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集裝箱年吞吐量實現兩位數增長,臨港産業聚集態勢顯現——龍潭港為南京發展添活力

圖為繁忙的龍潭港集裝箱碼頭。 攝影 徐琦
8月10日上午10時,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龍潭街道龍潭港港區四期集裝箱碼頭,140余萬平方米的貨場上堆滿了五顏六色、大小不等的集裝箱,從貨場旁的集裝箱大廈頂樓俯瞰下去,仿佛一排排彩色大積木。江邊,借助岸橋(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凱通88”貨輪上的集裝箱正被一個個卸載下來,用拖車轉運到堆場。而相鄰的“集海之明”貨輪,則正在忙著裝箱。
岸橋吊具起起落落,拖車在堆場和碼頭間來來回回,港口一派繁忙景象。
龍潭港位於棲霞區龍潭街道長江岸邊,是南京港的核心港區,主要以集裝箱、大宗散貨和滾裝運輸為主。其中的集裝箱港區是南京地區國際集裝箱進出口的唯一通道。記者所在的龍潭港四期集裝箱碼頭,岸線長1400米,擁有5個萬噸級泊位。
“四期現在是試運行,預計今年年底正式投用。”南京港龍潭集裝箱公司一位負責人説,這幾年,隨著長江南京段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建設,龍潭港區5萬噸級海輪可常年通航,10萬噸級海輪可乘潮進港,集裝箱航線隨之不斷拓展,貨源不斷增加。“這兩年,我們的集裝箱年吞吐量每年是兩位數的增長!”他驕傲地用手指比劃出一個“V”字。
碼頭邊上一張大型示意圖顯示,目前龍潭港的集裝箱航線不僅深入長江中上游和全國各大港口,還直達日本、韓國,中轉航線甚至遠達南美洲。
據介紹,2005年龍潭港開港時,集裝箱的年吞吐能力為28萬標箱,到2016年已達200萬標箱,而今年預計達到285萬標箱。“這些年龍潭港的貨物量逐年增多,車輛進出港的通行量也在不斷加大。我們公司現在每天為龍潭港提供的運輸車輛就有1000多臺,而在5年前,每天運輸車輛也就上百台。”南京天人物流有限公司經理陳明明説。
受益的不僅僅是企業,還有普通百姓。伴隨著航線的增加,來自海外的水果、冷鮮肉、紅酒等産品越來越多出現在南京的市場上。在龍潭綜合保稅區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各種品牌、各種價位的外國紅酒琳琅滿目,最便宜的一種智利葡萄酒只要20多元一瓶。記者隨手拿起一瓶標價149元的法國“爵士特”珍藏紅酒,用手機掃描瓶身上的條碼,一模一樣的紅酒,某電商平臺的售價是1380元!“從國外進貨以後,直接拿到這裡銷售,省了很多中間環節,價格自然親民。”商場工作人員説。
近年來,南京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機遇,加快海港樞紐經濟區建設,打造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為了提升物流服務能力,我市正在整合集裝箱、散貨等港口貨運資源,除了建設龍潭港區外,西壩核心公用港區也已基本建成,另有西壩、銅井港區正在建設中。目前全港年通過能力2.1億噸。2016年南京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28億噸、集裝箱308萬標箱。今年上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22億噸、集裝箱156萬標箱。
“港口被稱為經濟發展的‘晴雨錶’,進出港口的貨物吞吐情況,就能反映出該地區的經濟運行態勢。近5年,南京港貨物吞吐量出現連續增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京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濤説,這幾年,南京港輻射範圍和服務能力不斷擴大,依附於港口的産業越來越多,各類産業在迎來自身發展良機的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添柴加火”。
臨港産業聚集態勢已經顯現。目前,龍潭國際綜合物流聚集區、江北化工物流園及濱江現代物流園已初具規模,培育引進了太古、普洛斯、維龍、歐德油儲等知名現代物流企業。其中龍潭國際綜合物流聚集區依託200平方公里國家級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潭綜合物流園、南京綜合保稅區(龍潭片)和大龍潭港區,結合龍潭小鎮建設,打造以集裝箱和大宗散貨為主的國際化綜合物流平臺,將成為南京長江航運物流中心的國際航運物流功能集聚區和核心門戶區。