動漫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著力引進知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新興産業的領軍企業入駐園區,形成國內知名的以雲服務、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等新興産業集聚發展的平臺,最終打造成為一個集産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于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聚力轉型升級
當前,以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3D列印、電競動漫等為代表的新一代高科技信息技術産業風起雲湧,正在顛覆傳統的生産、生活、服務方式,成為引領推動産業向高端化升級、城市向智慧化發展的強勁引擎。
徐州市鼓樓區堅持把産業導向樹在前,積極追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和“互聯網+”發展的大潮,在全市“一中心一基地一高地”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中找準鼓樓定位和特色,爭當領軍作用的主力軍、龍頭作用的排頭兵、先行作用的踐行者,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房地産業和總部樓宇經濟、網絡經濟“4+2”主導産業,積極培育科技服務、金融商務、軟體與服務外包、健康養老、平臺經濟和高新技術産業“5+1”新興産業,突出四大特色板塊,打造現代商貿核心區、現代物流樞紐區、商務金融中心區、網絡經濟高新區。
2016年以來,微軟、IBM、SAP、甲骨文等世界ICT産業巨頭,大唐電信、航天科工等國內龍頭企業紛至遝來,新興産業發展勢頭迅猛,網絡經濟集聚態勢日益凸顯。
在園區內的鼓樓産業規劃展示中心,中國徐州網記者看到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規劃格外引人注目,這個高新區規劃建設面積約45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分為科研總部區、智慧産業區、智慧製造區、智慧物流區、科教創新與核心區等5個産業分區。據介紹,鼓樓區突出産城融合、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著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平臺經濟、智慧産業。
作為江蘇全省唯一的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作為徐州的主城區和中心區之一,鼓樓區正在放眼全國、江蘇省和淮海經濟區,爭當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樣板區、蘇北決勝全面小康領軍作用的主力軍、淮海經濟區現代服務業強區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的排頭兵。
集聚高端産業
雲創科技園是鼓樓高新技術産業的“孵化器”,是鼓樓區“雙創”人才培養、高新技術集聚、文創産業發展、醫療和健康服務的“推進器”,是鼓樓聚焦産業科技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速推進發展動能向創新驅動為主的“轉換器”。
據了解,目前産業園已集聚了一批高端高新産業,正逐步形成産業集聚效應和日臻完善的産業生態鏈條,與上下游企業形成互助互補的産業生態,為企業的後期發展壯大,提供有利的産業支撐,是目前淮海經濟區內創新創業活力最強、産業形態最新的科創産業園區。
開園當日,徐州微軟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中科院環保新材料基地、曠視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先臨三維3D列印創新中心、極課大數據、互聯網+醫療系列項目、天天電競、大神電競等8個項目揭牌。
那麼,這些高科技項目什麼樣,都有哪些“神通”?中國徐州網記者走近落戶項目,體驗了一把人工智能高科技項目的“魅力”。
杭州先臨三維雲列印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勇拿起桌上的一張人臉面具,舉到臉旁,一張和他一樣的臉龐,幾乎能以假亂真。這是現場列印出的3D人臉,從拍照到列印成像,只需要15分鐘。記者注意到,現場還展示有3D列印出的樹脂工藝品,小動物、機器零件等,都栩栩如生——這些都是入駐鼓樓雲創科技園的先臨三維3D列印公共創新應用服務中心項目的作品。朱勇介紹:“3D列印技術不僅可以列印人臉、寵物、零件,還能幫助兒童心臟手術成功實施。”據了解,有了這樣一個列印模型以後,有助於幫助醫生在手術之前先行了解患者的整個心臟結構,在手術過程中能夠結合影像輔助,在現場不斷看到實際的手術的正確導向。據悉,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集3D列印數據、設備、服務、材料全産業鏈生態系統公司,是國家白光三維測量系統(3D掃描器)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産品已銷售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朱勇介紹,落戶鼓樓雲創科技園後,先臨三維3D列印公共創新應用服務中心項目打造3D列印展示科普館平臺、展示和推廣中心、科普和教育中心、加工和公共創新服務中心、研究和開發中心、區域行銷中心等板塊,力爭打造成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設備最齊全、技術最先進、功能最完善、具有地區較大影響力的“徐州3D列印公共創新應用服務中心”,並適時落地3D列印設備生産基地。“我們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服務到當地2000家的工業企業,能夠帶動200名行業相關創客去創業。”朱勇説。
近幾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深入開展,讓人臉識別被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場景。落戶鼓樓雲創科技園的曠視人工智能大數據項目運營中心項目就是這樣一個高科技項目。站在産業園一樓體驗大廳的一處大屏前,一側攝像頭進行面部抓拍,幾秒鐘後,個人身份證號、所處位置等一些相關信息隨之出現在大屏一側,令體驗者樊女士嘖嘖稱奇。“對視頻中頭像進行鎖定,迅速關聯相關信息,即時有效實現身份的確認和甄別。”曠視人工智能大數據項目運營中心項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技術主要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快速實現人臉圖像的抓拍和特徵點的提取,將人臉模型結構化,再依靠龐大而豐富的數據庫,進行後臺的分析和比對。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在交通要道、出入口、車站、機場、賓館等各種典型區域部署。據了解,曠視是目前我國擁有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知識産權最多的企業之一,擁有專利343項;截至去年底,累計賦能智慧設備4.38億台,提供超過62億次智慧服務,共為25省公安系統提供實時警情數據服務直接協助破案584件。今年,該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把徐州市鼓樓區建設成為全國唯一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計劃2018年底組建100人的大數據團隊,設立人工智能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面向應用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創新平臺”。
微軟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項目是首批落戶園區的項目之一,目前已有虛擬倣真實訓系統、智慧社區、雲服務系統、無人機智慧服務平臺等十余家企業入孵,運營方合創新業將通過發揮微軟品牌、技術、平臺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打造一個全球化、全方位、全要素的創新高地,為企業提供孵化、加速、成長一條龍服務。“這個基地會全面對接微軟整個創新生態。創業者和創業項目入駐基地後,將全面獲得微軟雲平臺的技術支持,以及導師、産品體系、市場等全方位的幫助。”合創新業董事長殷斌介紹,同時,平臺會幫助入孵企業進行深度融合,例如,研發無人機測繪、拍攝服務的企業産品可以作為設計集成衛星遙感技術、農用無人機企業的投入品,這樣就可以幫助企業大大提高效率和産出水準,並節省運營成本。”殷斌説。
據了解,該産業園在運行中,實行統一的物業管理,有完善的配套服務。在園區內,建立有公共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創新專業服務體系,包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金融服務、法律服務、入駐諮詢、物業服務、項目服務、企業註冊、商務服務、科技服務等服務。
徐州市鼓樓區委書記龔維芳在致辭中説,下一步將加快提升園區功能設施,突出創新載體平臺打造,構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服務鏈條,完善“産業+企業+平臺+人才+載體+金融+政策”區域創新體系,積極爭創省級、國家級特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